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请你吃汤圆
上弦乐2017-08-15 11:363,184

  “那你为什么想吃汤圆啊?”秦小凡还是觉得很奇怪。

  “没有原因,就是喜欢吃汤圆。而且我只喜欢吃汤圆。”

  “真的没有原因?你就不想给我讲讲你的故事么?”

  “那就等你请我吃的时候再讲给你好了啊。”殷素素在这话里好像藏了话一样,让秦小凡觉得殷素素这是在崔自己赶快请她吃饭。

  “那就现在好了,走吧,反正你的会也都已经不开了。”秦小凡拉着殷素素就走,不给她丝毫的反驳机会。

  “不行啊,楼上的人都还等着我呢。”殷素素推搡着。

  “那就让他们都等着吧。你要是再乱动我就抱着你去了。”秦小凡威胁道。

  殷素素这才变乖了。到了一家卖甜品的小店,秦小凡点了各种口味的汤圆来。可殷素素似乎只喜欢吃最传统的黑芝麻味的。其他的一点儿都没有动,也就是红豆味的喝了一点儿汤。

  秦小凡查了汤圆的讲究,突然看到关于汤圆的一个故事,于是便问道:“你知道汤圆的寓意么?”

  “不知道啊,”殷素素好像有一点儿错愕,看样子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它有什么寓意啊?”

  “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在阳春三月,化为一位卖汤圆的老翁于西湖边叫卖。这时许仙恰巧走过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个汤圆滚落西湖,被白蛇吞了。于是白蛇成仙,化而为人,与许仙结为夫妇。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另一种传说,1912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做了大总统,他一心想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一天到晚提心吊胆的。因为“元”和“袁”、“宵”与“消”是同音的,“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袁世凯就下令把元宵改为汤圆。这便是传说中汤圆名称的来历。”

  秦小凡说完,看着殷素素问道:“你知不知道这汤圆里面还有爱情故事?”

  殷素素听完都已经害羞的差点儿要把头埋在汤圆碗里了,很久以后才说道:“我是听说过,我不想说谎。”

  “那跟我说的一样么?”秦小凡问道。

  “差不多吧,我听的就是那第一个故事。是我奶奶给我讲的。”殷素素抬起头来,面色红润。

  “我奶奶说: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叫东方朔的人,个子很矮,他不仅足智多谋,风趣滑稽,而且还心地善良。

  宫女不管是谁触犯了汉武帝,当皇帝怪罪时,他总上前讲情,因此,宫女都对他非常敬爱。

  那年腊月,下了几天雪。东方朔去御花园折梅花。刚进园门,见一个宫女正泪流满面地向御井扑去,他慌忙上前拦救。

  这宫女叫元宵,家住在长安西北山上,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小妹妹。

  自把她选进宫来,每逢年底岁首,她思念亲人,心如刀绞。这几日风寒雪大,她不由又想起了父母、小妹妹在家的艰辛,心想:既然不能与父母一起生活,倒不如一死。便来投井。

  东方朔听了元宵的诉说。便安慰了一番,劝解了一阵,答应想办法让她与父母、小妹妹见面团聚。

  东方朔从元宵的身世,想到宫女姐妹都有一肚子思亲恋眷的惆怅,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

  这一天,他来到西北山元宵的家里,如此这般地安排了一阵,就返回长安大街卖起卦来。有人认识东方朔,知道他识天文,通阴阳,都争着占卜求卦,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卦条签语。

  人们非常惊慌,纷纷求问解脱的办法。东方朔神秘地说:“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到城西北十里铺大道口等候。

  天黑下来时,从西北方向会过来一位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她就是奉旨火烧长安的火神君。见到她后,父老们要跪在地上拦路哭求,方可全城得救。”

  人们听了东方朔的话,信以为真,暗暗互相串连。等到夏历正月十三下午,城里的白胡子老人们都手拄拐杖来到十里铺等候。天刚擦黑,果然从西北方向过来一位骑粉色银驴的红衣姑娘,父老们一拥而上,苦苦哀求。

  那姑娘望着悲哀不止的父老们说:“我是领了玉帝的旨意来办事的,火烧长安时玉皇大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要是没火,就是我的罪了。

  既承父老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你们可送到人王地主那里,让他们想办法吧。”说完,扔出一张偈语,回身走了。

  后来,老人们把这事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望望偈语,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

  汉武帝念着念着,吓得满头大汗,忙向足智多谋的东方朔求教。东方朔说;“听说火神君也爱吃汤圆,我看,十五的晚上可让全城臣民都做汤圆供奉,虔诚祷告,求火神君高抬贵手。

  再传谕京都臣民一齐动手做灯,十六晚上,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满城点放焰火鞭炮

  。届时,满城通红,火球横飞,必能唬住在南天门观望的玉帝。再把京都四门大开,让城外的庶民百姓进城观灯。

  皇上、妃子、宫娥彩女,三三五五出宫去街上观灯,混杂在乡下来的那些不在劫的人中,会沾他们的光,蒙他们的福,免去灾难。另外,神仙也知元宵的汤圆做的好,可让元宵手提大宫灯,把元宵的名字写上,在前开道,我手端汤圆跟在后边,穿大街走小巷,虔诚敬奉云游在长安上空的火神君,定会使她心软下来的。”

  汉武帝一听,心中大喜,就传旨按着东方朔的办法行事。

  正月十六,日坠西山,长安城里张灯结彩,乡下的百姓得了消息也都陆陆续续进城观灯。汉武帝脱去龙袍,换上便服,在几个近臣的保护下走上大街。

  娘娘贵妃,宫娥彩女,也三五成群地离开了皇宫。整个长安城,灯火通明,火球横飞,焰火满天,好看极了。

  元宵的妹妹领着父母也来长安观灯,当她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姐,元宵姐。”

  元宵听到喊声,来到父母跟前,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闹了一夜灯火,长安京都安然无事,汉武帝大喜,第二年正月十五照样让元宵做汤圆供奉火神君,十六晚上照样全城挂灯放焰火,相传为习。

  年年如此。因十五上供的汤圆是元宵做的,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把这一天叫“元宵节”。这就是现在的十五过元宵,十六闹花灯的由来。

  于是,人们就开始模仿狮子的吼声造了一个锣,模仿老虎的啸声造了一个镲,模仿豹子的叫声造了一个鼓,模仿凤凰的鸣声造了一个笛子。

  每当逢年过节,飞禽走兽蜂拥而来的时候,大家就拿出锣、镲、鼓、笛子来,吹吹打打,又蹦又跳,一直闹到天亮。

  飞禽走兽远远一听,认为自己又闯入了狮子、老虎、豹子和风凰的地盘,无不吓得狼狈逃窜。

  后来,一代代传下来,就成了一种习俗,这就是正月十五闹社火。”

  殷素素讲着故事,秦小凡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她那嫩嘟嘟的小嘴上面。那小嘴粉嫩,殷素素的脸又很水润,让秦小凡有一种想马上吻上去的冲动。

  “你知道接吻的味道么?”秦小凡还没等殷素素说完就问道。

  “啊?”殷素素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毕竟这话是不可以误解的。

  “没事儿。”秦小凡想了想,决定不说了。

  “哦。”殷素素虽然觉得自己可能是听错了,但是内心多少还有些惋惜。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秦小凡看到了殷素素的表情,突然的黯然,这让他觉得自己的估计没错,于是决定主动出击。

继续阅读:第213章 夺走她的初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超级主播系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