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太太,身高约 1.55, 小脸,说话细声细气,瘦削的肩膀,细细的胳膊。
她挽着小刘的胳膊,一副幸福甜蜜的样子。
小刘向林晓介绍了他太太。林晓有些诧异,小刘说的河东狮吼,与面前这位,联系不上呀!
小刘和太太去看房,最近房子不好卖,房地产商在会展中心举行住房交易会,这次去,可以看到大部分的楼盘,交易会期间签约的话,市政府承诺,给两个入户指标。
他们看了北区的房子,楼盘标注,提供一个重点小学学位,不过,房价也是杠杠的,学区房,什么时候,身价都不菲呀。小刘和刘太太算了算首付款,还差老大一截,只能爱在心中不出手了。
然后拿了10几家的开发商联系电话,决定去每一家看看,最后定下一套。小刘公司的潘工也要买房,听说小刘要去看房,叫上潘太太,四个人开始了看房大行动。
他们看了第一家,交通不是很便利,周围很多简易工棚,估计以后这一片会建很多商品房,先入住的住户,会生活在工地的噪音中。
另外一家,在马路边上,四周都是商铺,马路很窄,很嘈杂,感觉不好。
有一个楼盘,很漂亮,也很清净,但旁边配套的小学,建在一片农田中间, 那所小学,看起来很普通。
事后,他们才知道,上面几家楼盘,配套的学校都是省一级重点小学,那家农田中央的小学,也是省一级重点小学,择校费,都要好几万。他们后悔得肠子都青了,但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卖呀。
潘工只要有时间,就骑着他的摩托车,四处看房。
在他的带动下,贾工也加入到买房的队伍。
小刘,潘工,贾工,几乎把城区的各个角落都走遍了。
有一次,他们看中了一个单元的三套房,晚上,三人站在那个单元处,听汽车,摩托车的噪音,发现太吵了,立刻否决掉。
买一套心仪的房子,真不容易呢!
潘工骑着摩托车路过市政府附近,听到打桩的声音,忙打听,是哪家开发商,售楼部在哪里?
市政府附近,治安肯定一流,附近有图书馆,科学馆,博物馆,两家三甲医院,两所小学,三所幼儿园,配套不错,很吸引人。
那天下午,他和潘太太专程请假,到开发商的售楼部,看房屋模型图,正好开发商的一位副总林总在场。林总说,你们很有眼光,这个楼盘的升值空间很大,估计一开盘就会被抢购一空。目前是楼花阶段,可挑选的房屋很多,户型朝向任选。
林总指着宣传图片说,你看,附近的教育资源那么丰富,幼儿园到小学,一个都不少。
潘太太问,以后,我们的小孩,真的,可以到马路对面去上学吗?
林总想都不想,就说,距离那么近,去对面上学,那是肯定的,还用问?
潘太太看到同事的孩子在好几公里外读书,同事每天得很早起来送孩子上学,大人小孩都累。她想买一套离学校近一点的房子。
她还是有疑问,买了这个楼盘,孩子是否真的能到对面学校上学。
她问林总,你可不可以写个条子,说明,以后,这个小区的小孩,一定能在对面上学。
林总问,你的小孩多大。
潘太太红了脸,说,还没有小孩。
林总说,如是明年就上学的话,我可以帮你想办法。
到你小孩上学,还有好多年,学校归教育系统管,以后政策怎么变,不由我们开发商说了算。
潘太太想想,林总说得有道理。就不纠结小孩上学的事了。
她和潘工选了一套 120 多平方米的房子,南北朝向,在小区正中央,二楼和六楼的价格要便宜 500 元一平方米,她选了二楼。
潘工问林总,二楼有一个风险,楼上的下水道堵塞,也会影响到二楼,废水等可能会倒灌到二楼。
林总说,这个不用担心,以前修的房子,下水道很细,稍微大一点的东西掉进去,就堵了。现在的下水管道很粗,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
林总夸潘工夫妇很有眼光,选的房子位置户型,朝向,面积都不错。
林总还特地说了,这个小区的房屋,面积都在 100 平方木以上,未来的住户,都会以自住为主,极少用于出租。小区的治安,会很好,房屋升值空间也大。
他拿出他们开发管理的其他楼盘图片,说,这些楼盘都快 10年楼龄了,你看,外墙如新房一样,小区里面的设施也整整齐齐,楼梯,扶手,电梯,看起来都如新的一样。
潘工夫妇说,他们去看过这些小区,才决定过来看房的。
潘太太说,价格贵了些,要是能便宜些的话,她还有两位朋友要来买房。
林总一听,说,那我给你优惠点,每一平方米便宜 100元。潘太摇摇头,说,再优惠 100元,潘太太是讲价高手,也是讲价爱好者,她无论买什么东西,都要讲讲价,便宜几分钱都好。潘工没少说她,有时,她正讲得带劲,潘工已经把钱付了,她就很生气,好几个小时不理潘工。
林总笑了笑说,不能再优惠了,买楼花,打 98 折,然后每平方米还优惠 100元,已经很优惠了。
潘太说,每平方米优惠 180元。
林总说,这样,一人让一步,每平方米优惠 150元。
林总还说,旧业主介绍新业主买房的话,每介绍成功一套,送 3000 元。
潘工想,如那两位买房的话,送的 3000元,分别给小刘和贾工,自己不要了。这钱,够他们俩装修厕所了。
隔天,小刘和贾工打电话给林总,约好时间到售楼部见面,两人很爽快,各自选了一套 110平方米的房子,价格方面,他们说要同潘工的购房价一样,98 折,每一平方米额外优惠 150元,外加 3000元优惠,潘工让给他们的。
林总心中直埋怨潘工,介绍人来买房也就罢了,还要把底价都告诉人,给那么优惠给潘工,是想着他可以介绍新业主过来。
林总动员潘工他们三人,各买一个车位,他们直摇头,我供这套房子都很吃力,哪里还有钱买小轿车。几年后,他们三人收入越来越多,买了车,没有停车位,有时不得不停在小区外面,被警察贴了“牛肉干。”他们才开始后悔。
最令他们后悔的是,附近的教学资源,与他们小区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临到他们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才知道,马路对面是东区,他们住房属于中心城区,教育局明文规定,不允许跨区抢生源,他们的孩子,得到几公里外的地方上小学。
潘太太一边埋怨,一边天不亮就起床,拎着孩子披星戴月,往学校赶。
附近配套的菜场,是他们所在城市排名第二贵的菜场。
潘太太天天心疼她的钱包,又被“打劫”了。
好在,买房时,潘太太也去了,要不,潘太太会把潘工的耳朵念起老茧。
不过,他们买的房,升值升得不错,潘太太数着纸上的富贵,又开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