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有想到司徒锦真就出现在了《真爱》杂志社里。
且他来的时候,并没有事前通知,等老杜极其热情地招呼他吃葱油饼,并用葱花和盐巴一个都不能少的原理,向前者充分展示两家公司合作的必要性时,刚从洗手间里出来的向天歌和小白,简直恨不得一头撞死。
其实就在从上海回西京的飞机上,两人曾经再次碰到过司徒锦。
只不过那时候与司徒锦相伴而行的,除了尤娜以外,还有陆安怡。
陆安怡在上飞机之前已经看到了向天歌,只不过前者坐的是头等舱,而向天歌同小白坐的是经济客位。
从上飞机开始,陆安怡便紧密跟随,同司徒锦一路畅聊,一直到下飞机出机场,她都没有给尤娜或是向天歌任何接近对方的机会。
就在一行人于机场门口等车来接的间隙,陆安怡也不知道从哪弄来瓶水,迎面朝向天歌泼了过去。
小白刚要上前打人,却被身旁的向天歌给一把拖住了,说别中了对方的计。
谁知道陆安怡看出了小白的意图,冲后者怒目圆睁,“你凭什么上打我?这是我还给她的,谁叫她偷想挖我的墙角!”
向天歌拉住小白,整理了一下自己有些狼狈的头发以后仰头,“行,我还给你。”
“你以为有尤娜给你开后门,让你接近司徒先生你就有机会了吗?我告诉你,不可能!我已经把你出卖《Mamour》商业机密,套取个人利益的事情都跟他说了!不管在哪一行干,最重要的都是诚信,而你的诚信已经破产,就不要再妄想来同我争!”
向天歌转头望向已经坐进商务车的司徒锦时,全黑的玻璃窗上,除了她的狼狈以外,根本就看不清对方的脸。
陆安怡又骂了一些难听的话后,才转身上车离去。
小白大喝:“你为什么不反驳?你就让她那么侮辱你啊?!”
“我不觉得这是侮辱,因为她的行为说明了她心虚。”
“那接下来我们要怎么办啊?万一再也见不到司徒锦了,我们可怎么办啊?”
其实当时,向天歌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机场一别之后又过去几日,就在向天歌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司徒锦突然大驾光临,出现在了《真爱》杂志社。
……
司徒锦转头正见向天歌,张口就说英文:“我按照约定,来找你约架了。”
向天歌、老杜、小白:“……”
“你能在没有邀请函的情况下进入秀场,也能让Una给你开后门,那就说明,你多少还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我不管你之前做过什么,我只想知道你凭什么说我的衣服难看、品味低劣,还有我的设计是上世纪的风格?”
小白用眼神斜了一眼向天歌:“你真骂他了?”
向天歌还没来得及说话,司徒锦已经又道:“从现在开始,你有三十分钟,把你的建议和想法都说出来,也许,我就跟你签约了。”
没有想到一切的变化来得这么快。
向天歌赶忙让小白重新打印了一份方案,交到司徒锦手上的同时,用PPT进行了一场更加完善的讲解。
做完这一切的时候,刚好到三十分钟,老杜和小白两个人就躲在会议室门口,见司徒锦起身要走,老杜立刻迎上:“过门是客,不如司徒先生就留在我们这里吃完饭再走?我这正在煲小米粥呢!”
老杜说的是中文,向天歌害怕司徒锦听不懂,也害怕他会因为觉得老杜烦人而临时做出什么决定。
还来不及往前奔,司徒锦已经用中文回道:“好的。”
等到热乎乎的小米粥上桌,再配上老杜自调的几个凉菜,以及上午就做好的葱油饼,向天歌的表情简直不能仅仅用忧愁来形容。
老杜热情地招呼着司徒锦,一会儿帮他夹菜,一会儿帮他盛粥,向天歌都快崩溃死了,一个意大利华人,怎么会懂得吃这些东西?
“过去我外婆还在世的时候,时不时就会给我做些家乡的食物,她说不管什么地方的小米,都没有家乡的好吃,尤其是刚刚烹煮好的小米,表面那层浓浓的米油,她说那是最滋养人的东西。我今天吃得很饱,也很开心,谢谢招待。”
简直流利到家的中文。
向天歌刚刚喝了一口小米粥,碗和筷子都还拿在手里,已经转头看着坐在对面,西装革履又动作优雅的男人,熟练地使用完中国餐具以后,将它们放下,并对主人表示感谢。
老杜笑呵呵地让司徒锦常来,又说除了这些吃的以外,他还会做麻食,以及饸烙。
司徒锦礼貌地表示感谢,然后才从杂志社里出来。
向天歌独自一人前去送他,还没走到马路边时已经有些绝望。
因为正在修路,最近的公交站被撤了,前面又已封路,司徒锦和他的司机是绕了很大一圈才将车子开过来以后,停在马路边的。
司机远远看见司徒锦过来,立刻从驾驶室里走出,到后座的车门前把门打开。
上车以前司徒锦回头,“你不是喜欢抓住一切时机跟我说话,怎么现有机会却不说了?”
这句话是中文。
“你明明听得懂中文,为什么在秀场的时候,还要假装听不懂?”
“我只认识六百多个汉字,你说的很多专业术语,我确实是听不太懂。但是,老杜做的葱油饼是真的好吃,为了表示礼貌和感谢,我觉得我应该同他说中文。”
“你其实可以不必大老远地过来,你也看到了,这样的穷乡僻壤不适合你这样的人来。”向天歌已经丧气到了极点。
“唔……这里环境清幽。”
“我明白《真爱》和《Mamour》的差距在哪里,以前还在《Mamour》的时候,我经常会觉得压人一头,现在到了《真爱》……刚才的环境你也看到了,我们的人员和条件都有限,所以十分需要像Giovanna-Le这样的大牌,帮我们重新定位,并在行业内一炮打响。”
“我不觉得你们的环境有什么问题,在国外的很多公司,从老板到员工也就几个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生产好的创意以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