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刺罕为了向北夷的君臣们表现自己的能力,在北夷遭遇了天灾之后,带领北夷士兵扫荡了靖澜的十几个边疆村落,直接将五个村落灭了村,目光所及住处,一片死寂和鲜红,恐怖在西北边疆满眼。
这是近些年来靖澜从未有过的损失和耻辱,消息传来,靖澜朝堂震怒,因为近些年百姓的富足和镇国将军的强势,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时候,靖澜还会遭遇如此打击,所以,那一刹那,民怨沸腾。
萧询义本来就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会怕事的君王,再加上当时看上去时机好像已经到了,所以,在上下一心的局面下,靖澜从萧询义到当朝的大臣们,都下定了决心,这一次一定要反击,改变攻守局面。
所以这一次对靖澜用兵,北夷算是来势汹汹,连续屠了靖澜十几个村落,造成了现在靖澜保持到现在的,最西北的城池是落雪城的局面,那十几个村落伴着血色从此消失在了西北的黄沙与风雪之中。
靖澜朝堂是不肯接受这个耻辱的,边疆的将士们也一样,帝京的君王和大人们只是从纸上看到,听说边疆的状况,可他们不同,他们是直接在边境能看到的,他们看到了如血的残阳和比残阳更加浓重的鲜血,他们在边境,本来就是要保护身后的百姓的,可是眼前的一幕,是对他们最大的讽刺。
况且,最近这些日子以来,他们对北夷的骑兵,也没有那么多的劣势了,他们觉得完全可以一战,改变之前北夷攻势他们守势的局面,通过这一战,让北夷人的嚣张气焰灭掉!老实在那边喝西北风!
在这种同仇敌忾全国一心的氛围中,萧询义发了军令,靖澜成立以来,第一次下令进攻北夷……
边疆的将军们听到消息传来,全都兴奋异常,甚至有的喜极而泣,有生之前,他们能做的,终于不再是一直守着城池,等着人家打过来,他们终于可以主动进攻那群禽兽了,目睹了多少惨剧,心中就有多大的怒火,急于想要找到北夷人,将那些账一起算了。
刺罕其实屠村之后,自己也有些后悔,因为之前他们北夷虽然说一直侵扰靖澜边境,但是不管怎么来,都可以说是小打小闹了,毕竟历代的北夷君王心中有个分寸,就是杀戮和抢掠能在靖澜的军民接受的范围之内,怎么来都行,大多数时候只是抢一些东西,不至于让靖澜大举兴兵反击。
尤其是这几十年来,尤其是萧询义即位之后,这位君王即便他们北夷人没见过,但是却都听说过,他励精图治,可以感受到的,就是靖澜好像越来越富有,他们的百姓对于生活在边疆也越来越不惧。
而靖澜的另外一个变化就是,他们新任的镇国将军,与之前的几位战功赫赫的将军不同,他并不是以打水战或者在西南丛林之地作战出名,更不是只在靖澜与前朝作战攻城略地著名,而是很罕见的好像是对骑兵作战很有天赋,而且,他非常善于在对北夷人的战斗之中,学习经验。
这几年来,北夷的骑兵对战靖澜军队的时候,优势已经是越来越小,这些都让刺罕及其的不安。
此次本想向着那些对他不服气的大臣和百姓们展示一下他是如何强大的君王,他敢杀那么多靖澜人呢!他不满足于只抢点东西就回来,他是想要让北夷屹立于众国之上,四方臣服的!
抱着这种目的,他带着军队出发了,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其实他自己比谁都清楚,他的野心,现在还远不是实现的时候,要是靖澜那个庞然大物打过来,对于北夷来说是个巨大的生存挑战。
但是杀人这件事,一旦开始好像就很难停下来,气血上涌的北夷虎狼,面对手无寸铁的靖澜百姓们,杀了个痛快,十个村落,就此消失。
回到北夷的王庭的时候,刺罕还在后怕,他知道萧询义不会罢休的……镇国将军也不会罢休……
他的担心很快就应验了,很快,他们的南部边境传来了消息,靖澜国军萧询义对西北的将士们下了军令,四十万大军出征北夷,靖澜,终于要开始反击了。
此次出征,极度自信的镇国将军并没有想到,他的一个错误决定,会酿成什么样的祸患。
此时的巴鲁察,已经给自己取了靖澜人的姓氏和名字,叫做吴齐,他已经是镇国将军的得力干将了,此次出征,镇国将军任命了吴齐为先锋,带领十五万大军深入北夷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