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皇宫,御书房。
伏案看奏折的皇帝合上了最后一本折子,扔到了地上,龙颜大怒:“又是边境刁民滋事动乱!朕派镇疆将军没一个顶用的!平小小动乱,安抚边城百姓竟用半年之久!”
慕容瑾华面色平静,开口道:“父皇息怒,萧老将军即将卸任,旧部整顿也并非易事。”
皇帝冷哼一声:“他们是故意不作为,为着削兵权之事给朕脸色看!”
萧家如今都那么安分,前朝的旧臣将士们仗着天下初定的光景和手中几分权,处处得寸进尺。若不是因为天下初定,朝局不稳,被前朝旧势力四处掣肘的皇帝早就对他们痛下杀手了。
慕容瑾华沉默不语。
御书房空无一人,香炉上的香薰安静的焚烧,带着一股难言的清冷。
“罢了罢了,不说这些烦心事。”皇帝烦躁挥手,像是想起了什么,才问道:“话说回来,朕听说前几天玉侧妃在东宫闹出事,可是出了什么岔子?”
这话听起来问得轻描淡写,但是实际上皇帝问的意思有很多层。
比如东宫有无异动?
比如萧玉谣如此蛮横是否传达了萧家的意思?
慕容瑾华拧眉,从容答道:“玉侧妃性情豪迈,行动容易出乱子,并无越矩之举。”
皇帝已近暮秋之年,但浑身的帝王之气不曾减少半分,目光犀利而直接。
“太子倒是护着玉侧妃。”
慕容瑾华微微俯身:“儿臣不敢,父皇教诲儿臣时刻谨记,玉侧妃将门所出,言行若有不当也必要耐心三分。”
守住留意萧玉谣,时刻把朝政大臣的动向掌握在手里,当初皇帝就是这个意思。
皇帝冷直的视线这才移开,随即朗声笑道:“萧家历来出门英气儿女,若是没几分脾气那才不像话!”
见慕容瑾华面色沉寂不语,皇帝语重心长道:“朕看萧家那孩子也聪明懂事,东宫和睦关系前朝,太子用点心啊。”
“是,父皇。”
晋国身份最尊贵的两人对话不过寥寥几句,虽说天家父子关系向来维系得冷疏,可他们只更甚。
然而慕容瑾华知道,他的父皇与自己之间,隔着东宫储君的身份,血脉亲情比任何皇子都要单薄。
没过多久,送汤羹到御书房的皇后就来了,这时间掐得很准,慕容瑾华与皇帝刚谈完要事。
皇帝转身回到龙椅上,淡淡道:“你母后来得倒是时候。”
慕容瑾华面色如常,这种诡异的气氛他再习惯不过了。
皇上对皇后心存芥蒂,慕容瑾华也想过缘由,他父皇是位掌控绝对权威的君主,必定不会喜欢家世和心计都太好的女人。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规矩正统威严的皇宫里会有盛宠不衰的淑贵妃和六皇子,始终威胁着皇后中宫地位。
皇帝喝了皇后汤羹,倒是不吝赞许。
慕容瑾华一向沉默,皇后像是想到什么一样,问道:“是了,太子这次进宫怎么不带玉侧妃了?”
上次是萧玉谣到长阳殿,没差点是太子亲自抱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