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德嫔的好运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33,233

  “皇儿,额娘如今就只能依靠你了,你是额娘的福星啊!”对于自己短时间就能从贵人被晋封为德嫔这件事,乌雅氏一直归功于自己眼前这个儿子。对于养在皇后跟前的十一皇子,德嫔选择了忘记。一个已经养在皇后身边的儿子,将来无论如何与自己也是不会亲近的。既然是如此,对于自己毫无帮助可言,德嫔一点也不在意的就选择了遗忘。

  就算是今后这个皇子长大了,知道自己的身份了,但是皇后只要没有驾崩,在皇后与后妃之间谁都知道应该怎么选择。德嫔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花费在一个不会有丝毫回报的儿子身上。

  “你皇阿玛对你是有真心的,对于额娘陛下也是有喜爱的,不然陛下又怎么会这么快就晋封了额娘呢!”乌雅氏不在意外面的流言,克兄,满洲皇族一向是不相信这些的。况且通贵人的十二皇子本来就是一个病秧子,早晚都是会死,养不活的,德嫔相信自己一定不会有事的。

  “十四阿哥可要快快长大啊,额娘以后全都指望十四阿哥了。”德嫔自己知道,在后宫中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德嫔到底还是给自己留下了后手与退路。

  持续了数日的审问,最终还是得到了结果,虽然这个结果皇后并不满意。但是此时已经是四月中旬,仁孝皇后六周年祭在五月初三,这一日既是皇太子胤礽的生辰也还是皇太子额娘的周年祭。对于整个后宫来说都是一件大事。

  皇后并没有那么多时间来深究,这里面策划一切的最终人,究竟是谁。安嫔李氏,乃汉军正蓝旗,一定意义上来说这李家与佟家先辈皆是汉人,如今又一同是正蓝旗,两家的联系绝对不会少。

  李家李永芳次子李率泰,官至大学士、闽浙总督,封一等阿思哈尼哈番。三子刚阿泰,官至宣府总兵,曾平定姜瓖余党。五子巴颜,官至都统,曾任正蓝旗固山额真,封一等昭信伯,改隶汉军镶黄旗。李氏乃李永芳的孙女,其父乃李永芳次子。这也是康熙皇帝为何将李氏在当年晋封为嫔位之中,第一人的原因。

  更何况,李永芳后来娶得是太祖皇帝的孙女,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德长女。阿巴泰四子岳乐初封镇国公。顺治三年跟随肃亲王豪格入四川,积军功封贝勒,改号安郡王。在荡平“三藩”的战争中立有大功,李家与安郡王府一直都是有往来的,康熙皇帝要制衡朝中局势,当然是不能仅仅只依仗一个佟家。

  眼看着三藩之乱就快平定,康熙二十年说不定又是一个后宫进位的一年,如今这个时候前朝后宫都是盯着几个妃位,想要知道皇帝究竟会将谁晋封为妃。

  若是这个时候几个小主出了一点事情,或者是犯了一些小错误,前朝尤其是在三藩之乱中有了军功的世家被后妃牵连而不能晋升,是不是也算是皇权得到拱卫的一个不错办法!

  端嫔董鄂氏虽然与先帝的董鄂妃不是一族之人,但是同是董鄂氏两家到底也还是相差不多。对于为了一个女人而忤逆自己的先帝,太皇太后对于自己的儿子是不满意的。也因为这个原因,连带着董鄂氏整个家族尤其是董鄂妃那一支,至今不受太皇太后的重视。

  太皇太后厌恶董鄂妃,这段缘由太过深厚,尤其是当年董鄂氏死,顺治皇帝不顾皇太后的劝阻一意孤行将董鄂氏追封为皇后,更加过分的是皇帝在当初为了提升董鄂妃的身份,将董鄂氏鄂硕晋封为三等伯,五个月后再次晋封为赠三等侯,谥号刚毅。

  哪怕最后的三等候是追封,太皇太后依旧不能忍受,所以董鄂氏在前朝也好后宫也罢,因为先帝与太皇太后的那段不愉快,一直都是战战兢兢。端嫔虽然不是董鄂妃那一支的,但是在后宫也是一直小心翼翼。

  顺治十四年,十四岁的费扬古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康熙十三年,三藩之乱爆发,费扬古跟从安亲王岳乐率兵到江西围剿吴三桂的叛军。吴三桂的大将黄乃忠纠合了一万多叛军自湖南长沙进犯袁州,费扬古与副都统沃赫、总兵赵应奎击溃了黄乃忠的进犯,继而攻克万载。

  康熙十五年,费扬古于萍乡击败了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夏国相败走,费扬古进围长沙,连战连捷。康熙十八年(1679年),费扬古又于武冈击败了吴国贵。大军还京之后,他被提升为领侍卫内大臣,位列议政大臣。

  太皇太后不能否认费扬古在平定三藩之乱中的战功,但是太皇太后却不能认可费扬古是董鄂氏的弟弟,还能够在自己面前加官进爵。哪怕,这是费扬古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得到的官爵。但是太皇太后当年被先帝所顶撞,被先帝忤逆,董鄂氏算是一个导火索。太皇太后不会认为自己的儿子不好,这是人之常情,对于自己的人总是护短的。

  太皇太后不能怪罪自己的儿子,那么总是要有一个人要承受太皇太后的怒火,除了董鄂氏还能有谁呢!董鄂氏死了,就算是死后先帝爷也要跟自己的母后为了一个女人顶撞一次。这本来是皇太后与先帝母子之间,对于皇权,对于政见不同的争执。但是顺治皇帝的一切都是依靠自己的母后,在政治上顺治皇帝不能做主,在后宫里。凡是太皇太后不喜欢的,都是先帝喜欢的。

  “主子,益州大捷安亲王已经班师回朝了。”苏麻喇姑毕竟是陪伴了太皇太后多年的人,自然是明白自己的主子。所以对于前朝的事情,苏麻喇姑知道那些对于太皇太后而言是重要的,都是需要苏麻喇姑在某个时候,禀告太皇太后。

  “班师回朝?”太皇太后似乎是一时间没有想到,这班师回朝究竟是何意!“是应该结束了,这一场叛乱已经是六年了,大清又多少个六年可以用来浪费在平定叛乱之上呢!”这一刻太皇太后是一个睿智的女人,这是一个在紫禁城沉浮了五十多年的强大王者。

  “前朝的事情自有皇帝做主,哀家不便过问。如今战时结束,那么论功行赏是少不了的。后妃们,陪了陛下这么多年了,皇帝就算是有怨气但是,事情过去这么久了,该忘的也是忘了吧!”

  马佳氏在康熙十六年之前,可以说是整个后宫中一枝独秀的存在,皇子承瑞(康熙6年),皇子赛音察浑(康熙10年),皇三女(康熙12年),皇子长华(康熙13年),皇子长生(康熙14年),皇三子胤祉(康熙16年)。

  荣嫔为康熙皇帝养育了如此多的皇子皇女,尤其是康熙十年的四皇子乃太皇太后亲自赐名,荣嫔不论是在康熙皇帝心中,还是在太皇太后眼中都是一个不错的后妃。马佳氏是太皇太后当初亲自选给康熙皇帝通人事的几个庶妃之一。

  但是康熙十七年皇后之事,到底还是让皇帝厌恶了荣嫔。“给皇后说说,荣嫔于皇家有大功,也到底是一个可怜人,皇后一向都是宽厚的,这件事上该放手的就放手吧!”太皇太后顾念着荣嫔的一丝好,但是太皇太后更多的,在意的还是皇帝后妃中究竟有谁,在之后的晋封中,能够占着一席之地。

  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从先帝爷开始,在后宫中的地位就在下降,到了如今皇后甚至不能出自科尔沁,对于太皇太后而言,这些一直都是心中的隐痛。皇帝的后妃自有皇后管理,太皇太后不愿意插手太多。但是,科尔沁的姑娘若是不能在之后,入主紫禁城,太皇太后是不能原谅的。

  如今当务之急是要为皇帝巩固皇位而让步,但是让步也是有限的。太皇太后如今,在已经不再是那个永福宫中,需要事事忍耐的庄妃了。

  安亲王岳乐作为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孙子,是阿巴泰贝勒如今唯一在世的子嗣,半生戎马生涯。

  顺治三年,岳乐跟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四川的张献忠,他作战英勇,颇具谋略,率部击斩了大西王张献忠。顺治六年,晋封多罗贝勒。顺治八年,晋封多罗安郡王,掌理工部事务,入议政王大臣会议。顺治十年,授宣威大将军,驻军归化城,进讨喀尔喀部土谢图汗、车臣汗,随后喀尔喀投降入贡,班师。顺治十二年授宗人府左宗正,掌宗人府事。顺治十四年晋封和硕安亲王。

  岳乐一生战功累累,算是爱新觉罗家一员骁勇的猛将,也并没有辱没努尔哈赤当年凭借着十三副铠甲起兵的威名。

  “微臣拜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在崇德门外下马挂鞍,安亲王岳乐由梁久功亲自迎接,前往康熙皇帝的乾清宫。

  下马解鞍交出佩剑,这是在秦始皇之后历朝皇帝一直在禁宫内实行的规矩,这是防止有乱臣谋逆,诛杀帝王。

  “安亲王平身。”对于这位一生都在为大清戎马生涯的皇叔,康熙皇帝是极为尊敬的。从龙椅上起身,走到跪拜的安亲王面前,这是已经是玄烨作为一个皇帝对于臣子,最宽厚的做法。能够得到皇帝这样的对待,是一个大臣莫大的荣耀。

继续阅读:第56章 大行皇后祭奠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