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冬的发梢还湿漉漉的滴着水,她拿着一块毛巾卷着头发,然后看着自己的妈妈走到自己的面前,神情严肃,“易易,你是不是和承业,太亲密了?”
“怎么了?”易冬错过她走进房里头,把话筒给推回了原处,再看了看,果然刚才李秋绾接的电话是从靳承业的手机里打过来的。
这么些年相处下来,李秋绾对易冬虽然没有对易夏那么上心,但是对易冬的脾气好歹是了解一些的。她和自己的关系一向浅淡,不见哭不见笑,更别提像易夏那样的撒个娇。有时候和易冬在一块,李秋绾都觉得她不像是一个小姑娘,更不像是自己的女儿。
“易夏说,你和承业早恋了,这是真的吗?”李秋绾咬了咬牙,干脆直话直说的问出了自己心里的疑问。
“早恋?”易冬拿出吹风机,机械的风声立刻将她的声音掩盖下去,“我没有,既然易夏说我有,那就看妈妈你相信谁了。”
瞧瞧,瞧瞧,李秋绾皱了皱眉头。哪怕易冬这时候闹点脾气也好,她总是这个样子,不哭不闹的客气的像个外人!
李秋绾无奈的将手放到了门把手上,轻轻的把门给带了起来。
面对李秋绾的质问,易冬并不多在意。她和李秋绾的关系早已经坏到不能挽回,这多一件少一件的,不会更坏多少。
至于现下,易冬多放些心力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几天以后会来的培训中心在A大的校园招聘会。
因为即将迎来又一个毕业季和暑假,A大近来招聘会不少,各样各式的工作岗位玲琅满目。劳动节的最后两天假期里,易冬跟着培训中心的几个老师也在A大的体育馆里支了一个小摊位,在比较靠边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两年培训中心在A市已经有些名目,所以停下来看的人并不少,不过因为岗位招人的局限性,合格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在拿了宣传册子之后一去不复返。
“嗨,这大热天的连个电扇都没有,”年轻的男老师拿着一叠纸在手上扇出几阵不大的风,但这风一样带着热气。
“人家位置挑的好的,正好坐在空调旁边,咱们啊,这是没得挑,”一个稍稍上了年纪的女老师,虽然也流了不少汗,可是面庞上却是不太在意的神情,“这样的事情最实在,越好的单位越往中间呗。”
“咱们培训中心福利可不比那些差,”年轻的男老师依旧有些愤愤不平,“薪水什么的,都是排到前几位的。”
“薪水排在前几位是不假,可是你看看咱们第一条要求,最好是外籍留学生,你自己说说,能在A大找出多少符合要求的来,我听说A大目前也就一个留学生班级,”
易冬坐在边上,安静的听着两个老师讲话,没插话。
她扭头看着门口来来往往的学生,也有不少学生偶尔把目光放到易冬的身上。毕竟她这个年纪的孩子坐在这里,着实有些显眼。
食堂的大叔推着一辆小车,送了一大桶冰过的降火的凉茶进来。易冬扫了眼他们桌前空荡荡的茶杯,站了起来,“我去倒水。”
说完她一手勾着三只水壶的带子往凉茶摊上走。一哄而上排队的人不少,易冬个子小,站在人群的后头看着怪可怜见的。
有人主动让出个位置让她先倒,易冬给拒绝了。等轮到她,再等倒完水,已经又过去了一会儿。
易冬拎着水壶转回身,远远的看见自己所在的摊位上有两个金发碧眼的学生站着。上了年纪的女老师和年轻的男老师都有些疲于应对的样子。易冬连忙加快了脚步走过去,快走了两步甚至小跑起来。另两个老师一个是西语部的,一个是德语部的,并不擅长英语。
“有什么我们能帮你的吗?”易冬将手上的水壶放下,利索的给两个人一人递了一张宣传册。
“易?”其中一个男生有些惊讶,不过马上就笑出声来,露出两排整齐干净的牙齿,“你没有说过今天会到这里来。”
说话的是易冬带过的学生里的一个,Aaron。
“今天过来是为了另外工作上的事情,”易冬道,“对了,你之前提过想找一份兼职的工作,我觉得你可以先看看宣传册上的介绍,上面也许会有合适的。”
“好,一会儿我回去和他们一起看看,这两天大家都正为了暑假不回国而发愁工作的事情。”Aaron将宣传册拿在手里,和易冬又说了两句无关紧要的话,然后转身和身边的人一起走了。
“易冬,你和这学校里的留学生还有几个熟悉的啊?”上了年纪的女老师喝了几口凉茶,目光转到易冬的身上,有些啧啧称奇。
“啊,对,先前有认识过,”易冬点点头,没有就这个问题详细说下去。
然而等到中午过后,这个问题就由不得她说不说的仔细了。
Aaron他又领着一群人回来了,这之中还有A大中文系的一位老教授。这位老教授不说在A市,就说在全国学术界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易冬啊,你这小姑娘,来了也不过来看看我?”老教授已经过了退休的年纪,如今被A大聘为客座教授。三五不时的会在A大研究室里看看书写些东西。
易冬见到了他,连忙站起来,原本坐着的年轻男老师和上了年纪的女老师也认出人来,自然一点不敢怠慢,跟着也站了起来。
“李老师,这边是工作上的事情,总不能先放下不是?”易冬笑着站到李老教授的身边,“你可别一上来就冤枉我啊,我原本是打算等下午这边忙完了就去你的办公室里找你的。”
李老教授和易冬认识已经有三年,原因也是因为她在外头带的那群留学生。头先像是Mike那样对中国文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另外在学校里就是跟着李老教授。
李老教授上了年纪,很多实践性的活动就不能带了。原本还想和Mike几个学生说声抱歉的,谁成想刚一说,人就说很多早都去过去了。再接着问就更不得了,竟然是个小姑娘带去的。小姑娘教给留学生的东西虽然浅显但是也绝不是随便说的,粗糙是粗糙了点,可是里头的系统性还是很值得夸奖的。
再后来,李老教授就间接认识了易冬。小姑娘在学习上一向是顺着杆子往上爬的类型,有李老教授这个老学究在,她自然是不会放过一点提问的机会,当面问,电话里问,一个都没落下。
老教授年轻的时候学习的是俄语,对英语的涉猎比较少,有偶尔遇上不好和留学生解释的问题还能问问易冬。A大校园里的外语人才是不少,中文人才也不少,可却少有把两者结合好的。就算有,李老教授也没再去找,顺手就把小姑娘做了个物尽其用。
所以从两方面来说,算是谁也没吃亏。
“这样的培训班模式啊,我看是不错的。”李老教授仔细看了宣传单上的内容,不住的点头,他又回头对那几个跟着的留学生招手,“你们不是发愁呢吗,瞧瞧这个,不是正好?”
他身后的留学生都是跟着Aaron一起来的,虽然各国人都有,但是这几年下来也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交流甚至教书都是没有多大的问题的。
“我觉得也好,”Aaron站出来,笑道,“易冬也在那里,”他指了指传单后面两页印的易冬的名字和照片,“就算有什么问题,也一样可以请教她。”
他们说了这一小会儿的话,算是彻底把那个上了年纪的女老师和年轻的男老师给惊住了。
原本半天没有一个人来面试,这会儿几句话的功夫就有了一大堆的合适人选?两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都把视线放到了易冬的身上。
“要面试的话,先得填了这张报名表,留下联系方式,然后这个周末我们会通知面试的时间,”易冬把冠冕堂皇的话先给说了,然后又道,“我们现在对外籍教师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对两边都有好处。”
“对,这就叫做,”Aaron想了想,蹦出个新鲜的中文词语来,“互惠互利!”
众人笑成一片,李老教授还对Aaron竖起了大拇指,“不错,这的确是件互惠互利的事情,对你们的汉语也是一种提高。”
招聘会的事情所幸就这么圆满的收了场。收到的各种简历零零散散也有十几份,除了几个A大外语系的学生,剩下的五六个全都是外籍留学生,国籍语种也各有差别。这倒是很大的满足了原先的招聘要求,只是有一点,几个外籍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就这一点培训中心打算在进入正式课程之前,先给几个外籍学生也就是新的确认入职的老师上上课。
不过这都不是接下来五月的要紧事了,剩下的大半个月的时间,整个A市乃至全国各类大小事务都为高考让了道。
易冬扳着手指头算时间,中途连靳承业三五不时会打过来的电话都不接了,算是两个人一起,一天天的捱到了正日子的那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