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临川乡现状
逆风而动2017-08-03 15:553,176

  回到临川乡已经一个星期的时间了,让张顺意外的是这一个星期里,居然什么事都没有,整天就是吃饭喝酒,今天这个请一顿,明天那个请一顿。

  一个星期的时间没有间断,中午喝完晚上喝,晚上喝完第二天接着喝,几乎临川乡乡政府里所有的头头儿们和各个村里的村干部都把他请了一个遍。

  可是,正事却是一下件没有!

  以前在上寨乡的时候,虽然也有人隔三差五地请他吃饭,但至少,还是有不少事要干的。而且,那些请他吃饭的村干部们,多数都是想着求他办事,请他吃饭也是有目的。

  刚回临川乡的时候,张顺也是这么认为,认为这些人请他吃饭,也是有目的的。可是几天下来,这些请他吃饭的人,却是谁也没有再找过他,除了在饭桌上说了两句“以后请张书记多照顾”之类的话,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音信。

  刚到上寨乡的时候,他是副乡长,对乡里的情况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开始的那几天里,他没什么事可干,这都是正常的。

  可是现在在临川乡可就不一样了,他可是乡党委书记啊,名符其实的一把手,怎么可能什么事都没,一个星期下来,天天除了喝酒就是喝酒?

  当然,张顺之所以会急躁,也是因为以前在上寨乡的时候形成的习惯。

  在上寨乡的时候,每天都有那么事,几乎没有闲着过。这一到了临川乡,什么事都没有了,他怎么习惯得了?

  不过,急躁归急躁,但张顺也不是那种没事找事的人。毕竟自己刚临川乡,就算是乡里的一把手,也要先熟悉一下情况不是?

  何况,他以前当村长也好,副乡长也好,就算是后来这半年的代理乡长也好,但对于党委这一块,确实是了解不太多,具体有哪些工作,他也不太清楚,还要慢慢去熟悉。因此,这事也急不来。

  既然有了这样的打算,张顺也就不急了,也就放心地吃吃喝喝了,同时在一边吃吃喝喝中,一边了解临川乡的具体情况。

  虽然他是小河村出来,但毕竟只限于小河村,临川乡其他村的情况,他就不是那么了解了。

  到现在为止,张顺只知道临川乡有九个村,各个村的村长和村支书也算都熟悉了。再具体的情况,就是知道小河村全村大约有两千多人,现在是全乡最富的村,当然,是因为华腾把度假村建在那里的原因。

  在度假村建立之前,陈家庄是临川乡最富的村,原因就是村里有个土财主,也就是陈二胖子家。

  当然,陈家庄这种富有只是相对的,毕竟陈二胖子家再有钱,也不可能把自己家的钱拿出来分给其他的村民。只不过,每年孝敬村委会一点,还是必要。

  正因为这个原因,陈家庄的情况是,村里富,但老百姓们却很穷。

  而因为陈二胖子家每年给村委会上不少的供,乡里也能分到一点,所以陈家庄的村长和村支书,向来是陈家人担任的。如今的这一任,更是村长与村支书集于一身,也就是陈二胖子伯父,陈卫家。

  除了小河村和陈家庄,现在整个临川乡里,情况好一点的就是薛公庙村和临河村了。薛公庙村就是乡长薛勇的出生地,而临河村,就是临川乡乡政府所在的村子。

  据说,最近几年上边有一个新政策,对于乡政府或镇政府所在的村子,要取消村级编制,以后统称为“乡里”或者“镇上”。

  只不过,这种政策在推行上遇到了一些困难。

  其实,这事说起来,也不是什么难理解的事。取消村级编制,归乡里直接管理,那村长和村支书怎么办?直接裁撤?显然不行。

  虽然一个村里最多不过就三个干部:村长,村支书,再加一个会计。但一个县十几个乡镇,一个市有十几个县,一个省又有十来个市,而全国又有二三十个省,这样算下来,这可就是几十万人的一个大群体啊!

  一下子裁撤几十万人,而且还都是下边村里的直接领导人,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即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件小事。

  况且,这些村长村支书虽然官不大,但村长跟乡长是直接关联在一起的,有的,还和县长市长有些关系,而乡长,同样也是跟上边很多人的关系。

  这样算下来,涉及到的人可能就是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而且,牵来牵去,到最后,说不定还会牵出几位省部级的大员!

  这样一折腾,可就要乱了。

  因此,直接裁撤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那么既然不能直接裁撤,就要想办法给这批人安排后跑。

  可是,后路该怎么安排呢?

  把他们调任到其他村?这点显然也是行不通的。

  一来,现在各个村的村长和村支书现在都干得好好的,你把这个人调过去,原来的人怎么办?那还不得打起来!

  二来,村长和村支书向来是村民们自己选出来,尤其是村长。村支书的话,因为是管党政这一块的,所以有些个别情况,也会有上边下派的时候,但却并不多。

  因为村长直接管理一个村子,直接跟村民接触,所以最好是选自己村里的人,这样以后跟村民们接触起来的时候,又方便又省事,也很少会闹出什么茅盾冲突。

  可是如果把一个外村的人放到村里当村长,那乐子可就大了。村长跟村民们想到之间不了解,村长不知道该怎么开民工作,村民们也不服村长的管理,那这个村子还怎么管?

  所以,把这些裁撤下去的村长和村支书记安排到其他村子的事,也不靠谱。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了:把他们安排在乡政府里。

  可是,这样的安排,也有些不太妥当。

  从这些被解除职务的村长村支书们的角度来看,人家一个村干部原来当得好好的,一下子把人家的村子吞并了,把人家的职务解除了,把人家的权力收回了,人家心里肯定会憋着一股子火。

  所以,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就要在乡政府里给他们安排个有些实权的职位,不然的话,随便安排一个闲职,每个月领那么点工资,那根打入冷宫有什么区别?还不如直接裁撤了。

  可是,乡政府里有实权的职位就那么好安排吗?那些位置,可是有不少人在盯着呢!往往上一任还没退下去,下一任就已经把路给铺好了。别人想突然插进去,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何况,就算能硬把他们插进去,可其他那些村长和村支书们会怎么想,怎么看?

  原来他们和自己一样,都是村长,虽然他们是乡政府所在村的村长,可能会比自己多得点好处,可是从级别上来说,大家毕竟是一样的。

  可是现在呢,这一撤村,他们却得了好处,在乡政府里捞了个实权职位!其他那些村长看到,心里能平衡吗?

  这样一来的话,就会牵扯出更多的人,把局势搅得更乱。

  因此,“撤村归乡”这件事只能暂时搁浅,等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后再处理。

  除了上述的这四个村之外,临川乡的其他五个村都算是比较穷的,整体水平在宁远县的平均水平以下,当然,比张顺去之前的上寨乡还是要好一点的。

  因此,临川乡的整体水平,在宁远县来说,算是比较差的乡镇,但却不是最差的。即便现在上寨乡一举超过了其他好几个乡镇,临川乡也不是垫底的那一个。

  了解清楚这些情况,大概用了张顺十天的时间。当然,这十天里他也不是天天在喝酒,除了开始的那几天之外,后来这几天请他喝酒的人也就渐渐少了,有时候一天一顿,有时候两天一顿。这期间,张顺还专门抽出时间,回了小河村一趟。

  虽然现在回了临川乡,离小河村已经很近了,但张顺依然没有回小河村住,而是选择继续住在乡政府里。原因很简单,他们家的房子已经塌了,村里已经没有他住的地方。

  虽然金玲在学校里给他安排了一个房间,以前张顺回小河村的时候,也都是住在那里的。不过,以前张顺回小河村,一般都是在过年的时候,而过年的时候,学校里早已经放了假,他住在里边,也没觉得怎么样。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回了临川乡,以后就要在这里常住了,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住个三天五天的就走。但现在学校里住的大多都是女老师,除了最开始的金玲和李莹之外,现在县教育又给派来了几个人,不过,大多都是女的,仅有的两个男老师,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再有两年也要退休了。

  因此,在学校里住着的,现在主要是那批女老师们。

  这么多女老师住在学校里,如果只是那两个男老师,也就罢了,毕竟那两个老家伙,老得牙都快掉光了,就算有心干点什么,也没那个力气了。

继续阅读:第三百八十七章 架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天生邪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