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以为鳌拜此人如何呢!哀家倒是有些话要跟皇帝你说说,当年我大清与明朝的战争中,尤其是以皮岛之战尤其的让太宗皇帝和太祖皇帝念念不忘,皮岛一直是我大清入关的一心腹大患,若是不除此患那么实在是入关难以。”
太皇太后自己当年在盛京,也是知道皮岛之战首功的鳌拜,是受到了皇太极的特别嘉奖的。
而当攻克皮岛的捷报传达盛京后,皇太极自己甚至是亲自撰写了祭文祭告努尔哈赤的在天之灵。就这样鳌拜一步一步的上升,鳌拜在松锦会战中跟随郑亲王济齐哈朗,围攻锦州,鳌拜冲锋陷阵,五战都是大捷,因此在锦州之战后,鳌拜凭借着战功屡屡升迁,而后后金入山海关,在陕北之地鳌拜跟随英亲王阿济格,追击退受西安的李自成。
之后大军压境李自成的部队不战而降的数不胜数。之后李自成放弃西安,退往湖广两地,之后鳌拜再奉命追击,在邓州,承天,德安和武昌与李自成的大顺军一共进行了十三场大的战役,而在李自成死后鳌拜与豫亲王多铎等前后收复了六十三座城池。
平定了中原的大顺军后,鳌拜再随肃亲王豪格进攻张献忠在大西北的农民军,在这一战中,鳌拜再次充当先锋率领先头部队迎战张献忠的农民军,之后肃亲王的大部队赶到西充,与鳌拜的先头部队合二为一,清军冲破了大西军的军营堡垒,斩杀数万的人首。
后此战也使张献忠丧命,鳌拜再次在清军中扬名立万。而在皇太极死后,皇太极生前统领的两黄旗要拥立皇太极长子豪格为皇帝,而睿亲王多尔衮的两白旗要拥立多尔衮即位。最终是礼亲王代善在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究竟皇位该属何人。而不想鳌拜与两黄旗的大臣在大清门盟誓,坚决拥护先帝之子。
“哀家还记得,当时苏麻喇姑回来后说到,鳌拜与一干将领纷纷是在殿前威胁睿亲王多尔衮,鳌拜自己更是说,我等臣子吃的的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臣等的养育之之恩比天高比海深,若是不能拥护先帝的血脉,我等宁可追随先帝死在地下。”
这样一心为了先帝的人,皇帝你谁这究竟是忠臣还是佞臣呢!太皇太后自己也在拷问自己想当年的那场帝位之争,是两旗之间的争斗还是说,其实这些正黄旗与镶黄旗的人是真的甘心为先帝死呢!“皇帝,就改为圈禁吧!看在鳌拜在先帝时期被睿亲王多次打压的份上。”最后太皇太后自己终究还是给了一个方案。
“鳌拜被多尔衮三次打压为了我大清,鳌拜也是付出了不少的。太宗皇帝死后,你父皇即位,当时我孤儿寡母的是所有人只中势力最薄弱的,哀家跟皇后两人虽然都是科尔沁草原上出来的,可是皇帝你要知道,孝端文皇后她并没有为先帝生下一儿,三位公主远嫁。
若非哀家与孝端文皇后是科尔沁领主之家,只怕也不会是成为了多尔衮与豪格两人妥协后的任选了,而皇位只怕也是不会落到你父皇的头上,为了解决蒙古的之忧,爱新觉罗家一向是与草原联姻的,而一个草原之女生的儿子若是登基为帝,那么这将是比任何筹码都要能拉拢整个科尔沁,让科尔沁忠于大清。”
当时鳌拜随英亲王征讨李自成的大顺军,立有大功,,而从顺治元年到顺治二年这场战争早已经是结束了,可是英亲王并没有奉旨按时班师回朝甚至是谎报军功,最后内多尔衮给查出来了,故此英亲王收到了处罚,但是英亲王却在称呼上反了大忌。
阿济格是太祖皇帝之子,是你父皇的叔父,但是因为喜好武艺因此总是有匹夫之勇,对于你父皇六岁登基称帝是极其的不满意,认为一个奶娃娃而已,让自己叫小皇帝为君自己这么大年纪的人了,一张老脸没有地方搁。
而这件事情是被多尔衮知晓了的,于是多尔衮便下令要求让正黄旗的谭泰与鳌拜一起召集部众,关于阿济格叫你父皇为“孺子”这件事要调查清楚,同时还要让部众都知道阿济格究竟是做了些什么事情。而谭泰其实已经是依附了摄政王多尔衮了,因此为了多尔衮的大计,谭泰并没有把这件事情宣扬开。
鳌拜也是因为谭泰说,“英亲王毕竟是皇帝的叔父,而为了皇室和睦已经皇帝的名声这样的事情是不应该声张的,若是声张了,反而是不好的。”于是鳌拜便闭口不严了。
只是鳌拜自己或许都没有想到,谭泰会与索尼有仇,谭泰在摄政王面前参奏索尼的时候,鳌拜出言为索尼辩护,这样一来便再次的得最了摄政王多尔衮,本来征讨李自成的军功就因为英亲王阿济格的事情,而被多尔衮个压制了。
鳌拜与索尼当初在先帝死的时候许久已经是在豪格的府邸密谋要想里皇太极之子豪格继承地位,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因为这件事情鳌拜与索尼的关系倒是亲近了那么两分。而鳌拜出言顶撞了摄政王多尔衮,被索尼牵连差点就被革职了。
到了顺治五年的时候,豪格征讨张献忠的大军班师回朝,而豪格的部下希尔良因为冒功邀赏这件事情,而被摄政王多尔衮的人察觉了,当时的鳌拜已经是一员领事了,鳌拜自己在为希尔良奏请军功的时候,仔细的查看了希尔良军功的记录是准确无误的,可是到了户部之后,户部的侍郎再次核对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因此便弹劾了鳌拜,而因为这件事情鳌拜被议“失职亵渎,应以革职来处理,并且该罚银一百两。”
鳌拜的事情还没有过去,结果尚没有审议除开,屯齐有高发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有意拥立豪格为帝,这是对陛下的大不敬之罪,而后郑亲王还是多次的暴毙那些豪格犯下的罪证。
因为屯齐的告密让摄政王多尔衮很是高兴,这是一个排除异己的绝佳机会,而在顺治元年但凡是与鳌拜,索尼有牵连的上三旗中两黄旗在,多尔衮都是要求用大刑伺候的,而那些人在看见了酷吏后,便是胆战心惊的。
最终是鳌拜被摄政王再次以“欲立肃亲王豪格,不尊皇帝与他人为盟等罪名应该是要处死的。”而后到了三月末四月初的时候,步俊谋告多尔衮,鳌拜擅自发病守卫宫门。作为奴才,擅自安排兵马守卫宫门这是大事,而在没有皇帝诏令的情况下,擅自做主是件大忌。
顺治七年,多尔衮生病的时候,多尔衮暗示锡罕,自己病中想要请顺治皇帝探视自己,锡罕于是便奉了多尔衮的意思,请顺治皇帝驾临,只是最后了多尔衮却又以违令之罪逮捕鳌拜,最后朝中大臣并不赞成鳌拜被处死,与是这才改为了免死而降爵处罚。而命令刚刚执行了,却遇到了多尔衮在冬授的时候病逝了 。于是鳌拜这才免除了一死的。
等到你父皇他能够亲政了,听闻了鳌拜与索尼的事迹后,便很是重用索尼和鳌拜的,而鳌拜自己在你父皇身边也是尽心的辅佐皇帝。甚至是在鳌拜旧伤复发后在府中卧病,你父皇也是亲自去看望了鳌拜的。
孝庄皇太后说了许多的往事,这些事情都是鳌拜对朝堂忠心耿耿的见证。“鳌拜是忠臣不假可是这些年鳌拜的所作所为也不假,因此鳌拜不能杀,如今正是朝廷用兵的时候,若是把鳌拜杀了,那么当你依附鳌拜的人就会是觉得这是清朝在算账要处置大臣。
所以,鳌拜就功过相抵了,将其幽禁了便是了。这样一来是皇帝宽厚的证明,也能够安抚大臣动乱的心,这样才有人可以任用。”太皇太后把一切事情都未为年幼的康熙皇帝谋划好了,只是看皇帝是否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了。
“至于遏必隆的话,钮祜禄家族不必旁人就是遏必隆自己也是与我皇室多有联姻的,而额宜都是大功臣,更加不能把遏必隆像别人那样对待了。”遏必隆虽然是左右摇摆不定又是见风使舵之人,但是也是不能否认说是遏必隆没有一点功绩的”孝庄太后最后是这样的说道。
崇德六年的时候,遏必隆以侍卫的身份跟随先帝太宗皇帝进攻明朝,当年的松山之战能够胜利,其中也是有遏必隆的一番功劳在的,遏必隆的功绩也是一点点弟弟依靠着军工而累计起来的。
遏必隆在顺治二年的时候跟随着顺成郡王勒可得浑在武昌与李自成的侄子李锦作战,最终是杀了李锦也夺得了铁门关,之后再累进加功。到了顺治五年的时候,跟鳌拜一样被人谄媚入狱遭贬,是你父皇亲政后遏必隆的冤狱才的以平反的。
“你父皇为遏必隆平反后,便把遏必隆的爵位提拔为了世袭一等公而后有把遏必隆提拔为了议政大臣。在之后累加遏必隆为少傅加太子太傅一职。之后的事情你便是清楚不过了,顺治十八年,你父皇病危,为你选了四位辅政大臣,其中就有遏必隆,而最后的事情就是你亲政后,大肆分封,你把遏必隆所系的爵位赐给了遏必隆长子罚喀,而遏必隆自己再被加封太师赐双眼花翎。康亲王不是给皇帝你上了折子么,论遏必隆十二条罪,如今皇上你已经是知道了这么多的事情了,自然也是知道究竟是应该怎么做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