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俞纾的注意力全都在林致远身上,所以并没注意到我。也许她都没想到,贵为城郊一哥的林致远,竟然也是墨门墨者。
当然,这是因为俞纾并不知道易风的身份。部队中人,外界对之还是欠缺了解。要知道,在部队,易风现在的职位和未来前景,并不比林致远差多少。若是他有林致远身后那样的林家相助,早已一飞冲天。
已经无需我开口了,老道便主动为俞纾一一介绍众人。
毕竟过一会就要举办入门仪式,老道也变得一本正经起来。片刻后,大家也就都认识了。
老道的意思是,现在屋中几人,都是墨门在城郊的成员。入门仪式,除了入门者外,还需七位墨者才能完成。除了我外,人数正好。
“原本在城郊,我们并不止这些。昨晚跟殛神凶战,陨落了几人,其中一人便是城郊之人。所以,临时便把致远给找来了。”老道笑着解释。
闻言,众人脸色都有些黯淡,许是在为昨晚罹难的成员们默哀。
老道稍稍一顿,看向俞纾,“一入我墨门,无论生死,都是墨者。甚至连以后的子嗣后代,也必须是我墨门墨者。俞纾,我说这些,也是想告诉你。”
“每时每刻,墨者都要面对丝袜……呸,是死亡!你如果心有顾虑,现在退出还来得及!”
“师父,我愿意!”
想都没想,俞纾张嘴就来。
随后,老道便向易风点了点头。
易风说道,“既如此,那现在便举行入门议事吧。小白本就是我墨门中人,无需什么仪式。若是你觉得房间憋闷,也可出去等待。当然,你也可以留下。”
“我留下!”我直接说道。
虽说父母都是墨门墨者,我更是所谓的【墨二代】,但我对墨门的了解,真不比俞纾多多少。对这需要七人才能完成的议事,我也很是好奇。
“好,既如此,那就不要耽搁了!”
易风扫视众人,旋即走到墙角。
那地方我很熟悉,当初跟闫文来武经阁挑选武学时,闫文就是去的那个位置,暗动按钮,开启隐藏在地下的武经阁通道。
但这次让我意外的是,易风竟没有什么动作,只是简单的在那一站,墙壁便自动向后退去,露出一条如城门一样的甬道。
只是这甬道比起城门来,是小型的,只能两人并肩进入。这也跟武经阁不同,我清楚的记得,武经阁当时是向下的石梯。
察觉到我的异样,柳依依低声解释,“武经阁在地下,而我们墨门的密室是在地上,所以走的不是一条道路。易风前辈有独有法门,可开启墙壁,也跟城郊分会的机关机括不一样。”
“额……谢谢!”我连忙致谢,只是神情有些尴尬。
毕竟……这特喵的是一个注定要被我睡而且不会有什么名分的女人。现在见她一次我都觉得尴尬,更何况俞纾还在跟前。
不过,俞纾现在特亢奋,美眸四处乱转,根本没注意到我。在甬道出现后,更是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请吧!”易风侧身看向俞纾,手指甬道。
“是……我先进么?”俞纾讶然道。
见易风点头,原本亢奋的俞纾立马紧张了,她下意识的看向我。这是人之常情,就算对未知或者神圣的事情很是认同,但要身先士卒,亲身探访未知,还是心中没底的。
我朝她鼓励的点点头,俞纾才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而就在俞纾双足踏入甬道的那一刻,忽有一道光芒,从甬道的尽头亮起。
嘭!嘭!嘭!
紧接着,便是一连串的声响。而伴随这些声响,甬道两侧的墙壁,从远及近,亦有亮光亮起。
我心中讶然,刚才我是亲眼看到的是,甬道的墙壁光滑无痕,连悬挂的油灯都没有。这些光亮,又是如何而起?
而在我难以理解之时,异象再生。
那一道道光亮,犹如鬼火一般,在两面墙壁上游走起来,所过之处,墙壁莹莹发光。
当那最前端的光亮消失,两面墙壁上已像缠满了灯带一样,沟壑林立。而那沟壑,便是光亮。
图!
我凝眸看去,心中惊讶。
墙壁上,被光亮分割成了无数一米长宽的方框。而在方框中,是一幅幅如古人画卷般的壁画。只不过古人之画是用墨水铸就。而这壁画,却是一道道不知什么材质的东西,自行点亮,化成一幅幅图画中的一笔笔勾勒。
向左侧看去,第一副壁画,讲述的是一个古代青年,席地而坐,似是在谈经讲道。在他身边,有不少人影,或衣不遮体、或锦衣华袍、或年长、或年少,人物栩栩如生,做认真听讲状。
而就在这时,老道的声音突然在我耳边响起。
这种感觉,我在春园里经历过,应该就是武侠小说中的传音入密了。
“俞纾,这一幅幅画卷,便是我墨门过往。入我墨门,便要知我墨门事。凝神细看,虔诚相待!”
最前方的俞纾,身体微颤,重重点头。
第二幅,还是第一副画卷中的古代青年,虽已是中年,但当看到这个人时,我心中就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这就是第一副那人。
已经是中年的古代青年人手持木杖,在风沙中前行。在他身后,是零散不足十人的佝偻身影,比第一副人数要少许多。
看到这,集合老道的话,我顿时明白了。
第一幅画,是墨门初创,那青年应该就是禽滑厘。第二幅画,则是遭到殛神重创后,禽滑厘带领大家前往关外西秦的事情。
当时的中原,唯有关外是无尽的荒芜和风沙。但也唯有关外,是墨门最后的栖身之所。
这画面简单,却好像有着一种魔力,让人只看一眼,便看懂画中之意。
第三幅,墨门助秦。
第四幅,殛神入勤,墨门再受重创。
第五幅,墨门潜行于世,养精蓄锐。
……
俞纾前行,我们紧跟其后。
一步一停,便是一步一画。一步一画,更是一步一流年。
两千多年的历史,陡然间以壁画的形式呈现在我眼前,比老道昨晚讲解的,更加真切详尽,宛如身临其境。
十多米的甬道,足足走了十多分钟,才来到尽头。
甬道的尽头,是一扇跟武经阁的门相似的门。当俞纾走到门口,组成壁画的光亮突然熄灭。
一切,尽归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