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领拿着岳飞的奏章,率领一小支队伍,动身前往临安面圣。
高领临出发前,高建功把他叫过去,告诉他面圣回来后直接去邓州,接到他大哥书信,说邓州附近有金国军队集结,蠢蠢欲动,高建功准备率军队赶回去守城。
“见到皇上要遵从礼仪,回禀后不要做无谓停留尽快赶回来。”高建功最后叮嘱。
“是,爹。军务当前,孩儿定不会贪玩误事。孩儿不在身边这段时间,还请爹注意身体,有什么事情尽可差遣言瑜、陆旷、子佼哥他们。”高领回道。
“我知道了,你速去速回。”
“父亲保重,孩儿走了。”
“去吧。”
跟随的队伍已经集合完毕,高领回复完高建功后过来,见他的马前言瑜,陆旷,孟子佼都现在那里等他。
高领走近时,笑着打趣:“怎么,你们这是集体为我践行。”
陆旷说道:“怎么也是去见皇上,临走前当然要叮嘱你几句,别到了皇上面前吓得说不出话来,给我们丢人。”
孟子佼说:“别听他的,虽然是见皇上,小领你也不要紧张,从小到大就属你胆子大,你没问题的。”
言瑜看着高领,什么话也不说,眼神里充满不舍。
高领走过去,想抱抱言瑜,但碍于有两个人在场,换成了摸摸言瑜的头,然后对陆旷和孟子佼说:“我走之后帮我好好照顾小瑜,等我回来发现小瑜少了一根毫毛,维你们是问。”
“看把你宝贝的,重色轻友,一点儿都不管兄弟,我也需要人照顾!”陆旷不满。
“行了,你们好好带着,过几天要回邓州了,等我回禀完,回邓州去找你们。我走了。”
“领哥哥,你保重。”言瑜只说出这一句。
“照顾好自己,等我回去找你。”高领上马,勒住缰绳,在原地转了三圈之后,才带队疾驰而去。
高建功在接到高翊军情密件后便告知岳飞准备返回邓州,岳飞对高建功说一切小心,他处理完会去支援。
在大家都在准备返回邓州的时候,七绣却突然跑到岳飞面前请求同高家军一同奔赴邓州,理由:抗金。
岳飞虽舍不得放走这员大将,但当前共同的抗金大业未完成,还是同意了。
高领离开后,言瑜一切如常。她在得知七绣将随他们同行后,很高兴,立即去找七绣。七绣对其他人仍然是不理不睬的态度,但对言瑜有了明显差别对待。
陆旷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有些复杂,但也还是表示欢迎。高领离开第三天,高建功带队出发,奔赴邓州。
在去邓州的路上,只要在全军歇息的空档,七绣肯定要找陆旷比试。陆旷哪里肯,别说同一个女子比试赢了胜之不武,就单看七绣和如珮那张相似的脸,陆旷心思都飞了,哪还有心情好好比武?惹不起就躲,只要休息,现在一准见不到陆旷的人,等到全军集合准备出发的时候,陆旷不知从哪里又偷摸的出来继续跟随队伍。
在言瑜他们将要达到邓州的时候,高领率部快马加鞭抵达了临安城外的驿站。在驿站高领表明身份后,驿长便让高领等人稍作休息,当即派人去城内通传。
不多时,听到驿站外传来马蹄声和车轮声,高领挺驿长说了声:“呦,知府大人来了。”便起身同驿长一同出来。
驿站外停着一辆马车,马车周围跟随三个骑马的士兵。一位身穿官服的男子正在下马车。
驿长小声对高领介绍:“这是新上任的临安知府宋大人,是来接你的。”
高领赶忙上前,拱手行礼,说:“高领拜见知府大人。”
临安知府宋其政是年初才上任的,高领来之前皇帝指派他来负责接待,见皇上如此重视便小心对待。宋其政开始以为是岳飞岳将军要来,但没想到来的是高领。宋其政说:“接到洞庭剿寇胜利的消息,圣上龙颜大悦,特派我来迎接,为何岳将军没有一同前来?”
高领回道:“岳将军军务繁多实在走不开,特命属下来此面圣,这是圣旨和岳将军的亲笔信。”高领呈上圣旨和岳飞的亲笔信。
宋其政一一看过后,笑脸相迎,说道:“高校尉远道而来,辛苦了,快随我进城吧,歇息的地方已经安排妥当,待我禀告圣上后,便会安排高校尉进宫觐见,请。”
“有劳知府大人,请。”高领一队人马随着宋其政的车马进入了临安城。
临安城依傍凤凰山,城的规模虽不是最大的,但因皇城在此,远比其他小城要热闹非凡的多。而且岳飞在洞庭胜利的消息传到这里,人人高兴,高领带队进城的时候得到了百姓的迎接和欢呼,这倒弄的高领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这次来抢功了。
宋其政将高领等人安顿在城东的驿馆,在这里可以望见远处的皇城。
“高校尉请在此歇息,我现在进宫去禀告圣上。有什么事直接叫这里的人就可以。”
“有劳知府大人了。”高领谢道。
宋其政走后,高领走到房间的窗子前,打开。驿馆楼下就是御街,皇上出行的必经之路,所以商贩来往更多,更加热闹。高领探身望了望,心想:等回去的时候给言瑜带几个这里的小玩意儿回去。
一个时辰后,宋其政回到驿馆,随他一同来的还有几个宫里模样的人,每人手中端着用红布盖着的东西。
高领上前相迎:“宋大人。”
宋其政一脸笑意地说:“高校尉,我已经禀告过圣上,圣上让你明日辰时进宫回禀,这是圣上赏赐给你的。”说罢,引高领走到人前,掀开红布,人们手中端着的是新的头盔、铠甲还有腰带。
高领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受到赏赐,忙看向宋其政。宋其政笑着说:“高校尉,这是圣上赏赐的,还不快谢恩。”
高领明白,立即向皇城方向单膝跪下,“属下高领谢圣上赏赐。”
宋其政将赏赐的东西一一交给高领,并嘱咐道:“圣上明日下朝后会传你,你辰时之前要提前候着,就穿着赏赐的这身铠甲。见到圣上不要东瞧西看的,注意言行举止,圣上欣赏骁勇善战的人,但是不喜欢粗鲁无礼之人。看圣上高兴的样子,本官先提前祝贺高校尉升迁之喜了。”
高领虽奇怪什么升迁之喜,但还是谢道:“谢知府大人提醒,高领一一记下了。”
“好了,赏赐也给你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高校尉今晚好生歇息。”说罢,带着人便离开驿馆。
高领拿着赏赐的铠甲看来看去,这是一副鎏金铠甲,质地纯净,胸前一个护心镜,腰间及两肩都是是金兽图案,赏赐的腰带是黑犀带,带子上镶金饰。高领随也穿过不少铠甲,但这副他是真的前所未见,不禁“哇”了出来,心想皇帝赏赐的真是珍品,不过他一个小小的校尉何德何能受此奖赏。
将赏赐的铠甲放好,看外面临近夜色降临,高领便叫上同来的几个士兵打算一同出去转转,领略一下临安城的风光。
第二日一早高领便早早准备好,穿上御赐的铠甲去面圣。到了皇上的行宫,高领拿出圣旨和文书,便有宫人领着他进去。记得来前众人的嘱托,高领没有四处乱看,跟着领着他的来到皇帝的书房外等候。宫人让高领在此等候宣他,便离开了。在等候的时间里,高领一直反复默念见到皇上后应该如何回禀战情。
感觉没多久,便有宫人跑来对高领说“皇上下朝了,一会儿会宣你。”高领的心情还是紧张了起来,他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位皇帝。
一直听到宣自己觐见的声音,高领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向皇帝的书房走去。书房门外两侧有宫人候着,高领在门外等着通传,得到允许后宫人将书房门打开,高领便走了进去。
一进书房,高领先是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檀香味,让人提神醒脑。站在门口处的宫人带着高领向内走,高领目视前方,一眼便望见了在最里面的情况,书桌后坐着的人就是圣上,身边还站着一个人。走近皇上待的内室,带领高领进来的人禀告道:“启禀圣上,高领觐见。”
在宫人禀告的时候,高领便直视地面,等候差遣。
高领听到折子合上的声音,随后听到皇上说:“进来吧。”
宫人回身,对高领说:“皇上宣你进去。”
高领点下头,便走了进去。一走进内室,高领便单膝跪下,拱手行礼道:“属下高领参见圣上,圣上万安。”
皇帝明显心情愉悦,说道:“起来吧。”
“谢圣上!”高领站起身,身子站在挺直,目光向前,不与皇帝直视。
皇上看高领身材挺拔,一表人才,问道:“你就是岳将军派来回禀战情的?”
高领拿出折子双手呈上前,说:“岳将军派属下来回禀战情,这是岳将军写给圣上的折子。”
“呈上来。”皇帝对身边的人说。
皇上在看完折子后,对高领说:“你把这次洞庭之战的战况给朕说一下。”
“是!”高领来之前已经打过多遍腹稿,在皇上问起时铿锵有力地从前到后讲了一遍,掷地有声,皇上坐在那里连连点头。
高领随将洞庭战事从头至尾讲了一遍,但对自己的功绩一言带过,反而极力在突出大家的功劳。具体战事情况岳飞在奏折中写的很详细,每个人的功绩也说的很详细,在高领回禀战事的时候,皇上已经渐渐听出面前这个人在刻意隐瞒自己的功劳。不居功,很谦虚,皇上心中不免对他赞赏有加。
“岳将军写的奏折中提到水窛的头号将领杨钦是被你说服投诚的,而且你是自己一个人孤身深入水寨,朕要听你讲讲这段。”皇上故意问道。
高领停顿一秒,回道:“杨钦早有投诚之心只是尚不牢固,属下只是做了顺水推舟之事,不足道也。”
“足不足道也是朕听你说后评判,你且一字一句说来。”
“是。”既然皇上开口了,高领只好将当时劝降杨钦的情景复述了一遍。
“好!有勇有谋,我大宋军队有你这样的将才,得之我幸。”皇上听到精彩部分后不觉称快起来,“朕的江山要靠你们来稳固。”
“属下定不辱皇命。”高领说。
“冯益。”皇上叫自己身边的大太监。
“奴才在。”冯益是皇上面前的老人了,在皇上还是康王的时候就随身伺候。
“传令下去,此次参与洞庭之战的武将军官全部官升一级,加奉三个月。高领升任正六品昭武副尉,赏黄金百两,珠宝百件,绸缎百匹。”
“奴才遵旨。”
高领一听给自己连升官职,吓了一跳,赶忙谢旨:“属下高领谢皇上圣恩。”
赏赐完,皇上看着高领,又问道:“你可婚配?”
高领如实回答:“属下尚未婚配。”
“那我在当朝大臣中选一家,给你指婚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