第256章 夺嫡之前奏
意点星动2017-10-20 09:533,488

  阿灵阿自己还在想,皇后会怎么将自己呵斥一顿,而皇后则是在一团乱麻之中,抽丝剥茧希望能够找到最初的实情。

  “先在朝中探听皇帝的意思,若是圣上既往不咎,这件事就先搁置。最重要的,还是五月太子的大婚。”

  皇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皇帝去年就选好了,太子的嫡福晋。今年看皇帝的意思,是希望能够令皇太子更加安稳成熟一点。

  所以皇帝要给太子举办大婚,更有可能是皇帝觉得,是时候该太子慢慢地掌权的时候了。太子有了嫡子,说不定就是皇帝一点点放权的时候。

  所以皇后要将太子大婚这件事做得漂漂亮亮的,至少要皇帝满意,太子妃却是是选的不错。

  皇帝钦定的太子妃,出自瓜尔佳氏,与皇后还算是有些渊源。太子妃乃鳌拜的孙女辈,若是按照规矩叫皇后一声姑姑也是当得的。

  只不过这一支与大清开国五将之一的费英东一脉,机遇大不相同。费英东因为站对了位置,所以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入籍满洲镶黄旗。

  而作为费英东叔父的石廷柱,早些年在辽东任广宁守备。之后到皇太极成为大汗,满洲与大明交战。

  天聪五年总兵祖大寿前往辽东平叛女真,结果大败甚至被迫求和。

  因此石廷柱以汉姓石氏降太宗皇帝,最后因为太祖皇帝身边,费英东战功卓越。所以石氏与之同出一门,还是受到了皇太极的重用。

  虽然皇太极在夺嫡之后,对于自己父亲的老将是限制居多。但是对于像费英东这样的后金开国功臣,还是很敬重的。

  所以石廷柱投降不久后,石廷柱得以在佟养性手下担任副职。崇德七年佟养性死后,皇太极考虑到这些年石廷柱的功绩。

  因此将石廷柱提拔为了正职,同时同年七月,皇太极正式将汉军的两旗制度变为八旗,与满洲八旗一样建制。

  而这个时候既是辽东一族,又是瓜尔佳氏本姓的石廷柱,足以令皇太极放心。所以,皇太极将汉军设置八固山作为八旗的最高统帅。

  而石廷柱被皇帝委派为八旗镶红旗固山额真,石廷柱为从一品的武将要员。

  至此之后,石廷柱在皇太极一朝,一直深受皇帝器重。而石家虽然是汉军八旗,算不得是满人,但是只要是旗人身份也是不低。

  皇太极死后,顺治皇帝登基,石廷柱一样深受顺治皇帝重用。顺治元年四月,石廷柱从师入关,破李自成。

  五月,与固山额真巴颜等平昌平土寇。六月,与固山额真巴哈纳帅师抚定山东诸郡县。七月,移师会固山额真叶臣共克太原。

  而后一月山西、河南悉平。石廷柱率师还,顺治皇帝赐白金五百两,加官进一等昂邦章京。

  顺治四年,改授一等精奇尼哈番。两年后顺治六年,石廷柱从讨叛将姜瓖,收复浑源、太谷、朔州、汾州。

  六年后十二年五月,皇帝下令授石廷柱镇海将军,驻防京口。十四年二月,石廷柱以老乞休,皇帝允许同时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子孙致仕,进三等伯,爵位世袭。

  十八年二月,卒,皇太后下令加赠石廷柱少傅兼太子太傅,谥忠勇,立碑纪绩。

  到康熙皇帝登基,昭圣皇太后也没有忘记重用石家。瓜尔佳氏鳌拜在满八旗,一向是威名远扬。尤其是,鳌拜成为四大辅政之后。

  朝中门客皆出其下,七成朝臣依附顺从。

  鳌拜风头无人能及,而石廷柱已死。但是石廷柱的儿子很是争气,一个是三子石华善。另一个是石廷柱的第四子,石琳。

  石华善乃豫亲王多铎的女婿,是大清的和硕额驸。

  原来顺治三年,豫亲王多铎的嫡女,多罗郡主要招额驸。这个时候昭圣皇太后想着,瓜尔佳氏石华善出生也是显赫。

  与鳌拜毕竟还是属于堂本兄弟,那么将多罗郡主嫁给汉军镶红旗的固山额真之子,也是件好亲事。出身汉军正白旗,石华善的身份也不算是辱没了多罗郡主。

  所以,昭圣皇太后就亲自赐婚。也算皇太后在变相的拉拢了豫亲王与石廷柱。因为,摄政王多尔衮越发的与皇帝的皇权之间,有个隔阂。

  而豫亲王多铎的嫡福晋,与昭圣皇太后之间,其实还算是姑侄关系。因为豫亲王福晋的阿玛,是科尔沁乌鲁特部落的贝勒爷。

  拉拢豫亲王,其实是昭圣皇太后,在给自己儿子迎娶科尔沁公主争取更多的助力。其实,皇太后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儿子是有缺陷的。

  皇太后自己怎么打算,暂且不说。单是这一桩婚事,只是昭圣皇太后赐婚之中的一件。最后的结果,也还算是皆大欢喜。

  虽然石华善当初只是一个皇帝跟前的二等侍卫,但是皇帝跟前的御前侍卫,都是要满洲上三旗才能担任的。

  因此这就足以证明,石华善也是一个很优秀的青年俊杰。

  所以两人大婚之后,石华善与郡主之间生活也是很好的。有了嫡子石文斌后,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是更加的和睦。

  最后石廷柱以年老乞归后,顺治皇帝将石华善提拔为了汉军正白旗的都统。十三年三藩之乱爆发,石华善随军平定了三藩之乱。

  十七年皇帝论功行赏,将其提拔为定南将军。不过之后,因为延误之罪,皇帝虽然是看在是姑父的份儿上,从轻发落了。

  但是,还是将正白旗都统官职,以石华善年老为由,交给了石文斌担任。而再说石华善的四弟,是康熙二十八年被提拔起来的两广总督。

  如今石家一门算是大清的新贵了,太子妃之父是正宗的汉军正白旗固山额真,而叔父又是封疆大吏之一的两广总督。

  就是单单抛却其它的因素,皇后看来这一门亲事,皇帝也是极其的用心了。与皇家早在豫亲王一辈就是有了姻亲,如今再结为亲家,石家也是够格的。

  而且石家为人还算是低调,没有出现败坏门风的子弟。石家当属是清白之家,石家有权也有势。

  石文斌的嫡女嫁给太子,作为嫡福晋,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

  “二哥,你就要大婚了,对于嫂子有什么看法啊。”这样的事情,还是胤俄才能够问出口,而不用担心太子计较。

  几个皇子齐聚一起,都是心中好奇的很。偏偏谁都没有胆子去问,如今胤俄问出口后。所有人都等着,皇太子能够给怎么样一个说法。

  而对于这样的问题,皇太子自己还真的是不好说出口。要说未来的福晋于自己没有关系,也不是。至少作为豫亲王的嫡女,多罗郡主又是洛璃的祖母。

  算起来其实洛璃还是一年之中,能够与自己见上几面的。作为受到昭圣太皇太后喜欢的晚辈,多罗郡主还是能够时不时被请进宫中的。

  而随着多罗郡主一起入宫的,自然是有受宠的小孙女洛璃。说起来洛璃比自己年幼五岁,其实两个人之间就是在慈宁宫之中遇见了。

  除了请安之外,胤礽也不知道洛璃与自己还说过什么话。

  如今突然间,这个曾经的表妹,如今要成为了自己的福晋。虽然满洲亲戚之间通婚,本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到底胤礽还是有些不适的。有要成婚的喜悦,也有一些迷茫。对于这个比自己年幼五岁的表妹,还是福晋。

  胤礽也像是刚刚娶亲一样,带着紧张和不知所措。

  “好了,你呀。那是你的嫂子,以后说话要注意些。”最后胤礽还是只能这样来推脱。

  “明明当年,四哥也是说了啊。”胤俄小声的抱怨了一句,只不过也仅仅是玩笑。皇太子如今已经二十一了,这才大婚。

  其实,时间是有些晚了。若不是太子已经有了长子,虽然是庶出的。但是,至少也是皇帝的第一个皇孙。

  若是当真是等到太子大婚之后,才有子嗣,那么太子一脉的皇嗣。只怕是要比当年皇帝的子嗣,还要艰难一些。

  ……

  太子大婚,并非就是当日册封太子妃。按照规矩,太子大婚之后,至少要一个月后,皇帝才会正式的下旨册封太子妃。

  这样一是,为了给皇家一个准备的时间。太子大婚是一回事儿,太子妃的册封又是另外一桩事。内务府需要有时间,来准备太子妃的册封仪式。

  而这太子的大婚,又与大阿哥胤褆,三阿哥四阿哥大婚时,不一样。

  太子大婚,太子嫡福晋的花轿是要从皇城的侧门直接入奉先殿旁边的毓庆宫的。所以,这与几个福晋直接到乾西六所是不一样的。

  而再说,太子妃不出意外,就是未来的国母。这身份又是要比亲王福晋的品级高一等,这些东西在迎亲以及下聘礼的时候,都是规格不一样的。

  再说这大婚的晚宴,几个皇子的晚宴按照规矩,内务府都是出了百桌的规格。以冷热八盘,满汉各二十四的规格上晚宴。

  而太子大婚的晚宴,首先按照皇后坤宁宫的意思,那就是比皇帝大婚时的十六盘少四盘,以时而盘为规制。

  至于满汉的菜肴,则是以各三十二的规格,上筵席。除此之外,在毓庆宫皇帝下令,连着三日的流水席。

  供满朝文武吃喝玩乐,这一切都是皇帝自己出私库。这样的待遇,在之前皇子们大婚时,都是绝无仅有的。

  太子大婚在朝阳门迎亲,三阿哥,四阿哥随着皇太子一同出席前往。

  除了聘礼与迎亲的规矩有些不同,以及宴会的菜品不一样。皇帝也给皇太子五日的假期,作为大婚的休息日。

  同时太子夫妇大婚后,第二日依旧还是要前往坤宁宫给帝后请安。同时,太子福晋要见一见自己的几个妯娌。

继续阅读:第257章 皇太子的婚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