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问题是正常的情况,人生中难免有坎坎坷坷。但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有些人选择避开,有些人选择面对。其实,不管是大问题还是小问题,如果一直选择避开,那么问题永远是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个即将迈向35岁的人来说,面对来自家庭、生活、工作各个方面的压力,每天需要处理的问题很多,更不容许你回避。
那些喜欢逃避问题的人是懒惰的,他们不愿意去思考,他们或许可以忍受强大的身体疲惫,而不愿意做一丝的脑力思考,宁愿累死也不愿操心。他们可以像机器人一样任劳任怨,只要按照别人的指示去做。这样的人有什么大的出路呢?最多也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听话人,不可能有创新的精神,不可能有新的研究。
其实成大事者所具有的种种能力中,最神奇的莫过于操心和思考的能力。如果我们相信明天更美好,就不必计较今天所受的痛苦。愿意操心、善于思考的人,多么困难的问题也不能挡住他前进的脚步。
一个成熟的人,应当努力成为“劳心者”,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如果在前进的道路上不善于解决那些艰难的问题,那么你会永远停滞不前,一直都只能被那些善于动脑的人所控制。管理别人就成了那些操心者的专利了。他们想着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完美,如何才能赚得更大的利润,如何才能让职员的积极性更加高涨等等。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有了事情操心,就要学会怎么解决这些操心的事情。
人生的成功者尤其善于思考,无论他们曾经多么痛苦不幸、穷困潦倒,他们都不屈从命运,始终相信好的日子就在后面。他们心有所想就会有所行动,尝试着去努力改变生活,改变命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相伴而生的,就像福祸相依一样。所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烦恼,我们需要做的,是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相信,办法总是有的,办法总是比问题多。
你知道现在著名的“观光电梯”的创意怎么来的吗?据说是这样的:
美国的摩天大厦因为游客的增多终于出现了令人困扰的拥堵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工程师决定再修一条电梯。当电梯工程师和建筑师在现场准备进行穿凿作业时,每天在这里工作的清洁工出来攀谈了。
“你们要把各层地板都凿开?”
“是啊!不然没办法安装。”
“那大厦岂不是要停业好久?”
“是啊!但是没有别的办法。如果再不安装一台电梯,情况比这更糟。”
“要是我,我就把新电梯安装在大厦外!”清洁工不以为然地说。
就这样,这个“不以为然”的草根智慧,成就了“观光电梯”的雏形。
有人也许会问,论知识水平工程师比清洁工高得多,却为什么想不到这一点呢?因为他们的思想僵化,或者没有认真考虑如何寻找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在这两位工程师的心目中,楼梯不管是木的、混凝土的或电动的,都是建在楼内之梯。如今要新增电梯,理所当然地也只能建在楼内,楼外连想也没想过。
其实就是这样,生活工作中有问题就总会有(更好的)解决的办法。当问题出现时,不要表现出遭了大难的样子,应当尽快考虑采取什么办法应对问题。问题有大有小,大到国家大事,小到家庭小事,都是这个道理。
约翰是凌志汽车在美国南加州的销售代理。海湾战争打响的时候,人们不再跑来买凌志汽车了。约翰知道,如果人们因为社会动荡而不来参观车型的话,那他只能出局。通常的做法是继续在报纸和广播上做广告,等着人们来下订单,可现在这么做没有用。如果你是约翰,你是否会找个借口看着销售额持续下降?
约翰是个销售能力出色的家伙,他想到了一个手段,改变了销售形势。约翰开着一辆新车到富人出没的地方——乡村俱乐部、码头、马球场、比佛利山和韦斯特莱克的聚会——然后邀请这些人坐到崭新的凌志车里兜一圈。
你可以想象到,当你试过开完新车再回到自己的老车里,你更加感觉到你对老车的不满意。或许之前的老车还很不错,但是忽然之间,你知道还有更好的——你想要它。当时,那些富人也这么想,在试驾过新车之后,相当多的人都购买或租了一辆新凌志车。
约翰的手段在今天已经有些过时,不过在当时算是标新立异,结果是他每个星期的汽车销量甚至还高于战争爆发之前。
在当时那个年代遇到这种问题,如果还是局限于之前的营销手段,那业绩就肯定是日益下降了。但约翰没有被这些问题所打倒,而是找出了新的方法来解决,而且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社会想要活得更好不容易。我们时刻都可能遇到从来没想到过的问题。但是千万不要被这样的问题吓倒,逃避说明你放弃了成功。如果把问题作为一种思考的动力,那就是向着成功又迈进了一步。
思考可以使自己在做人、做事方面更成熟、更完善、更顺利。不管我们拥有多少知识,如果不思考,也只能是一堆无用的东西,知识也不能给我们以帮助,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只有思考后,才能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才能越来越进步。只要你勤于思考,机会就在你身边,只是看你想到想不到!
如果你想成为成功的人,那么,不要觉得麻烦。一定要多操心,多想事情,多思考。要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做一次全新的改变;不要被困难打倒,要用心去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