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的时间,上官令仪同她母亲容与幽已经在南京城里待了三日,正好到了农历九月十二日,这九月十二日,可是当今金蛇殿殿主诞辰之日,整个金蛇殿热闹是不必说的。城中几日前已经开始,到了农历九月十二日,中书省、执士、各亲王、宗室成员以及百官都要进大内,向金蛇殿殿主朝觐请安和祝寿。个臣子手执笏板,跪拜磕头。旁边还有诸遭乐队早已经侍立多时,在大臣们行大礼的时候,乐队是完全不允许发出声响的。教坊的乐人都齐集到集英殿的山楼上,发出百禽的鸣声。内外都十分恭敬。只听到鸟鸣声仿佛是从半空中微微传来的,声音和谐,让人感到仿佛是一群鸾凤正聚集九天空中。等到百官们拜完寿并坐下来之后,中书省、执士以及各亲王、宗室成员以及大魏国的正、副使臣便
都被请到殿上去坐。各卿监的正、副长官以及来祝寿的江湖使臣的随从人员被安排到殿下两边的走廊上。军校以及级别比他们低的人员到彩楼后面,座位都是青色墩子,黑漆的矮桌子,桌上铺红色的面子。每一张桌上都摆放着环饼、油饼、枣塔。这些是作为陈列用的糕点果品。
除此之外,桌上还堆放着各种水果。江湖各帮派使臣面前的桌上摆放猪、鸡、鹅、兔带骨的熟肉。每一块肉都用小绳子扎着。每个桌上还摆放了生葱、韭、蒜、醋各一碟。每三至五个人备一桶浆水,桶内放几个马勺。有两个来自教坊的乐工在殿上栏杆的旁边。这两人头上戴的是大簪花,穿的是肥大的紫色袍子、义襕,并束着金色的腰带。他们的任务是劝酒。每当尚书举起酒壶准备给皇帝斟酒时,这两个教坊的色长就马上举高双袖并高声吟唱道:“绥御酒!”吟唱完就立即把双袖往下拂到栏杆上。这样就结束了一次斟酒。当向每一位宰相敬酒时,这两个乐工就只吟唱“绥酒”两个字,同时也像给皇帝敬酒时那样举袖和拂袖。教坊的乐队集中在集英殿山楼下的彩棚里,每个艺人的头上都戴着长脚幞头,身上穿的衣着分别是紫、绯红或绿色的宽衫。每一个艺人都穿黄色义腰间束着凹面镀金的带子。站在第一排的人手执拍曲拍板,十人一排,后面的艺人共有五十个,每人拿着一个琵琶,琵琶上绘有彩画。之后还有两个箜篌。箜篌高三尺左右,形状像一个木梳的半边,上了黑漆,上面雕刻着花纹和金装画,下面有个台座。箜篌二十五根弦,演奏的人必须跪着用两手拨弦。另外还有两个大鼓,分别高置于架上。鼓身上都是彩绘的花纹,在花纹上画着金龙。击鼓的人身穿宽袖的衣衫,后腰束着带子,在宽袖
衫的上面套着黄色的窄袖衫,腰间的丝带往下垂着。鼓棒上裹了金箔。在击鼓的时候,他两手高举着交替击鼓手的动作像流星一般迅速。在两面大鼓的后面是两座羯鼓,其形状像通常的番鼓子,放在小桌子上,鼓手的两手各执一条杖来击打。擂动羯鼓的节奏是和擂大鼓的节奏一致的。排在羯鼓后面的是用铁料做的方响和用石料做的方响。方响挂在架子上,那架子不但有彩画装饰而且架身镶嵌了玉石、金或鎏金的饰品,两边用流苏装饰。在方响的后面排列着箫、笙、埙、篪、嘴篥、龙笛之类的乐器。乐队两边列着杖鼓,总共是二百面。这些杖鼓手头上都戴着长脚幞头,前额上露出紫色绣花的抹额,穿着紫色宽衫,腰上有束带,外面套着黄色的窄袖衫。他们都穿着结带的黄色义襕。所有杂剧的艺人一律头戴诨裹。身上穿的衣着分别是紫、绯红或绿色的宽衫,穿着义襕并束镀金带,分列两行,相对而立,从殿陛直排列到集英殿下的乐棚。每有一拨舞人入场,这帮排在殿陛两侧的杂剧艺人就把两手叉在胸前,耸着左、右
肩,脚尖点地打着节拍,同时把身体舞动起来,这叫“按数西的时候,出来来一个个歌板色,她一开始时演唱完中腔的一个遍。一个笙、一管箫和一根笛为他九伴奏,接着她唱了另一个遍,这时整个乐队为她伴奏她的歌声非常清晰。在给宰相敬酒的时候,整个乐队齐奏《倾杯乐》。到了向百官敬酒的时候,乐队演奏的是题为《三台》的劝酒曲子,演奏的同时有舞旋演出。这
些舞蹈艺人大多是由雷中庆训练出来的。乐手和舞蹈艺人一律戴诨裹和穿宽衫,只有雷中庆一人是穿朝服的,因为他有官衔。当乐队把舞曲演奏到离唱破和攧还有一个遍的时候,一个舞蹈演员人场了。她一直跳到歇拍才结束舞蹈。另有一个舞蹈演员入场,她们俩对舞几个来回之后,前者退出舞台,后者一直跳到舞曲终了,这叫“舞末”敬第二盏御酒的时候,歌板色唱的曲子与敬第一杯御酒时相同。在向中书省敬第二杯酒的时候,唱的是慢曲子。向百官敬第二杯酒和敬第一杯酒时一样。敬第三盏御酒的时候,左、右军百戏入场表演。这里说的“左、右军”是指南京的两厢,而不是指禁军里的左、中、右诸军。献演的百戏有上竿、跳索、倒立、
折腰、弄缊注、踢瓶、筋斗、擎戴等,不表演狮、豹、大旗、神、鬼之类的节目。演百戏的艺人不论男女都穿红巾彩服。殿前本来就有现成的石镌柱窠,所以艺人们一人场就能把戏竿立起来。到敬第三杯御酒的时候,开始给各桌送下酒的菜肴。送上桌的下酒菜肴有肉、咸豉
爆肉、双下驼峰角子等。敬第四盏御酒的时候,乐队和舞者的表演与前边相同。舞蹈演员表演完了,滑稽表演上场了。参军色拿着竹竿、拂子上场,朗诵颂诗。演杂剧的角色就和参军色
唱一和,然后参军色再来念和唱,紧跟的是乐队大曲和舞蹈。这时,装着下酒菜肴的食品榼子开始往各桌上送,榼子里装的是炙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敬第五盏御酒的时候,一位艺人上场独奏琵琶。在向中书省敬第五杯酒的时候,一位艺人上场独奏方响。独奏结束,独奏的演员向金蛇殿殿主和所有的祝寿官员谢恩,立即有内侍上殿去向皇帝禀报独奏演员对殿主的感激之情。在向百官敬第五杯酒的时候,乐部演奏《三台》舞者表演舞蹈,这些都和前几次敬酒的情形相同。这些表演结束后,参军色又出来致辞,导引小儿队的舞蹈队人场。小儿队共有二百余人,选的是年龄在十二三岁的儿童。他们上场后排成四行,每行有一名小头目,小头目由四个小孩簇拥着。所有的孩子们各个都戴着隐士帽,分别穿着绯红、绿、紫、青的颜色鲜亮的衣服,衣服的领子分成四瓣向外张开。他们穿着义襕,束着腰带,手里拿着花枝,排着整齐的队形。这时,四个头戴裹卷脚幞头、身穿紫衫的艺人捧着一块彩色垫子,垫子上贴有块金色的字牌,擂鼓入场,这叫“队名”。金色字牌上有一副对联:“九韶翔彩凤,八佾舞青鸾”。乐部开始奏乐,小儿队踏着舞步到场子的前方,一直走到殿陛,小队的班首就向前跨了几步,并开始朗诵颂诗,杂剧艺人就跟着颂诗的朗诵而不时发出对颂诗的恰当应对话语。这些结束之后,乐队便开始奏乐,场上的所有艺人开始九佾舞蹈并合唱,然后他们唱了破子。接着,小儿队的一个班首走进场来高声唱念颂词,然后引领着杂剧艺人入场,开始表演。这场表演分为两个段落。当时一些名演
员如鳖膨、刘乔、侯伯朝、孟景初、王颜喜等人,以及一些名声比他们们小的演员,都已晋升为教坊各部的头头了。那一天是给金蛇殿殿主祝寿的场合,演出地点是在大内,加上有一些江湖帮派使节到场,这些杂剧艺人在场上都不敢放肆,因此装腔作势地说些市井间的俏皮话。他们把这种演出路子叫作“拽串”。杂剧演出结束后,参军色又上场说话,然后他引小儿队上场表演谢幕前的一个舞蹈。小儿队一起表演由《应天长》曲子来伴舞的舞蹈表演结束后,给各个桌上送去新的下酒菜肴,包括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乾饭、缕肉羹、莲花肉饼等。殿主起身,离开座位出去了。宴会到此宣布暂时休息。百官们都退出殿门,前往幕帐里休息。短时间之后,他们回到各自座位上,并再度向皇帝行叩拜之礼,然后才敢坐下。敬第六盏御酒的时候,笙单独奏起慢曲。向中书省敬第六杯酒的时候也奏慢曲子。在向百官敬第六杯酒的时
候,乐部奏的是《三台》,舞者跳起舞来。这时左、右军的球队到场上来表演球赛。他们上场之后很快在殿前立起球门,球门高三丈左右,装饰了五色彩络。球门两儿们]向殿上叩头。于是参军色就发话问小儿队,而小儿队的班首就向前跨了几步,并开始朗诵颂诗,杂剧艺人就跟着颂诗的朗诵而不时发出对颂诗的恰当应对话语。这些结束之后,乐队便开始奏乐,场上的所有艺人开始九佾舞蹈并合唱,然后他们唱了破子。接着,小儿队的一个班首走进场来高声唱念颂词,然后引领着杂剧艺人入场,开始表演。这场表演分为两个段落。当时一些名演员如鳖膨、刘乔、侯伯朝、孟景初、王颜喜等人,以及一些名声比他们们小的演员,都已晋升为教坊各部的头头了。那一天是给皇帝祝寿的场合,演出地点是在大内,加上有一些江湖使节到场,这些杂剧艺人在场上都不敢放肆,因此装腔作势地说些市井间的俏皮话。他们把这种演出路子叫作“拽串”。杂剧演出结束后,参军色又上场说话,然后他引小儿队上场表演谢幕前的一个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