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好像更有问题,辛苦弹唱却不为钱财,怎么听怎么有问题,这么清高,粗茶淡饭过一辈子多好,也好过如此的抛头露面惹来一群人追捧,所以是个矛盾,而且,别有所图。”莲歌判断说道。
“若不是本殿下理解你,普通男子肯定会说你是嫉妒紫悦姑娘的美貌。”萧长暮点点头说道。
莲歌不以为意,“是吗,看到我长得什么样子,还会这么认为吗?见多识广的九殿下见过比本姑娘漂亮的姑娘吗?”
萧长暮道,“那自然是没有,本殿下的王妃肯定是最好看的,虽然比本殿下逊色一些。”
“好吧,世间长得最好的长暮哥哥是我的,所以我有什么好去羡慕别人的,更何况,还只是个歌姬而已。”莲歌道。
暗中跟在他们身后的暗卫们早就已经习惯了这两个人的不要脸,时不时的自夸一番,所以对于这些话丝毫不为所动,不过,人都说江南水乡的美人多,可是就算是美人再多的地方,也比不上帝京的皇宫之中美人云集,更何况,他们每天看着的王爷和王妃容貌还那么出色,所以等到他们来了江南出名的重镇胄城的时候,对美人没有丝毫认同感。
“好了,那我们就去听听美人讲故事吧,这么辛苦的树立了形象,到底是有什么目的,应该是在故事里体现的吧。”
水云天离着绮云楼并不远,所以大家走一走也就到了,因为有了紫悦的存在,水云天这些天都很是火爆,莲歌和萧长暮的位子是三九给定的,他现在在胄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定个位子还是不在话下的,等到到了之后,暮雨出示了请柬,一行人进了二楼的雅间,从这个位置看过去,这个茶馆的正对面就是一个戏台,装饰的很是有几分雅致,很是符合文人墨客的品味,所以楼下那吵吵嚷嚷的一楼,有不少读书人也在。
水云天很快就送上来了茶点和水果,不同于楼下和其他客人来了之后就心心念念想要见一见紫悦姑娘,莲歌和萧长暮则是到了这里之后,暮九检查完了茶点之后,就开始吃,尤其是莲歌,第一次出远门,江南这边一些点心做法与帝京那边很是不一样,所以挨个尝尝,到最后也撑得晚上都不想再吃了。
“都吃的快要撑吐了,怎么这紫悦姑娘还不来啊。”莲歌看着一桌子的点心有些无奈,“这些人就每天耗这么久的时间,来这里白白等这么久,等一个人出现弹唱讲故事?那这姑娘的确是魅力不小。”
萧长暮有些好笑,招呼暮九给她了一些帮助调理胃口的药,“他们来这里的心思与我们一样,所以人家乐在其中。”
好吃好喝坐在雅间等了好久,水云天也是把人们的胃口吊足了,紫悦才在大家的千呼万唤之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走了出来,果然身姿窈窕婀娜,脸上妆容精致,清清冷冷的模样,走到了台子正中间,才转过了身子看了一眼在座众人。
果然眸转秋波,潋滟动人,只不过,依旧不包括雅间这边的这几位罢了,别处的客人早就开始躁动了起来。
这姑娘倒是真的如她之前被传说的一般清清淡淡的,也不多说什么,而是轻启朱唇,十指拨弦,就开始唱了起来,“上次唱道秋生要在垂柳桥与兰姑娘诀别……”紫悦开口简要说了上一次唱的内容,这一次就要接着来了。
只是,她提到这个名字之后,莲歌和萧长暮就对视了一眼,还真是居心叵测啊,唱秋生,一定有别的企图了……
说起来,在每个朝代走到末期的时候,就算是帝君回馈,朝堂腐朽,民不聊生,等到真的有人起义了,带着新的朝代取代之前的朝代的时候,也总是会涌现出一些很有气节的,以之前朝代子民自居的人,逝与前朝共存亡。
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暂且不提,但是能够为心中所认定的东西赴汤蹈火,慷慨就义,本身就是很多文人墨客和百姓们喜欢传颂的情节,很多人会以这种方式名垂青史。
这秋生,就是这样的人,其实前朝的末代皇帝很是对不起秋生,他本来是一个连中三元的奇才,是前朝唯一一个连中三元的读书人。
但是,前朝的骞帝因为无子,所以按照祖宗遗律,在皇族之中选了一个过继成为了太子,这个太子就是前朝的最后一个皇帝褚帝。
褚帝本来就是在江南他父亲的封地长大的孩子,比前朝的都城胄城也差不了多少的江城,而且褚帝最开始并不愿意做皇帝,整天担着前朝那个风雨飘摇的担子。
但是无奈,一道圣旨,褚帝只好放弃了江城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收拾行李,一路来到了当时的京城胄城,开始了他的帝王生涯。
实际上,他不情不愿的当上了帝王,这个帝王也没当上太久,就因为前面的帝王作孽,整个前朝都已经残败不堪,他若是极度英明的明主,或许能让前朝再苟延残喘几年,更何况他还是沉醉在富贵奢华的生活之中,无心朝政得帝王,前朝在这种状况下,也只能是加速凋零。
只不过,这个褚帝虽然在政事上面没有什么建树,但是却也不是悄无声息的做帝王,一点主见都没有,而是整个朝堂都被他的各种异想天开的主张弄得鸡飞狗跳一团乱,看上去生机勃勃。
就比如他刚即位,就要废了之前的皇太后,而是尊他的母亲为太后,这个大胆的举动着实是让朝廷的老臣们以死劝谏了无数次,但是这个褚帝也是有脾气的人,想死就去死好了,做了皇帝还能有什么主张都被大臣们威胁不成?
褚帝不管不顾,不少朝堂上的老臣都撞死在朝堂之上,甚至亲眷亲友都会被连累,在这种形势之下,朝堂的清流和忠正的势力进一步被肃清,最后的希望被从内部绞杀,只剩下一群随声附和帝王的奸佞围绕在帝王的身侧。
他们欺上瞒下,鱼肉百姓,心中并无天下苍生,因此,前朝的吏治在褚帝的带领下,彻底沦为帝王的狗腿和应声虫,谁的心中也考虑不到百姓,最后只能是逼得百姓反了。
在这鸡飞狗跳的环境之中,开始了褚帝掌权之后的第一次殿试,而秋生就是在这时候进入了褚帝的视线。
虽然褚帝喜欢吃喝玩乐心中没有前朝和黎民百姓江山社稷,喜欢醉生梦死,但是确是在文坛有些造诣,而秋生也是当时前朝有名的才子,行文走笔本来极为被褚帝喜欢,这次也是名次很是靠前,就等着殿试了。
没想到在殿试的时候,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在对答帝王的提问的时候,在帝王已经示好的情况下,还是丝毫没有看出帝王的用意一般跟帝王对着来了,从大意到人伦,就皇太后废立的事,将褚帝辩驳的体无完肤哑口无言。
任是谁都能看出来褚帝的恼火,一怒之下,殿试过后,秋生的名次直接滑落到了二十名开外,褚帝还是怜惜他的才名,才没有让他落榜。
只是,在后面安排职务的时候,因为在几次褚帝几次旁敲侧击的询问之下,秋生还是不肯低头认错,因此到了最后,褚帝将秋生安排在了前朝西南边陲一个最难管理的又穷又乱的小地方做县令,一做就是八年,这期间,对他不闻不问,就算是有功,也没有任何提拔。
可是当时的前朝百姓们都知道的,这个被放逐的秋生,本该是前朝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传奇人物的,但是下场让人忍不住叹息。
这样的一个人,原本应该是对朝堂恨意最深的秋生,就连百姓和褚帝都觉得这个人对这个朝堂应该是恨意刻骨的
就在靖澜开国先祖一路势如破竹,挥军一路攻破前朝各大城池,直到攻占了前朝都城胄城。
这时候,胄城原本围在帝王身边的臣子们,那些被帝王宠幸的臣子们投降了。
那些口口声声家国大义的书生们投降了。
那些原本深受君恩的皇亲国戚们投降了。
而那个被朝堂负了八年的秋生,这个时候已经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天才才子,被摧残成了一个满脸风霜眼神深邃的中年人,就算是不仔细看,都能从他的鬓角看到白发,看到他凸起的颧骨,看到他眼角的皱纹……
这些,全都是朝堂和君王负他的证据,是岁月留给他的最为悲伤的刻痕。
可是,就当所有的人,包括靖澜的先祖都觉得这个读书人,被前朝负了的读书人最好收买的时候,这个本该对前朝很有怨恨的人却毅然拒绝了靖澜先祖给他加官进爵的好意,毅然召集对前朝还有感情的人,开始了对前朝的最后一次挽救。
而靖澜的先祖,此刻已经坐上了帝京皇宫的帝王宝座,他横扫六合,以为已经完成了这统一大业,靖澜的名号已经取好,却没有想到,最后一战,是一个文弱书生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