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一方面抓紧佐藤公司的产品报价,统管销售部门的工作,同时也在为佐藤公司做投资规划书。
他将投资规划书分成预计的投资规模,订单规模,厂房面积,厂房租金,设备和装修成本,人员工资,水电费,税金,可能有的风险,风险的规避途径,投资本金回收的时间。利润的分配等等。
关于风险,他提到购买财产保险规避火灾,盗窃等风险。
李文预测,未来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会上升,建议未来,将企业搬迁到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人民币会升值这一项,他没有预测到。
李文建议投资者买地皮自建厂房。
佐藤拿着中英文版本的投资规划书,边看边点头,李文想得还比较全面。
佐藤把投资规划书递给司婷,司婷对买地皮自建厂房这一条提出不同意见。一是前期投资太大,另一方面是如有其他风险,不容易撤退。
说到其他方面的风险,李文看着佐藤,说公司最好注册为港资企业或是中港合资企业,这样风险小些。
司婷感激地看了李文一眼,说,还是你想得周全。
佐藤问,为什么?
司婷说,我回头慢慢给你说。
投资规划书给了佐藤夫妇后,他们迟迟没有下文。
原来,他们把投资计划书发给了木子,木子从银行家的思路,把投资计划书做了细致的调整。
木子提出,他决定出资前,要到广东考查,最好能参观同类型的工厂。
李文向余霄反馈,香港佐藤公司的日本客户木子要参观工厂,余霄反对,香港佐藤公司没有在颖爸公司下单,怎么能参观工厂呢?
隔天,李文看着余霄心情大好,拿着佐藤公司的新款设计图,反应如公司有产能的话,这个客户完全可以下单给公司。李文没敢说,佐藤公司已经在外发厂出了两个柜的订单。余霄沉思一下,说,既然这样,可以带他们看厂,但不能拍照。
木子从日本直飞广州,再从广州搭的士到颖爸公司。
李文和佐藤夫妇都在等木子,原预计木子下午 2:30 可以到公司,正好是颖爸工厂的下午上班时候,立刻就可以参观工厂。
但他们左等右等,等到了下午 5:00, 木子还没有到厂,直到晚上 8:00, 的士司机车着木子到了颖爸工厂。
原来出租车司机不熟路,把木子车去了江门,然后在江门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广州,再从广州到颖爸公司。全程花了近 9 个多小时候,付了近 1000元的的士费。
木子问,的士费贵不贵,李文说,按搭车的时间来算,不贵。
司婷和佐藤对李文说,我们俩陪木子去酒店,你先下班,明天我们再来参观工厂。
第二天,木子参观工厂时,一言不发,把工厂的每个角落,每个工序都仔仔细细看了个遍。
参观完工厂,佐藤夫妇同木子一道回香港。
木子谈了他的看法,目前阶段,投资制造业,是有利可图的事情,但不建议把规模做得太大。他分析,先投资小型企业,一家公司从小开始,逐渐做大,员工越来越看到希望,士气高涨。如一开始就做成大企业,如遇到市场萎缩等情况,不得不减少规模,公司变成小企业,员工士气必然会受到打击,公司走下坡路的概率非常大,公司的银行信用,也会受到损伤。小的订单,留在本厂做。超级大的订单,通过香港佐藤公司交给其他工厂制作,接受订单的工厂,在管理,资金,人力等等各方面投入巨大精力,把这样的混乱留给他们,我们只需赚取销售利润,就吃得饱饱的了。关于工厂的采购人员,半年换一次人,以免采购与供应商勾结,发生吃回扣等事情。
过了一段时间,佐藤夫妇同李文谈,希望能请李文太太吃餐饭,他们想了解投资人的家庭成员。
李文太太如约到酒楼与他们见面。
李文的太太是大学老师,斯文,话不多。
佐藤觉得,找李文做国内的投资伙伴,确实不错。
司婷想,佐藤的太太话不多,应该是城府比较深的人,李文会受到她太太很深的影响。要小心。
佐藤夫妇委托李文寻找合适的厂房,面积在 2000平方米左右,和协助办理租厂房等相关手续。
李文想得更长远,租了厂房后,还会涉及到公司注册环节,得与厂房所在地政府打交道,不如租厂房这个环节,就与政府建立联系。
他去各个区政府外事办,同负责人讲了有一位香港的客户要在本地办企业,需要厂房,问他们有没有合适的厂房推荐,请教他们下一步开办港资企业需要办的手续。
李文拿着政府给的厂房业主联系资料,约上佐藤一起去看厂房,租厂房是大事,他希望佐藤能参与和做决定。
每到一处厂房,佐藤都拿出指南针,在纸上标注好厂房的地理位置,周围的标志性建筑。起初,李文对佐藤的做法,有点不理解。
佐藤看出他的疑虑,说,他以前在企业负责中东国家的石油等产品的采购工作,他去的地方,位置标识很不规范,他得通过这种画图的方式,记录下地理位置,下一次和其他同事一起去的时候,才不会迷路。
李文心想,最近看的好几处厂房,位置标识也非常不规范,佐藤的做法,确实是个好办法。
接连看了好几家,厂房面积都偏大,要不就是楼层和货梯的设计不合理。
2000平方米左右,合要求的厂房,还真不好找。
李文又去了另一个区政府,该政府负责外事的工作人员先说了本片区的工业规划,优先高科技企业。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通常要雇佣很多工人,容易出现劳资纠纷,治安等安全隐患多,本区域的思路是限制进入。
李文想,佐藤拟投资的工厂,得提升自动化水平,尽量少雇佣工人。
李文到另一家区政府拜访,那边政府的工作人员说,正好业主有一幢新厂房要分租,他帮李文联系好看厂房的时间。
李文和佐藤看到那幢厂房,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分租的楼层,二楼正好满足要求,面积1500平方米,大小也合适,室内采光非常好。李文问了租金,佐藤说,同司婷商量一下,再定。
佐藤他们刚走,司婷在朋友的带领下,也到了这幢厂房,她看完楼层,采光,面积后,打电话给李文和佐藤,说找了合适的厂房,请他们来看看。
李文佐藤赶到一看,哈哈,这不就是刚看过的那幢厂房吗?
司婷说,这么巧。佐藤说,这是缘分,就如当初遇见李文。
带他们看厂房的人说,业主出国了,下周回来,一回来就联系他们签租房合同。
签租房合同那天,李文和司婷仔细看了租房协议,司婷提出,特殊情况,如当地发生特殊情况,将请业主代为管理厂房内设施,恢复正常后,承租方将回来继续经营。业主说,可以,将这条加上去。
李文提出,如业主卖厂房的话,承租人将有优先购买权。另外,承租人不买的话,购买方要保证原有的租约继续有效。
业主说,他还真有卖厂房的打算,他买了好多地,其他的地块,都等着钱开建,他的计划是,建好的厂房,先出租,带租约的厂房,容易买,并且可以卖个好价钱。
司婷问他,开价多少钱,他说 4 千万。
司婷心想,谁会买厂房啊,4千万用来做企业的流动和后期科技开发的资金,产生的效应远大于一幢冷冰冰的房子。
李文征求司婷和佐藤的意见,要不要贷款买下这幢厂房,厂房的租金,足够还贷款利息。
佐藤连连摇头, 说了好几个 NO(不)。
几年以后,土地价格飞涨,货币的购买力也在下降,制造业的利润,也越来越低,根本跟不上地价和厂房的涨幅。
司婷开始暗暗后悔没有听李文买厂房的建议。
佐藤安慰她,没有赚到的钱,就不要去想了。就如没有买体育等彩票,看着别人中了,心想,要是自己当初买了这个号,不就发达了。这是不现实的。投资实业,虽然利润不丰厚,但只要勤力去做,每年都有钱赚,细水长流,这样也不错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