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歌胸有成竹笑笑,“所以说啊,等到帝京的百姓,都开始认可了哥哥,甚至有不少人尊崇哥哥,那么,等到刘氏和刘蕙她们在搞什么鬼花招,帝京的百姓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呢?那必然是不相信啊。”
好吧,这的确算是抢占了先机,梁夫人知道之后也总算是清楚了自家女儿的心眼,不过,她并没有像莲歌担心的那样,责怪她不纯良,反而很欣慰,并且主动加入了暮雨和暮十二的誊写队伍,每天莲歌想出来的小故事,就被三个女人这样写成小话本,在帝京各处流传。
所以等到刘氏终于在第二天早晨送走了采九承,去找刘蕙问计的时候,已经是迟了一步,等到他们再派出人手去坊间散布梁夫人不理事,采凌逸和采莲歌不孝的言论的时候,帝京的百姓们的反映倒是出奇的一致:不信。
“采将军是我们靖澜最新升起来的将星啊!我靖澜名将阵容真是后继有人啊,连采将军都污蔑,你们还有良心吗?要不是有采将军在,西北那边能这么稳固?你能平平静静在帝京活着?早就被北夷人抓去做了俘虏,头被劈了被蛮夷们当夜壶了!”
“就是,采将军可是陛下刚封的凌夷将军,还御赐了那么好的府邸,早就听我那在西北从军的侄子说了不少采将军的传奇事迹,那话怎么说的来着,简直是有勇有谋用兵如神,听说还被暮断城的百姓们看成是守护神,你连采将军都中伤,也不怕做缺德事儿伤及子孙!”
“这些话你听谁说的?采府的人亲口说的?那不就结了,仔细想想采府之前做的缺德事儿,不是正妻下堂小妾当道,就是苛待嫡子嫡女的,采大小姐被姓刘的那个小妾为难了多少次啊,仔细想想也知道,这家人心思歹毒,幸好采将军有军功,才让采大小姐和他们的娘亲有了容身之所啊。”
人们越是这么说着,越发觉得自己说的是可信的,最后说的采家的正房简直像个小白菜啊,十分可怜。这些事情发生了两天之后,采凌云才回了家,回家之后就惊闻家中的变动,才理解了为什么自己在回家的路上,不少认识他的人都用那种鄙夷的眼神看着他。
这下好了,采凌云心中暗自咒骂他的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娘啊,真是个十足的蠢货,为什么在这个她对上顾氏完全不占优势的时候,把那个摆设一样的梁夫人给赶走了?只不过,刘氏看不到采凌云的气愤,采凌云也不屑于见一见他这个娘亲。
几天的言论大战下来,采府突然觉察到了不对劲,采凌逸什么时候在民间积累起来的这种口碑和威望?老太太也已经闹了好几天了,采府上下虽然少了正房三个主子,但是却没有寂静下来,相反的,一片鸡飞狗跳的架势,采九承在院子里厅堂里急的团团转,却无可奈何。
没有办法之下,那种愤怒就要找一个宣泄口,很明显温婉的顾氏越来越会做人的杨氏和新宠纸鸢,不会是那个替罪羊,算来算去,采九承完全就把这件事责怪到了刘氏的头上,对着刘氏怒目而视道,“全都是你出的馊主意,管家的时候一堆烂摊子,不管家了还要找事!”
刘氏本来也在开心终于斗倒了梁夫人,她终于不在府中了,可是这几天也越发觉得不对劲起来,府中的人好像并没有像她预料中的那样,重新对她卑躬屈膝阿谀奉承起来,原本她期待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情,却悉数发生在了顾氏那个贱人的身上。
直到这个时候,顾氏才觉得不对劲,或许自己做的并不对,猛然间,她发现,顾氏要比梁夫人难对付多了,不管梁夫人那种姿态是真心还是被迫,但是她至少不争,而顾氏,简直是面面俱到毫无破绽,几次她想寻了顾氏的过失去采九承那里说一说,无奈怎么也寻不到。
被采九承指责,刘氏心中更加气闷,但是看着采九承随时都要暴怒的模样,她只能忍气吞声,等到采九承不在的时候,她就会去责怪刘蕙,虽然这主意是采凌云采荇歌和刘蕙一起出的,但是现在如果要找个人出出气,那肯定不会去找她亲生儿子和女儿。
刘蕙看着面目狰狞的刘氏,哪还有一点点面对姑姑的感觉,刘蕙心中一边暗爽现在刘氏的狼狈,一边还不得已给刘氏出谋划策扭转现在的局面,“不如,姑妈去将军府求他们回来?”
刘氏觉得自己是不是太过生气了,所以听错了,“你说什么?蕙儿,你是不是糊涂了?”虽然她也后悔自己太心急了,可是怎么也不能把姓梁的请回来啊,更何况怎么能像这么多年的对手低头。
刘蕙心中骂了刘氏几句,继续问道,“姑妈觉得,您去请了他们就会回来吗?”看到刘氏疑惑,刘蕙继续说道,“不会啊,必然不会,但是这样一来,就有可能把流言蜚语的风向扭转一些,看啊,亲自去请了,他们都不回来,还有,这样也能给老太太和姑父一个您善解人意的好印象。”
刘氏想了想,的确是这么回事,于是决定,赶紧收拾收拾去采将军府闹上一番。而莲歌那边,几乎没经过什么周折,暮三和暮七将莲歌的两个丫鬟采菱和采馨带了出来,好在两个人的遭遇比莲歌好一些,只是被关了起来不准回青莲院,并没有受到什么苛待。
两个人见了莲歌之后,自然又是一番唏嘘,采馨的娘亲本来就是梁夫人身边的嬷嬷,所以跟采府本来关系就不慎,采菱本是采府家生子,但是采菱的哥哥出府之后,她的娘亲也就出了采府,所以整个府中,她联系最深的也还是莲歌,正好莲歌的丫头,卖身契都在她的身上,也不是什么问题。
等到吃过晌午饭,突然下人来报,说是采府的人求见,莲歌对采馨道,“从门缝看看是谁,我猜,祖母和父亲肯定不会来的。”两位都是那么爱面子的人,怎么会对小辈折腰呢。若是顾氏,会直接报上身份的,所以说这来的不是杨氏就是刘氏吧,怕是想要给老太太留个好印象?
果然,不一会儿,采馨就回来说,是刘氏,莲歌看了一眼坐在自己旁边的采凌逸,对下人说道,“去回那些人吧,就说采将军出门了不在府中,不见。”采凌逸笑笑,一脸的纵容。
府中的下人自然是奉命办事,就出门对来人说了将军不在府中,不见客。刘氏没想到会连个门都进不去,分明她出来之前,得到了采九承的赞赏,并且老爷都说了,下了早朝他还看到采凌逸回了将军府的,这样她才来的,所以不在府中显然是一个借口。
刘氏愤怒,但是也拉不下脸来报出自己的身份,毕竟刘氏知道自己的名声在这帝京并不好听,只好带着刘蕙先离开了凌夷将军府的门前,以免引来更多百姓的关注。等到走远了一段,刘氏这才问刘蕙道,“现在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回去……这么回去,还不如不来。”
刘蕙眼珠转了转,在刘氏耳边说了什么,刘氏听完,顿时眉开眼笑起来,反正今日也进不去这个门了,若是真的这么做了那简直是一箭双雕啊,又能把自己撇个干净。
于是,不多时,将军府中的下人就禀报莲歌,说门外那人开始在门口哭嚎,说自己是采府现在的掌家人顾姨娘,还说她自己无能搭理不好后宅事务,求求夫人和大小姐赶紧回府。
莲歌猛然坐了起来,只觉得一阵头晕,“她说什么?”采凌逸在旁边嘱咐道,“慢点啊你。”
莲歌缓缓靠在了床边的软垫上,“一定是那个刘蕙也跟着来了。”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到这种一石多鸟的主意的,一定不会是刘氏,莲歌在刘蕙的手上吃过亏,所以深知刘蕙这个人的阴损,就像是这次,丝毫不羞愧就可以拉顾氏出来坑……
首先顾氏是现在采府后宅掌家的人,她来这里合情合理,在门口闹大了,百姓们也会相信的,顾氏名声比刘氏好听许多,所以不能进门的话,肯定会有眼红采凌逸的人说他刚封了将军就数典忘祖不认家人之类的话,而且,刘氏之所以能来,定然是笃定了他们不会回去的。
莲歌强迫自己冷静一些,面对刘蕙的时候,一定要冷静,好好想想对策,好不容易换来了他们三口人脱离那个苦海,这个局面,决不允许任何人葬送,也不允许任何人说哥哥和娘亲不好。
莲歌想着想着,突然笑了,其实,很多时候,上天都会睁眼的不是吗?莲歌叫来暮十二,“十二姐姐,麻烦你从后门出去,到这个地方,找一个人。”莲歌与暮十二仔仔细细交代了一番,地点并不远,关键是,不要被府门前面刘氏那些人发现就好,所以想来想去,还是让暮十二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