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人格构成的一种主要理论是特质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格由许多特质要素构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小单位,是激发与指导个体的各种反应的恒常的心理结构。
1937年,奥尔波特于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他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性特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性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一位西方成功学大师指出:成功者的特质,仿佛是内心中燃烧的火焰,驱使他们去追求成功。
成功者能终年一致地施行有效的做法以达成美梦,但到底是什么使他们能持久不偏地全心投入到各种各样的事务中呢?当然有不少原因,而下列七种特质是关键:
1热情
成功者一直有一个理由,一个值得付出、激起兴趣,且长据心头的目标,驱使他们去实行、去追求成长并更上一层楼。这目标给予他们开动成功列车所需的动力,使他们释放出真正的潜能。
是热情使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做出别人所做不出的事;是热情让众多科学家终年孜孜不倦,寻求突破;是热情让人夙兴夜寐,让人生有力量、有勇气、有意义。若无热情,则无一事可成——不论是运动员、艺术家、科学家或生意人,缺了它,就不会奋发向上。
2信念
世上每一本宗教典籍都是在诉说信仰和信心带给人类的力量和影响。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信念是截然不同的,而我们现在对自我评断的信念往往就支配了我们的未来。如果我们相信美妙,未来就会过着美妙的日子;如果我们自行设限,转瞬之间那些限制就在眼前。所以若我们相信会成真、有可能的事,它就必会如愿。有些人虽有热情,但对自己的能力怀疑或期许不高,因而从未采取能让愿望实现的行动。但成功者不然,他知道所追求的并且相信能够获得。
3策略
策略就是组合各种才能的计划。当比尔·盖茨决心干一番事业后,他画出一条引导他用计算机软件征服世界的方针,因而他知道自己要学些什么,得认识谁,该怎么做。他有热情、有信念,但更有策略,把自己不断地推向卓越的境地。
一个人在35岁以前就应该认识到,万事俱备并不一定能保证成功,还要有一套最佳的组合,使其发挥到极致的地步才行,这才叫策略。进入屋内,你可以破门而入,也可以找钥匙开启,看你怎么去做。
4清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像这种对诸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
若一个人有正确的价值观,便能使我们分辨出是非黑白,明白人生的真谛。遗憾的是,有大多数的人却完全不清楚,也因此有些人常在事后懊悔所做的,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然而,反观那些成大事的人,他们差不多始终都清楚地明白,基本原则是什么。看看那些真正的成功人士,他们虽然职业不同,但却有共同的道德根基,知道为人本分和当仁不让。所以,要想成功,就得明白自己的价值观,这是极为重要的。
5活力
缺乏活力,步履蹒跚的人想进入卓越之林,几乎是不可能的。精力充沛之人的四周,几乎整日充满各种各样的机会,忙得令他们分身乏术。若能抓住机会且善于利用机会,便能迈向成功。有些人有热情、有信念,也拥有成功的做法,更不与价值观抵触,可惜就是缺乏那股活力,无法进行所要做的事。所以,要建立伟业,就得保持体能上、心智上和精神上的活力,那才能使我们更多地发挥自身的能力。
6凝聚力
差不多所有的成功者都有一种凝聚众人的超凡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不同背景、不同信仰的一群人纠合在一起,建立共识,统一行动。那些立大业的人,如肯尼迪、里根、甘地等人,都具有能够结合千百万人于一起的能力。不过,最伟大的成功不是展现在世界的舞台上,而是在你内心深处。我们应该与周围的人以和相交,结合成一个历久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共同追求美好的未来。否则,任何成功,任何卓越,都是虚无的。
7善于传送信息
不论对外界或内心传送信息的方式如何,最终一定会主宰我们一生的好坏。真正成功的人,是那些敢于面对人生挑战,且能把在逆境中求胜的经验传送给自己的人;而那些承认人生失利,画地自限的人,则是真正的失败者。能带动我们生活和文化的人,都是能与他人沟通的大师,他们具有传送见解、请求、欣喜、消息的能力。能熟稔此等能力,便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政治家、教师等。我们几乎在人生的每一时刻都会或多或少地面对沟通、消除歧见以及交换看法。善于传送信息,对一个人的成功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