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可以说是大燕国数百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
往年,在边境上,大燕和秦国之间也有不少冲突,明争暗斗,甚至有明面上的交锋,可最多也不过触动万余人,然而这一战,根据朝中官员统计出来的数字,大燕王朝调动的军队数量,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万。
秦国方面更加夸张,上下三代人的努力,暗中囤积的所有力量在这一战中全部爆发出来,光是纸面上的兵力就达到了八百万!
纸面上相差三百万的兵力,这个数字让人很多感觉背后发寒,然而事实上,大燕国在本土作战却是具备了极为强大的优势。
对地势的熟悉,各种条件的利用,还有后方资源的支持以及援军调动,这些都是秦军所无法媲美的,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南方各大家族的存在。
原本这些家族拥有自己的封地,门下豢养客卿,武者,还有诸多世家子弟,随便一个大家族就有上万人,再加上门下产业分布的武者,多一些甚至会达到两三万,甚至更多!
南方入侵,使得这些家族受到惨重的损失,还有些甚至被秦军灭族,家中美貌的女子被拐走,男子则被屠杀,这极大程度刺激了南方世家。
所以,在大燕王朝彻底展开反击之后,世家军队也同时开始反击,不仅仅是尊严和荣耀,同时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
要知道秦军已经贡献了七座大城,这七座城内原本那些家族势力被清之一空,可以想象,如果秦军被击退的话,这些占领的土地归还大燕国之后,内部格局将会是一片恐怖。
但凡有些势力的家族都不会坐视不理,所以,现在就是发动反击的最好时机,一旦他们在和秦军交战中立下足够的功勋,那么,等战事结束后,王朝绝不会吝啬封赏。
相比战后的奖励,如今这些损失根本不算什么,哪怕付出再多的损失,各大世家都不在乎了,下定决心要冲在最前面!
这时候,各大世家的底蕴才算真正展示出来,不仅调动了家族内部的军队,同时还在各大城池招兵买马,甚至连雇佣兵都不放过。
短短半个月时间不到,世家军队的就达到了惊人的三百万,居然弥补了大燕国在军队数量上的不足……
得出这个结果之后,可谓朝野震惊,连大燕国的皇帝都没想到,世家的力量居然到了如此恐怖的程度,占据了大燕国整体实力的一半以上。
当然,这些世家不止是来自南方,而是全国各地的世家一同响应,似乎致力于战后瓜分战果,甚至那些后来之人,还提出要打入秦国内地……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了,秦军只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已,当意识到大燕国真正的力量开始爆发,秦军的后援再次增加。
一个月之后,秦军的主力部队达到了一千万之多,而这还仅仅是主力军,没有算运输和后勤,如果加在一起,数字很可能要翻倍……
而且,大燕国通过一些密探得到消息,秦国内部的世家也蠢蠢欲动,据说组成了一只联军,准备横插一手。
每一个王朝的灭亡,就会伴随着无数的利益重新瓜分,毫无疑问,秦国那些世家也同样是看中了大燕国的资源,打算在战后凭借功勋得到封赏。
战争的格局再一次提升,从南方开始,向东西两边推延,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终于拉开序幕,双方投入的总兵力超过四千万,这在青州近千年的历史中,绝对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堪称旷世之战!
甚至,连两大王朝周边的附属国,中立国,以及一些闻风而动的国外势力,全都纷纷被这个巨大的漩涡所吸引。
无数的国外势力带着军队纷纷涌入大燕国,有的支援,有的侵略,也有浑水摸鱼,四处打劫的,在大燕国内到处少杀入略,烦不胜烦。
半个月后,南方彻底大乱!
大燕国再次落入下风,王朝主力军队节节败退,返攻夺下的领土再次丢失,切主力军损失惨重。
一些小城更是被周围附属国占据,城内哀鸿遍野,大量的资源被抢夺一空,就连那些世家也没能挡住,门下弟子被屠杀殆尽,女子则被废掉修为,成为奴隶。
而大野城方面,此刻也再次面临了巨大的威胁。
在数次激战之后,原本好不容易聚集而来的二十万大军损失惨重,只剩下三万人,但也给秦军造成了强大的打击,两个月的时间,大野城剿灭敌军三十多万,是自身损失的两倍。
然而,大燕国的后援却已经不多了,北方几大军团几乎被抽之一空,各大世家全力支持,连地方军都被调动过来,剩下的都是些普通百姓,根本无法投入战场。
似乎刻意遇见,南方已经无法守住!
周将军似乎苍老了数十岁,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便满头白发,但他却没有丝毫放弃,每天依旧带着士兵在城墙巡逻,偶尔会停下来,目光遥望远方。
看到地平线尽头囤积的秦国不对,他眼中会露出滔天恨意。
坦白说,大野城在防守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毕竟是百年古城,城墙比一般的城池要高上很多,而且城内存储了大量守城器械,弩炮更是有数千门之多。
秦军以骑兵为主,擅长平原作战,攻城原本就不占据多少优势,故而在大野城面前,迟迟没有寸进。
秦军也是没有办法,只能守在大野城数十里开外的平原上,每天在城外骂阵,希望能以此来激怒周将军。
这种想法毫无疑问是天真的,周将军接下来又坚持了半个多月,直到大燕国王朝传来军部调动指令。
调动任命书上,仅仅只有两个字:撤军。
经过皇上与众大臣日夜不停地分析与谋划,终于做出了一个十分艰难地决定,放弃南方战区,以平和为界限,重新组织一道防线。
这一来,等同于彻底放弃了南方,将近四分之一的大燕国领域!
这道命令不仅是下达到大野城,同时,也传达至南方所有战区,包括各大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