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
“啊?”助手大概是觉得赵媛松的要求太凶残了,于是怯怯地问了一句:“是要将整个天花板拆下来吗?”
“不。”赵媛松才刚回复了一个字,市场部的人便打电话过来跟她确认一些事情,她处理好以后再打开聊天窗口继续回复道:“当然我不是,我想让你将其中一块取下来,然后帮我看看那个天花板是实心水泥做的,还是只是一堆铁架而已。如果是铁架的话,那就跟她再砍价,大约砍掉原价的三分之一,因为这种天花板雨天容易漏水,而且隔热功能也不好。如果他不同意的话,你再到附近找找有没有好一点的场地。”
赵媛松把信息发出去以后,助手迟迟没有回复,她准备继续问一下具体情况时,才发现自己把信息错发给了彭泽令。信息已经无法撤回,而彭泽令也作出了回应:“我们还需要考虑场地问题吗?”
赵媛松只好解释道:“不,这是另外一个项目的,刚才信息有点多,我一下子将别的东西发到你这里了。”
“你有负责过工程项目吗?”彭泽令突然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
“没有,只是之前在乡下避难的那段时间里,经常能看到邻居在盖房子。他家不是很有钱,都是靠大儿子打工寄回来的钱一层一层地盖上去,仅仅三层就已经盖了都有好些年了。后来钱不怎么够,在最高层的天花板里偷工减料,凑合着就把房子盖出来了。我有时候会好奇跑过去看,那些老师傅也会教我分辨房子好坏,还有怎么节省建筑成本,我多少也跟着学了点,有些还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赵媛松末了还补了一句:“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挺感激那段日子,不像以前那样整天装腔作势,倒学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
“嗯,我也感觉你成长了很多。”彭泽令回应道。
“这还不是拜你所赐。”赵媛松想想还是删掉了这句话,把它换成了“感恩所遇到的一切”。她看到彭泽令也是删除了一大段话,估计他是想道歉,又或者想说点褒奖的话,最后却打出了这么一句话:“那个……叉烧在我这……”
赵媛松听得一头雾水:“什么叉烧?”
“就是……你的干女儿。”彭泽令花了好几分钟才把这句剪短的话发出来,赵媛松觉得又气又好笑:“她不是叉烧,她叫又晓,是我取自晏殊《渔家傲》中的诗句‘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有重见光明的寓意。她怎么会在你那里?你打算什么时候还回去?”
“我也不知道,今天突然有人把她送到我这里,还留了一张纸条,上面的字迹很潦草,连她的名字也没写清楚,你先看一下。”彭泽令的语气里透露着一丝无奈,他将纸条拍下来发给她。赵媛松认得那是单亲妈妈的字迹,上面的内容大概是她要嫁人了,带着一个拖油瓶不方便,想着彭泽令也许会喜欢这个孩子,于是便先将孩子送过来。如果他不想要,把小孩子送回去给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