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变,余霄也在进步,颖爸的公司也迎来生意最好的年头,真正应了生意兴隆这四个字,订单雪片般从四面八方飞来。
生产部经理被提升为总经理助理,加强生产计划方面的管理。
生产部经理云海是位野心勃勃的小伙子,脸圆圆的,一双小眼睛滴溜溜直转,耳听八方,看风使舵,他很快总结出来,完全听从余霄,喝汤吃肉,有好日子过。他的嘴像抹了蜜糖,余霄穿了新衣服到公司,他就夸个不停,说余霄着装品位很棒,幽雅知性。
余霄到市里开会,临下班赶不回来,云海会把她办公室的门窗,灯等关好,并打电话给她,汇报情况。
公司订单排产,货期已经超过半年。
李总少不了亲自出马,为他的订单谋求最佳排期。
样办房变成李总的私人园地,全力以赴做他的样办,只要李总的办单一来,其他所有客户的样办都得停下。
颖的两位大客户的样办,交期一拖再拖。
工程部经理对颖说,没有办法呀,李总亲自督阵,不做他的办,不行呀。
去年,李总还没有参股时,云海想着颖未来会成为公司老板,对她俯首贴耳,凡是颖的订单,都优先安排。如今,颖的客户所下订单的交货期,也一再延期,客户哪里接受得了,抱怨的邮件和电话,颖被吵得快疯了,每天早晨,颖都有点怕去公司上班。
颖给销售经理反映,销售经理说,他也没有办法,余霄说了,任何部门都要配合生产计划走,生产计划中的延期,要销售部设法与客户协商解决。
颖去生产车间转了转,发现全部在生产李总的订单。她同车间主任杨主任了解订单进度,颖离开车间后,杨主任添油加醋地反馈给她的干妈余霄,说颖想干预生产。
余霄中午在餐厅吃饭时,遇见颖,话里有话地说,叫颖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注意自己的职责,也不要有非份之想。
李总给余霄说过,任何人,包括颖,不管他是颖父的什么人,都必须对职位负责,余霄的总经理职位是董事会任命的,她的工作代表整个董事会,要她放手工作。
李总对目前公司的管理,也颇有微辞,他觉得公司一点规矩都没有,像个大山寨。
李总心里想,颖是心理不平衡,心态没有摆正,他埋怨颖父没有给颖交代清楚。颖只需用专注于销售,其他事不该过问。
二季度,就这样匆匆过去了。
交货的速度太慢,李总的订单也不例外。好不容易把生意做大,他很是着急。
他同余霄出去吃饭时,问了一下公司的订单结构,余霄说,公司以前的订单,有部分是国内工程散单,货期急,变化也大,刚上生产线,就下线了,组织生产难度大,这部分订单拖慢了生产速度。
李总阴沉着脸听着,他看着餐厅里来来往往的顾客,每个人点的菜都不一样,上菜的速度慢得出奇,他叫了个潮州豆腐,饭快吃完了,还没有上。
他看了看餐牌,这家餐厅的品种太多,给客人选择的余地太大。
他想到自己投资这家公司,不能像与这家餐厅,应该给客人 A, B, C 套餐,标准化管理,散单累加成中等数量的订单,或是做部分存货,把生产产能释放出来。
他把想法给余霄说了,余霄点了点头,但她心里的想饭确是另一个版本,她觉得,订单这么多,这些散单不接更好,以后,凡是散单,货期无限期推后,或是把价格报高些,高出市场价很多,让客户知难而退。
李总的订单都是国际知名品牌。他想,这家公司的档次本是接不下这么优质的订单,今年能接到这些订单,是这家公司的福气,应该好好珍惜,但颖爸公司技术力量不强不说,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让他很着急。
他与他以前下单的公司保持联系,他与那家公司的生产经理伟平也很熟悉,他曾经试探着问伟平,请这位经理带着管理团队帮他管工厂,他配干股给伟平。
伟平听了他的话,双眼放光,李总捕捉到了。说,他在收购公司,收购好后联系伟平。
二季度的股东大会上,李总提到公司交货等管理问题,说公司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应该要变革,加强管理。颖爸觉得公司管理不错,公司运行那么多年,很是平稳,每年都有可观的红利分配给股东。最近半年的货期,也让颖爸头疼。他问李总,有没有什么管理方面的建议。李总提出从其他公司挖优秀管理人才,由他带团队空降公司,对各个部门的管理层进行大换血。公司的另一位股东是工业区的管委会,他们对颖爸公司的管理,从来不插手,每年有红利分,就可以了。投票表决整个中层管理大换血时,管委会投了弃权票,李总继续说服颖爸。颖爸最终同意让李总试试,不过,他要求,原有的管理团队,不能辞退,可以降级留用。
最后,李总从其他公司挖角的议案,得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