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有公子薄命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33,281

  纳兰成德才情不错,但是却自幼体弱多病,或许是受到了太多伤春悲秋的情感影响,纳兰成德一直都是体弱多病的。于是,康熙十二年纳兰成德因病错过殿试。

  康熙十三年,赫舍里皇后驾崩,皇太子又出生,于是皇帝下令殿试暂停。康熙十四年为了避讳皇太子的名号,纳兰成德改名,纳兰性德字容若。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康熙皇帝怜惜才情,又因为纳兰明珠的缘故,赐纳兰性德进士出身。

  康熙喜爱纳兰性德的才华,同时纳兰性德出身也算得上是显赫了,叶赫那拉氏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纳兰性德的额娘更是出身爱新觉罗皇族,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纳兰性德的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格格即是清太宗皇太极的额娘。

  纳兰性德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康熙皇帝此人爱才,但是更加看重家世。这是一个皇帝的纵横之术,留在皇帝身边不足一年,纳兰性德被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

  纳兰家出了一个纳兰明珠已经足够康熙皇帝忌惮,如今的长子纳兰性德既然是无心仕途,那么就算是喜好文人风雅又有什么事不可以的呢?康熙皇帝忌惮权臣,就像是当年的顺治皇帝忌惮摄政王多尔衮。皇帝的侧塌之处岂容他人鼾睡。所以,纳兰家既然有一个痴情种,康熙皇帝当然要成全。

  康熙皇帝知道纳兰性德喜欢诗词,所以即便是授予了纳兰性德一等御前侍卫,康熙皇帝将纳兰性德带在身边,更多的时候也是让纳兰性德更多的了解汉人的文化。还有什么地方能够比皇帝身边,接触的大儒和典籍多呢!纳兰性德得到皇帝的允许,可以在前朝的藏书阁借阅皇家典籍。

  于是纳兰性德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表现出相当广博的学识和爱好。这让康熙皇帝更加放心,尤其好康熙十六年大婚三年后的纳兰性德丧妻。

  康熙十三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康熙十六年卢氏难产去世,纳兰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为了悼念亡妻,纳兰性德写下了不少的词赋,三年的婚后时光对于纳兰性德来说,是一件极其难忘的时光。

  康熙十七年,纳兰性德将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又著《饮水词》。这个时候,大清王朝与三藩之间的战争,也算是接近了另外一个高峰,康熙皇帝拥有绝对的胜利。而江南几乎被平定,不少汉家的儒生成为了落魄之人。而纳兰性德便成为了康熙皇帝,招募这些御用文人最好的人选。

  受到了孔孟高洁的熏陶,但凡事有些名声的儒生,总是学习陶渊明的高雅,“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是这些儒生都忘记了,陶渊明至少还有两分薄田可以耕种。若是不受嗟来之食,那么只能是饿死在路途。

  凡是总是喜欢清高的儒生,都是落魄之人。而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一出,正好不少的江南文人都流落在京师。康熙皇帝无事的时候,会前往燕京城的城墙外,看一看整个燕京城的百姓生活如何。正好纳兰性德因为出身纳兰家,拥有足够的金钱,又喜好结交落魄书生。所以,几次三番之后,燕京城不少的江南才子都知道了,纳兰性德这个人。

  纳兰性德交友“皆一时俊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为江南布衣文人,如顾贞观、严绳孙、朱彝尊、陈维崧、姜宸英等。 纳兰性德对朋友极为真诚,不仅仗义疏财,而且敬重他们的品格和才华,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样,当时许多想升官发财的名士才子都围绕在他身边。

  这也是康熙皇帝想要的结果,此时的纳兰明珠因为在三藩问题上与康熙正是不谋而合,纳兰明珠与索额图不同,纳兰明珠一力支持康熙皇帝撤离三藩,收回兵权。于是纳兰明珠深的康熙皇帝的心,也是因此康熙十六年第一次后宫册封,惠嫔比荣嫔,以及同龄的贵人分位要高。

  纳兰性德在前朝时有走动,于是大皇子胤褆也是有机会见到自己这个叶赫那拉家的舅舅。对于这个舅舅的才华,大皇子胤褆不是很明白,但是着并不妨碍大皇子记住,自己这个舅舅因为喜欢读书而被自己的皇阿玛夸赞。

  小孩子,总是能够找到一个学习的榜样。只是这个榜样的好坏,以及以后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孩子自己能够预料的。所以,孩子身边的榜样究竟是什么样,依靠的全部都是父母亲自把关。

  康熙十四年,纳兰明珠调任吏部尚书。康熙十六年被授予武英殿大学士,期间担任实录、方略、一统志、明史等重要皇家著述的总纂官,不久后加封太子太师,权倾朝野。这个时候,纳兰明珠的身份已经足够的显赫。康熙皇帝不能授予纳兰性德实权,那么就只能是做虚位。还有什么比文人,更加合适呢!

  ……

  康熙皇帝要给皇太子单独修建东宫,这意味着皇太子胤礽的地位更加稳固,就算是赫舍里索额图在三番问题上,受到了康熙皇帝的责备。纽祜禄皇后自然是听从皇帝的安排,皇帝既然要给皇太子修建东宫,那么定然就是有道理的,也是太皇太后答应了。

  大皇子这番话,给皇太子胤礽还是留下了影响,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是独自能够安寝,以前被皇太子留在身边的奴才也赶出去了。似乎只有这样,胤礽才能证明自己不是那个,需要被皇兄嘲笑地弟弟。

  康熙十八年又是一年的大选日,纽祜禄皇后也不再有多余的时间关注通贵人,这也是为什么通贵人知道自己被皇后变相的软禁后,会那么的生气。那也是因为,一旦大选后皇帝至少会有半年的时间不能记起来自己这个人。通贵人还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又怎么能够甘心自己就这样被皇帝遗忘。

  大清选秀分位大选和小选,大选三年一次,乃八旗中各个家族的女子,而小选乃三旗中包衣中的女子,这些女子中有少许会被选中,入得了皇帝的后宫成为皇帝的女人,而更多的这是成为各个宫中的婢女。替代那些在二十五周岁出宫的奴婢,成为各宫娘娘跟前伺候的人。

  还有一种人可以一步登天,若是再乾清宫当值,成为被陛下宠幸的女子,也是极其好的。这是这样的机会,千载难逢。历朝历代的皇帝之中真的是不多,那些幻想从浣衣女一步登天,成为皇帝身边女人的人,若是能够经的过嫔妃,贵妃,甚至是皇贵妃的手段,最后能够逼迫皇后动手。那也确实是算得上一个厉害的角色。

  若是没有足够好的出身,没有足够显赫的家世。空有美貌,也不过就是让深深庭院中,多添一具枯骨,仅此而已。

  后宫中家世就算是众人不齿,但是却不能不承认,这就是如此残酷的现实。若是纽祜禄皇后不是有遏必隆这个父亲,若不是纽祜禄氏足够的强大,皇后这个位置凭什么就是纽祜禄家的女儿呢?仅仅是因为纽祜禄这些年陪伴着康熙皇帝足够久,还是因为康熙皇帝真的是喜欢倬妃的才情呢!

  那么,荣嫔为皇帝生下了五个皇子,一个公主,但是却已经没有得到皇帝更急丰厚的赏赐,这就足以见得,康熙皇帝并非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至少,在家世上马佳氏比不上纽祜禄皇后。就是太皇太后也不得不承认,若是当初遏必隆能够一力支持年幼的康熙皇帝,而并不是一直摇摆不定,做墙头草。那么,皇后这个位子怎么也轮不到赫舍里氏。

  而当今皇后钮祜禄氏有一个庶出的妹妹,并没有养在嫡福晋跟前,与纽祜禄皇后本身也并不熟。纽祜禄皇后比自己这个庶出妹妹年长近十三岁,皇后进宫侍奉皇帝时,皇后之妹也仅仅是刚刚出生不久而已。对于自己这个姐姐,除了重大的事件像是皇后千秋节,准许皇后家人进宫探望之外,其他时候纽祜禄家不能有任何人,准许进宫拜见。

  如今纽祜禄家也就只有两个女儿,作为皇后之妹,纽祜禄氏的命运早就被决定了。除了成为皇帝的后妃,并没有其他的出路。康熙十八年大选,定然是要有纽祜禄家的女儿在里面的。皇帝大选,从来都是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世家女尤其是世家中有入宫为后妃者,族中亲眷必须要将适龄的女儿送入宫。

  “交代家中兄长,小妹必须快速的学会入宫礼仪,礼仪教导不能有一点差错。宫中的两个嬷嬷也一并赐下去吧,这是太皇太后赏赐的。对于宫中的礼仪,最是明白不过的。”早在康熙十七年,各个满洲八旗中的大臣,就在早早的准备着。能够入宫,对于八旗中所有人来说都是无上的荣耀。

  就算是如今的皇后也不能例外,纽祜禄家一旦再将女子送入宫中,那定然是要帮着皇后巩固皇后在东西六宫中的中宫之位的。一个后妃总是会年老,若是没有一个同盟,那么像昙花一样快速的凋零是必然的。

继续阅读:第45章 仿效娥皇女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