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雀瞳伸出手扶了扶自己的伤口,一副病弱娇嗔的样子尽显眼前。
于宝骢走过去关心道:“瞳儿,你的伤……”
“没有大碍!”金蛊人冷冷道:“皮外之伤而已。”
蓝雀瞳垂眸不语,金蛊人抬起他手中的九节鞭问道:“你还记得这个吗?这是秋婉君的九节鞭,你该好好收着它,记着她在仇恨中迷失一错再错的前车之鉴!”
“我不要!”蓝雀瞳奋力推开金蛊人的手,那九节鞭被打落坠入山涧,她怒斥道:“你觉得我背负的东西还不够多吗?”
一时间清冷的山脉上瑟瑟凉风陡然而起,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饥寒交迫的蓝雀瞳不禁打了个寒颤,金蛊人看在眼里心痛之余也有一股酸涩。他还来不及反应于宝骢已经为她披上了斗篷。金蛊人又隐隐泛起一丝醋意道:“我们回去吧!”
回少林寺的这一路上蓝雀瞳都不说话,也没有抬眼看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气氛十分尴尬。少林寺的厢房里雁凌飞为她处理着伤口,当她看到蓝雀瞳皙白的皮肤上遍布着桃色的吻痕就明白了昨夜发生了什么,只是她不便说出口只能微微蹙着眉。
“宝骢的娘亲生前有没有吩咐过你,如果有一天我对宝骢不利就让你出手杀了我?”蓝雀瞳一边穿好衣服一边问道。
雁凌飞摇了摇头。
“我不信。”蓝雀瞳说道。
雁凌飞冷笑一声回应说:“夫人知道吩咐了我也没有用,因为我做不到。镖局早晚要交到少爷手中,而我也不可能离开雁门镖局,我若是杀了你无异于和少爷反目,从此也不能在同处一个屋檐下。”
“所以她选了薛伊人?”
“薛伊人不是也没做到吗!她会手软不是因为你是蓝雀瞳,也不是怕少爷恨她,而是因为她不忍心去割少爷心头的肉。”雁凌飞目不转睛的盯着蓝雀瞳,眼神中有一种要吃人的愤怒,“你不是恰恰就利用了这一点嘛!”
“看来你很理解她。”;蓝雀瞳面无表情的说道:“刀没有割在你的身上你自然不会知道有多痛!”
“你的伤确实没在我身上!上一代的恩怨我知道、这一代的仇怨我也了解,可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况且你和少爷已经……”话到嘴边雁凌飞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如果少爷受到伤害你真的不会心痛吗?”
蓝雀瞳嘴角扬起一丝得意的笑容:“没试过,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心痛。”她本来也没想伤害于宝骢,她只想杀了薛伊人为自己的姐姐报仇!
“你是没有机会的!”雁凌飞颇为自信道:“虽然我不会伤害你,但只要你出手我就会挡在少爷身前。就像当初小耀奋不顾身的救了少爷……和你!那时相信少爷心中也会明白你的企图,对你有所防范。”
小耀,听到这个名字蓝雀瞳冰冷的目光又重新柔软下来,她默默地叹了一口气。雁凌飞见她的伤已没有了大碍转身刚要离去却被蓝雀瞳叫住:“你知道我大姐他们怎么样了?”
“蓝大姐和李侍卫昨日离开后一直没有回来。”雁凌飞回答。
“一直没回来?”蓝雀瞳皱皱眉,心中疑惑不解,他们到底干什么去了,这里毕竟是少林寺的地界,闹出太大动静始终不好吧!
久久不见雁凌飞出来,金蛊人推门闯了进去。看到倚在床榻上的蓝雀瞳他心里泛起了复杂的感觉,说不清是心疼还是气恼。
蓝雀瞳抬眼看着他,他却收回了目光道:“收拾收拾,准备离开少林寺。”
“去哪?”蓝雀瞳冷冷问道。
“和你大姐约好了,我们暂时到山下的镇子落脚。这里毕竟是佛门清静之地,我们有女眷逗留太久始终不太方便。”
“好!”蓝雀瞳简单的应道。
……
金蛊人在少林方丈的禅房外徘徊了很久,他的本意是来道别的,可是却没有勇气迈出这一步。此时一个小和尚从禅房内走出来对金蛊人说道:“施主,方丈有请。”
金蛊人有些受宠若惊,他双手合十向小和尚回礼后轻轻走进禅房,一股檀香之气扑面而来,只见方丈大师手持木鱼端坐于佛前道了一句:“阿弥陀佛!菩提子且到我身边来。”
金蛊人前行跪在方丈大师旁边的蒲团上。
“你在我禅房外逗留已久,可有用意?”
“弟子前来向方丈师叔道别。”金蛊人颔首。
“还有呢?”方丈又问。
金蛊人一时言语局促,不知该如何应答,“还有?什么……”
“阿弥陀佛!”方丈大师念了句佛音道:“我替至赎师兄为你念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你可听到了?”
金蛊人这才恍然大悟,他刚刚在禅房外徘徊时,确实听到了禅房内传来的诵经声,只是那时他心中忧思重重根本无暇倾听。
“弟子惭愧!”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方丈大师并没有露出责备的神情,反而在佛前拈花一笑道:“六年前师父圆寂之时原本有意将方丈之位传于至赎师兄,却被他婉言回绝。他说自己人在空门却心系凡尘。那日一名女施主前来送信说你性命危在旦夕,至赎师兄似乎知道此去凶险异常,他向我辞去了监寺一职,说要去了却尘缘。”
“是我害了师父,弟子罪该万死!”金蛊人一直垂眸,双拳紧握。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弟子愿意终身在少林寺面壁思过,只是如今还有些事没有了结,待我……”
“菩提子。”方丈大师摇了摇头打断了他。
金蛊人皱着眉头望着面无表情的方丈大师十分不解。
方丈大师:“你师父临走之时对老纳说‘有因必结果,缘起终缘灭。收你为徒是他的尘缘起,渡你苦厄是他尘缘终。’”
“请恕弟子愚昧,还是不太明白。”
方丈大师笑了笑道:“其实我也是刚刚才想明白,我与至赎师兄都是佛门中人,佛门中人本应六根清净无欲无求,可若是过分执着于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这何尝不是一种欲望和执念!佛缘是缘,尘缘亦是缘,一切随缘即可,不必过分执着!你尘缘深重佛门又岂是强留你的地方。”
说罢,方丈大师又开始闭目诵经,金蛊人似乎受到了些点播,盘坐在一旁静静倾听。佛之慈悲就在于佛在那,无论你知与不知,佛都在那愿渡你去涅槃彼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 自 在 菩 萨 。
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 。
照 见 五 蕴 皆 空。
度 一 切 苦 厄 。
舍 利 子。
色 不 异 空。
空 不 异 色 。
色 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
受 想 行 识。
亦 复 如 是。
舍 利 子。
是 诸 法 空 相 。
不 生 不 灭。
不 垢 不 净。
不 增 不 减 。
是 故 空 中 无 色。
无 受 想 行 识 。
无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无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
无 眼 界。
乃 至 无 意 识 界 。
无 无 明。
亦 无 无 明 尽 。
乃 至 无 老 死。
亦 无 老 死 尽。
无 苦 集 灭 道 。
无 智 亦 无 得。
以 无 所 得 故 。
菩 提 萨 埵。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
心 无 挂 碍。
无 挂 碍 故。
无 有 恐 怖。
远 离 颠 倒 梦 想。
究 竟 涅 盘 。
三 世 诸 佛。
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 。
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
故 知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是 大 神 咒 。
是 大 明 咒。
是 无 上 咒。
是 无 等 等 咒。
能 除 一 切 苦。
真 实 不 虚 。
故 说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咒。
即 说 咒 曰 。
揭 谛 揭 谛。
波 罗 揭 谛 。
波 罗 僧 揭 谛。
菩 提 萨 婆 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