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心态
罗布乐多2018-11-04 20:592,060

  “叶经理,你看这些文件都归档了,我周五学校要组织一场演讲,就不再过来了能行么?”

  有余江流的交情在,彭淮真在叶家的公司找了个勤工俭学岗位,叶泽臣交待了他些规整文件档案的活计,主要是给叶泽臣的专职秘书打打杂,活儿不多,所得却能勉强支撑彭淮真在京城上大学的生活费。

  这些活计大都并不紧急,所以不需要彭淮真固定时间到公司点卯,一般他有事只要说一声,叶泽臣多会应允。

  叶泽臣最近忙于一桩生意,正趴在办公桌上在亲自修改秘书提交上来的合同,头也不抬的说道,“我看你们学校经济系很是活跃嘛,你最近也忙得很了,报纸上都登了,这次去演讲的是那个什么……徐……”

  彭淮真见叶泽臣也有些兴趣,带着点兴奋马上接口道,“是徐宏敏先生,我们教授说是好不容易邀请到的留洋归国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很有研究,他的一些主张不但在学术界,就是对当局的经济政策都有影响呢,你要是感兴趣,我可以早点去,帮你也留个位置。”

  “不需要麻烦你了,如果有空的话,我也想去听听,只是这手里边的事恐怕一时间也处理不完,这跟洋行签合同就是这样,丁是丁卯是卯,合同书上一个字都不能错的,被外国人合同陷阱坑了的人也不少,孙秘书拟定草稿我还得再过一遍。”

  “那可就有些遗憾了,毕竟机会难得,报纸上也说徐先生这场演讲完了就要到上海政府任职的,他是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给我们演讲,也不知道有没有这个荣幸跟徐先生交流交流,以后……”

  彭淮真一边整理手中的文件,一边有些神往。

  “这个人我倒是知道一些,他跟我是校友,导师不同,早年在英国的时候就有些名气了,虽然没听过他的正式演讲,此人我在方先生家的沙龙却是见过的,当时还互相寒暄过几句。他的著作我看过几本,尤其是细看过这位的博士论文,此人长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鼓吹的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相反的是对本国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了解有些不足。我觉得对你们学生而言,这些所谓学者的观点,也不能尽信,你若对学术研究有兴趣,不妨多看几本不同学派的代表性著作,再经过自己的思考,总能有些收获。”

  叶泽臣本身的也是经济学博士,跟彭淮真是同一专业,于是笑着指点了他几句。

  叶泽臣的话本没有什么,听到彭淮真的耳朵里,却使得他刚才兴致勃勃的劲头低落了许多。

  彭淮真此刻心想,叶泽臣说的方先生,恐怕就是他们经济学系副院长方教授吧?

  方先生家的沙龙,那是学院内十分有名的,许多副教授都不一定能获得邀请,叶泽臣说起它来却是如此的随意。

  彭淮真又忍不住联想,叶泽臣刚才的话是不是在暗喻自己的盲从与肤浅,又或者说自己在叶泽臣的眼中,就永远是小门小户出身的、见识有限的可以被人随便蛊惑的,没有自己思想的小人物……

  入学京城大学,对彭淮真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顶层的大门,宽敞明朗的教室就是他梦寐以求的殿堂,在这里,那些出现在报纸上的名人、甚至政府的高官,都对他们这些学生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谦虚的、包容的风度。

  当这些人笑着说一句,“同学,你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的时候,彭淮真觉得,这人说话的时候,眼睛看着的就是自己,于是他总是面红筋胀的跃跃欲试,积极的与这些高高在上的人物进行交流。

  这一刻,他身后没有做着帮佣的母亲,也没有瘫痪在床的父亲,更没有筹措学费时卑微,在同学们钦佩的目光下,他仿佛成了能与这些大人物分庭抗礼的人。

  所以,彭淮真对校内各类人物的演讲,尤其是大人物的演讲,都是十分热衷的,基本是场场不落,有半点儿机会他都能抓住与这些人侃侃而谈,这让他在经济学院也有了些名气。

  然而,在叶泽臣这里,甚至在梅唯之的面前,一种莫名的不自在总是如蔓藤一样缠绕着年轻的彭淮真,使他倍感难受。

  叶泽臣出身名门、家产丰厚,自身又知识广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梅唯之衣食无忧,一心向学,这两人,与他从来都不在同一个阶层之中。

  他以为,梅唯之这样的人的求学之路,没有自己这样沉重的负担,甚至可以说,读书求学于自己根本就是一种捷径,一种手段而已。

  更重要的是,梅家为他求学提供了资助,叶泽臣为他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这两人都算得上是他的恩人,虽然从来没有提及个这个话题,但是在这两人面前,彭淮真的内心都夹杂着一种混合了羡慕、嫉妒、不甘、自卑等等的情绪。

  虽然不想承认,可是彭淮真深深的觉得,在这两人面前,自己恐怕背负了原始的债务。

  于是在这种敏感的心态之下,叶泽臣的一句哪怕再平常不过的话,或者是梅唯之因为学业繁忙对他邀请的拒绝,都会触动彭淮真最为敏感的那一条神经。

  “对学术研究感兴趣?”

  彭淮真在心里不由得问道,“我只能做做埋首案头的书呆子么?”

  想到这里,彭淮真握紧了自己的拳头,看着趴在办公桌上的叶泽臣,最后的目光落在叶泽臣那块精美的瑞士腕表上。

  彭淮真自嘲的看了一眼自己光秃秃的一双手,这就是他和叶泽臣的差别吧。

  叶泽臣一直低头修改合同,他并没有注意到彭淮真是什么时候走的。

  多年以后,叶泽臣才在彭淮真的身上,真正体验到了“恩大成仇”这四个字的含义。

继续阅读:第三十七章 上门生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医路弦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