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看着脚下的人生路
释然2018-09-06 16:0213,910

  满院香到香满村

  佛教推崇助人为乐,提倡与人分享幸福。学会与人分享幸福,自己也就会得到双重甚至更多的幸福!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与人为善,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才会真正感到快乐。

  智德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菊花。转眼过了三年,这年秋天,院子里长满了菊花,香味随风飘到了山下的村子里。

  到禅院来的信徒都对菊花赞不绝口:“好美的花儿啊!”

  有一天,有人开口,想向智德禅师要几棵菊花种在自家的院子里,智德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选开得最鲜、枝叶最粗的几棵,挖出根须送到那人的家里。消息很快传开了,前来要花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而在智德禅师眼里,他们一个比一个知心、一个比一个亲近,所以都要满足他们的要求。可是这样一来,没过几天,院子里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们看到满院的凄凉,忍不住说:“真可惜!这里本来应该是满院飘香的啊!”

  智德禅师微笑着说:“可是,你想想,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三年之后就会是满村菊香四溢了啊!”

  “满村菊香!”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像菊花一样灿烂起来。

  智德禅师说:“我们应该把美好的事物与别人一起分享,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这种幸福;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了,心里也是幸福的啊,因为这时我们才能够真正拥有幸福。”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关心爱护周围的人,多为别人着想的人,心中就会充盈着幸福的感觉,因为看到别人的幸福微笑,我们的心中自然也就会感到幸福快乐。

  阿那律是一位精进的修道者。他专心诵读经文,时常通宵不眠。因为过度疲劳,所以眼睛瞎了。他虽然很伤心,但是却并不颓丧,反而更加勤奋学习。

  有一天,他的衣服破了一个洞,便自己动手缝补。后来线脱了,他又看不见,样子很是狼狈。佛陀知道阿那律的困难,便来到他的房中,替他取线穿针。

  “是谁替我穿针呢?”阿那律问。

  “是佛陀为你穿针。”佛陀一面回答,一面为他缝补破洞。

  阿那律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后来,佛陀教导大家时说:“同情别人,帮助别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佛陀以身作则,给大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弟子们知道了这件事情,都十分感动,大家互相勉励,互相帮助,为众生服务。

  助人为乐是给别人带来方便,同时自己也会感受到快乐,因为在很多时候,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体现了生活的意义。

  有一天黎明,佛陀进城。

  在路上,佛陀看见一名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顶礼膜拜。

  佛陀问他:“你为什么这样做啊?”

  那名男子说:“我这是在做善生,每天向各方礼拜,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就会得到幸福的。”

  佛陀说:“我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

  接着,佛陀慈祥地告诉他获得幸福的方法:“第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养、顺从,令父母高兴、欣慰;第二,敬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第三,爱护妻子:妻子是一个好助手,夫妻之间要互相敬爱;第四,善待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第五,尊敬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第六,友好的对待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容,不要让他过分疲倦。这六种方法是我们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按照这六种方式来与人相处才会达到和谐,才会有美满的家庭,快乐的人生。否则,只是礼拜六方,又有什么用呢?”

  善生听了佛陀的教诲十分高兴,从此,按照佛陀的教诲参禅悟道,心中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心如大海无边际,

  广植净莲养身心。

  自有一双无事手,

  为作世间慈悲人。

  ——唐·黄檗希运

  看树插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没有目标的人会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无法领悟人生的真谛。

  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座寺院向方丈乞讨,方丈毫不客气地指着门前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些砖搬到后院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呢?不愿给就不给,何必捉弄人呢?”

  方丈什么话也没说,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说道:“这样的事情一只手也能做的。”

  乞丐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搬了两个时辰,才把砖搬完。

  方丈递给乞丐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方丈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赚到的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完之后,向方丈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了寺院。方丈把他带到屋后,指着砖堆对他说:“把砖搬到屋前就给你银子。”但是,这位双手健全的乞丐却一脸鄙夷地走开了。

  弟子不解地问方丈:“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屋前?”

  方丈对弟子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还是不搬,对于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

  若干年之后,一位衣着体面的人来到了寺院。他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是,这个人只有一只左手,原来他就是当年那个用一只手搬砖的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身的价值,然后靠自己的拼搏,终于取得了成功。而那个双手健全的乞丐却还是乞丐。

  一个人应该具有两种最基本的品格,第一是靠自己的双手劳动,第二是靠自己的头脑思考。可是我们放眼望去,或者环视周围,是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两条最基本的品格呢?

  弟子们和禅师一起在田里插秧,可是弟子插的秧总是歪歪扭扭的,而禅师却插得整整齐齐,犹如用尺子量过一样。

  弟子们疑惑地问禅师:“师父,你插的秧苗为什么会那么直呢?”

  禅师笑着说:“这其实很简单!你们插秧的时候,眼睛要盯着一个东西,这样就能插直了!”

  弟子们于是卷起裤管,喜滋滋按照师父的教导插完了一排秧苗,可是这次插的秧苗,竟然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禅师问弟子:“你们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呀,我盯住了那边吃草的水牛,那可是一个大目标啊!”弟子们答道。

  禅师笑着说:“水牛边吃草边走,而你插秧苗的时候也跟着水牛移动,怎么能够插得直呢?”

  弟子们恍然大悟,这次,他们选定了远处的一棵大树,果然插的秧苗都很直。

  不要只看着脚下,而是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固定的目标。只有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才能够取得最后的成功。因此,要想成功,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次,虚有禅师在河边行走。此时,有几个人正在岸边垂钓,旁边的几名游客在欣赏海景。只见一位垂钓者竿子一扬,钓上了一条大鱼,足有三尺长,落在岸上后,仍跳跃不止。可是垂钓者却用脚踩着大鱼,解下鱼嘴内的钓钩,顺手将鱼丢进了河里。

  围观的人一阵惊呼,这么大的鱼还不能令他满意,可见垂钓者的雄心之大。

  就在众人屏息以待之际,钓者的鱼竿又是一扬,这次钓上来的是一条足有两尺长的鱼,钓者仍然是不看一眼,顺手就把鱼扔进了河里。

  第三次,钓者的钓竿再次扬起,只见钓线的末端钩着一条不到一尺长的小鱼。围观的众人以为这条鱼也肯定会被放回,不料垂钓者却将鱼解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回了自己的鱼篓中。

  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就问钓者为什么舍大而取小呢?

  没想到钓者回答却是:“哦,因为我家里最大的盘子才只有一尺长,太大的鱼钓回去了,盘子也装不下。”

  禅师感叹道:“人生的道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才是最重要的。否则,将会永远在不如意的情绪中挣扎。”

  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垂钓者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但实际上却体现了一条非常重要的生活禅理:确定了目标,不为利欲所诱惑,才是真正的钓手啊!

  然而,确立目标固然重要,但是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阻碍,因此,如何克服这种种障碍才是达到目标的关键,在这一艰难的过程中,只有自信才能达到目标。

  铁眼禅师发誓要用募捐来的钱为佛祖塑一座金身。这件事情虽然功德无量,但是真正做起来却是困难重重。然而,铁眼禅师立下了誓愿,决不退缩。

  铁眼禅师开始向过路的人乞讨。走过来一个武士,铁眼禅师施礼说:“贫僧发誓塑造佛的金身,请施主捐一点吧!”武士看都不看他一眼,就大摇大摆的走了。

  而铁眼禅师却还在后面跟着,这样竟然一直走了十多里的路程!那个武士无可奈何的随手扔下一文钱。铁眼禅师从地上捡起了那文钱,十分高兴。

  武士觉得十分奇怪,问:“一文钱也值得你这么高兴吗?”

  铁眼禅师回答说:“这是贫僧靠行乞修建佛祖金身的第一天,如果不能化到这一文钱,或许贫僧的志向就会发生动摇,现在承蒙您慷慨施舍,贫僧对于成就大愿已经确信无疑了,所以感到无比地欣喜啊!”铁眼禅师说完,按照原路返回继续化缘去了。

  暑去寒来,经过无数风雨冰霜,铁眼禅师终于筹足了善款,实现了自己的宏愿。

  集腋可成裘,聚沙能成塔。一个人信心十足地朝着目标迈进,那么他就一定会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他的理想也就一定会实现,而这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已。

  慧远禅师年轻的时候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走了很长一段山路,然后坐在河边休息。那位行人给了慧远禅师一袋烟,慧远禅师高兴地接受了行人的馈赠,然后他们就在那里谈话,由于谈得很投机,那人便送给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

  慧远禅师与那人分开以后,心想:这个东西让人感觉十分舒服,肯定会影响我禅定,时间长了一定会恶习难改,还是趁早戒掉的好。于是就把烟管和烟草全部都扔掉了。

  又过了几年,他又被《易经》迷上了。那时候正是冬天,天寒地冻,他写信给自己的老师索要一些御寒的衣服,但是信已经寄出去很长时间了,冬天已经过去,山上的雪都已经开始融化了,老师还是没有把衣服寄来,也没有任何的音信。慧远禅师于是用从《易经》中学到的方法为自己占卜了一卦,结果算出那封信并没有寄到。

  他心想:“易经占卜固然准确,但是如果我沉迷于此道,怎么能够全身心地参禅呢?”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接触易经占卜之术了。

  之后,他又迷上了书法,每天刻苦钻研,小有成就,有几位书法家居然也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他转念一想:“我又偏离了自己的正道,再这样下去的话,我很可能就成为了书法家,而成不了禅师了。”从此他摒弃杂念,一心参悟,放弃了一切与禅无关的东西,最终成为一位禅宗大师。

  明白自己的目标固然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坚持不懈的精神。同时,一旦知道了自己的行为与目标相悖,就应该立刻改正,这才是实现目标的最佳途径。

  百尺竿头不动人,

  虽然得入未为真,

  百尺竿头须进步,

  十方世界是全身。

  ——唐·长沙景岑

  草籽中的禅机

  禅者放旷于天地之间,其心如白云一样自在安闲,任意舒卷,毫无挂碍,随遇而安,渴望像行云流水一样,处处逍遥自在。

  在三伏天里,禅院的草地已经是一片枯黄。

  “快撒点草籽吧!好难看啊。”小和尚说。

  “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播种。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

  “不好了!好多种子都被风吹飞了。”小和尚喊道。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即使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种子撒完,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

  “要命了!种子都被鸟儿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脚。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大早就冲进禅房:“师父!这下全完了!好多草籽被雨水冲走了!”

  “冲到哪里,就在哪里发芽!”师父说,“随缘!”

  转眼一个星期过去。原来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了许多嫩绿的草苗。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拍起手来。师父点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而是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遇,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法眼文益禅师在庆辉禅师处参禅的时候,始终不能契悟入道。

  于是,他就辞别了庆辉禅师,开始云游四方。

  有一次下大雨,就在途中的一座地藏院挂单,寺里的知客师问他:“禅师你要往哪里去啊?”

  法眼禅师回答:“我没有什么目的,只是随便走走罢了!”

  知客师问:“你对这种四方来去的云游方式,有什么感受呢?”

  法眼禅师回答:“云水随缘。”

  知客师赞叹说:“‘云水随缘’这话最逍遥自在了啊!”

  法眼禅师听了之后,对什么是逍遥自在顿时有所感悟。

  人们生活于世间,虽然东奔西走,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云水随缘呢?更何况逍遥自在呢?

  我们无须妄念纷纷,烦恼重重,只要胸怀坦荡,随缘任运,逍遥自在就是了,生死随缘任它去吧!

  后唐的时候,有一位保福禅师即将辞世,于是对众人交待说:“我近来气力不继,想来大概世缘时限快到了。”

  门徒弟子们听后,心中恋恋不舍,纷纷说道“师父法体仍很健康”,“弟子们仍需师父指导”,“要求师父常住世间为众生说法”等等。

  其中有一位弟子问道:“时限到时,禅师是去好呢?还是留住好?”

  保福禅师以非常安详、亲切的口吻反问道:“你说是怎么样才好呢?”

  这个弟子毫不考虑地答道:“生也好,死也好,一切随缘任它去好了。”

  禅师哈哈一笑,说道:“我心里要讲的话,不知什么时候都被你偷听去了。” 说完,保福禅师就圆寂了。

  读完这则故事,我们再看另外一则很有趣的经典故事:

  隐峰禅师冬天住在衡山,夏天则住在五台山,寒来暑往,转眼已经是老迈之身。

  这年夏天,他到了五台山之后,就把出家为尼的妹妹也接来了。

  这一天,隐峰禅师在金刚窟前将要圆寂,他先问众人:“各方禅师去世,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我都看到过,可有站着的吗?”

  “有的。”众人答道。

  “可有倒立着的吗?”隐峰环视众人继续问道。

  众人一起摇头:“没有见过。”

  “那就看我的吧!”隐峰说完来了一个倒立,随即就逝世了。他的遗体倒然而立,众人都不由得为之惊叹。

  过了一会儿,众人想把隐峰的遗体抬走,可是即使是几个人一齐用力,遗体依旧是纹丝不动。

  隐峰的妹妹当时也在场,这时她走过去拍着遗体呵叱道:“老兄,过去你不遵循法度,死了还要迷惑众人吗?”说完轻轻一推,隐峰的遗体立刻扑倒在地。

  或许这两则故事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通过这些故事,你就可以了解禅宗大师们对待生死的态度——这种态度或是表现为淡定超然,或是表现为神秘宁静,或是表现为特立独行,总之,无不令人由衷敬佩。

  佛陀曾经说过:“佛死就如同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后就会到什么地方去。这和火焰熄灭是同样的道理,佛死了,他就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个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不要关心佛死后会去哪里,他去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成佛。等到你们顿悟的时候,你们就不会再追问这样的问题了。”

  不要关心佛死后会去哪里,生死随缘任它去吧!

  一住寒山万事休,

  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

  任运还同不系舟。

  ——唐·寒山

  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

  人生中难免有不快和忧愁,而每一天都是崭新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忘记忧愁和不快,因为那都将是昨天的事情,过去的就应该让它过去,重要的是我们要把握好今天,不要对昨天念念不忘,也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人生苦短,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切勿在虚幻中浪费我们最宝贵的时间。只有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我们才能在短暂的人生中享受到乐趣。

  一天,有源禅师来拜访大珠慧海禅师,请教修道用功的方法。他问慧海禅师:“和尚,您也用功修道吗?”

  禅师回答:“用功!”

  有源又问:“怎样用功呢?”

  禅师回答:“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有源有些不解地问道:“如果这样就是用功,那岂不是所有人都和禅师一样用功了?”

  禅师说:“当然不一样!”

  有源又问:“怎么不一样?不都是吃饭、睡觉吗?”

  禅师说:“一般人吃饭时不好好吃饭,有种种思量;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有千般妄想。我和他们当然不一样。”

  这个禅宗故事指出了把握现在的重要性。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生活在现在,他们总是将时间和精力浪费于瞻前顾后这件事情上。

  这个世界上一大半的悲剧是因为人们的瞻前顾后而造成的。这些喜欢瞻前顾后的人就像故事中的禅师所说的那样,吃饭时不好好吃饭,睡觉时不好好睡觉,在其他时候他们同样喜欢让自己沉溺于各种痴心妄想之中,例如在工作的时候不好好工作,在恋爱的时候不好好恋爱,在娱乐的时候不好好娱乐。

  这使得他们总是在“得不到”和“已失去”两种痛苦的状态之间摇摆不定,并且总是抱怨自己的人生毫无乐趣。

  看看在城市中终日忙碌的我们吧,我们面对堵车的街道抱怨不停,口出脏话;我们在超市中购物时毫无耐性,就像没头的苍蝇;我们坐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不停地变换着电视频道;而在工作中,我们恨不得一口吃掉八个胖子……

  如果你不想在这样的生活中匆匆老去,并想知道如何享受已经拥有的时间、金钱和爱,答案其实很简单,那就是让自己过好今天,把今天的事情做好。

  有一天,佛陀刚刚用完午餐,一位商人来请求佛陀为他除惑解疑,指点迷津。佛陀将他带入一间静室中,十分耐心地听商人诉说自己的苦恼和疑惑。

  商人诉说了很久,有对往事的追悔,也有对未来的担忧。最后,佛陀示意他停下来,问他:“你可吃过午餐?”

  商人点头说:“已吃过。”

  佛陀又问:“炊具和餐具可都收拾干净了?”

  商人忙说:“是啊,都已收拾好了。”

  接着商人急切地问佛陀:“您怎么总问我不相关的事情呢?请您给我的问题一个答案吧!”

  但是,佛陀却只对他微微一笑,说:“你的问题你自己已经回答过了。”接着就让他离开静室。

  过了几天之后,那位商人终于醒悟了,明白了佛陀话语中的道理,来向佛陀致谢。佛陀这才对他及众弟子说:“谁若对昨天的事念念不忘,追悔烦恼,或者对明天的事忧愁妄想,他将成为一棵枯草!”

  佛陀告诉我们,人只能生活在今天,也就是现在的时间中,谁都不可能退回“昨天”或者进入“明天”。因为“昨天”是“存在过”的,不可及;“明天”仅是“可能存在”的,同样不可及。所以,最重要的是做好今天的事情,认真过好今天。

  从前,有个小和尚,每天早上负责清扫寺庙院子里的落叶。

  清晨起床扫落叶实在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在秋冬之际,每一次起风的时候,树叶总会被风吹得到处乱飘。每天早上都需要花费许多时间才能清扫完树叶,这让小和尚头痛不已。他一直想找一个好办法让自己轻松一些。

  后来有个和尚跟他说:“你在明天打扫之前先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后天就可以不用扫落叶了。”

  小和尚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于是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使劲的摇晃院子里的树,这样他就可以把今天跟明天的落叶一次扫干净了。一整天小和尚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小和尚到院子里一看,他傻眼了。院子里和往日一样落叶满地。

  老和尚走了过来,对小和尚说:“傻孩子,无论你今天怎么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

  小和尚终于明白了,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唯有认真的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看来,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认真过好今天比什么都重要啊!

  渐调渐伏息奔驰,

  渡水穿云步步随;

  手把芒绳无少缓,

  牧童终日自忘疲。

  ——《受制第三》

  灯笼为谁而明

  一个人要活得不窝囊、不黯淡、不委屈、不晦涩,才能抬头挺胸,尽到应尽的责任。人应当活在义务里,才能通畅光明,坦然无愧。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佛的境界便是普渡众生,救助他人便是自我救赎。禅宗的宽容就是要求对待任何人如同对待自己一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

  一个禅师走在漆黑的路上,因为天太黑,行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禅师也被行人撞了好几下。他继续向前走,远远看见有人提着灯笼向他走过来,这时旁边有个路人说道:“这个瞎子真奇怪,明明看不见,却每天晚上打着灯笼!”

  禅师也觉得非常奇怪,等那个打灯笼的盲人走过来的时候,他便上前问道:“你真的是盲人吗?”

  那个人说:“是的,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一丝光亮,对我来说,白天和黑夜是一样的,我甚至不知道灯光是什么样的!”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既然这样,那你为什么还要打灯笼呢?你甚至都不知道灯笼是什么样子,灯光给人的感觉是怎样的。”

  盲人说:“我听别人说,每到晚上,人们都变成了和我一样的盲人,因为夜晚没有灯光,所以我就在晚上打着灯笼出来。”

  禅师非常震动地感叹道:“原来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

  盲人沉思了一会儿,回答说:“不是,我为的是自己!”

  禅师更迷惑了,问道:“为什么呢?”

  盲人答道:“你刚才过来有没有被别人碰撞过?”

  禅师说:“有呀,就在刚才,我不小心被两个人碰到了。”

  盲人说:“我是盲人,什么也看不见,但我从来没有被人碰到过。因为我的灯笼既为别人照了亮,也让别人看到了我,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撞到我了。”

  禅师顿悟,感叹道:“我辛苦奔波就是为了找佛,其实佛就在我的身边啊!”

  心中有佛便能成佛,终日颂经参禅并不能够拥有佛心。简单事,简单心,佛法便在身边,何必舍近求远呢?

  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来到荣西禅师面前,向他哭诉:

  “我们家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上有老人需要供奉,下有孩童需要照顾,一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师父慈悲,救救我们吧,我们一家人将永远记得师父的恩德……”

  荣西禅师面露难色,虽然他想救这家人,可是连年大旱,寺里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让他如何救这可怜的穷苦人呢?荣西禅师一时束手无策。

  突然,他看到了身旁镀了金的佛像。思索片刻后,他便毫不犹豫地攀到佛像上,用刀将佛像上的金子刮下来,用布包好,然后交给乞丐,说道:“这些金子,你拿去卖掉,换些食物救你的家人吧!”

  那个乞丐看到禅师这样,于心不忍地说道:“我怎么能够收这样的钱。这是罪过呀,逼得禅师如此为难,更是让人于心不安!”

  荣西禅师的弟子也忍不住说:“佛祖身上的金子就是佛祖的衣服,师父怎可拿去送人?!这不是冒犯佛祖吗?不是对佛祖的大不敬吗?”

  荣西禅师义正言辞地回答:“你说得对,可是我佛慈悲,他肯用自己身上的肉来布施众生,更何况只是他身上的衣服呢!这正是我佛的心愿啊!这家人眼看就要饿死了,即使把整个佛身都给了他,也是符合佛的愿望的。如果我这样做要入地狱的话,只要能够拯救众生,那我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救人困苦便是佛的最高宗旨,我们又何必讲究形式呢?舍己为人就是善事。世上不缺善心,而是缺表达善心的机会。

  有一天晚上,七里禅师在禅房里念经,突然闯进来一个强盗,他用尖刀威逼七里禅师,七里禅师却镇静地说:“不要打扰我念经,你要钱,就在抽屉里放着。”然后又聚精会神地念经,不再理会他。

  那个强盗正要把抽屉里的钱全部拿走,七里禅师说:“你多少给我留一些,我有用。”

  那个强盗感到很惊奇,又想这么容易就拿到了钱,于是就留了一些钱。就在他要走的时候,禅师说:“拿了我的钱,至少应该说声谢谢呀!”

  那个强盗于是开玩笑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就打开门,飞快地跑了。

  可是才跑没多远,他就被路过的官府的人抓住了,强盗对抢钱一事供认不讳。官府的人找到禅师,对他说:“这个人可曾抢劫你的财物?”

  禅师说:“没有呀!钱是我给他的,他已经谢过我了。”

  官府的人没有办法,只好将强盗放了,强盗感激万分,拜倒在七里禅师脚下说:“求禅师收我为徒。”禅师看他诚心悔过,于是就收他为徒了。

  当强盗用刀抵着七里禅师的时候,他用一种只有禅宗才会采用的方式,指点强盗“改邪归正”,这是禅师的本性。度人是佛的责任,也是佛的义务。

  无乐小乐,

  小辩小慧;

  观求大者,

  乃获大安。

  ——《法句经卷·安宁品》

  求人不如求己

  我们总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求助他人,却忘记了自己——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很多尚未开发的潜力,并且拥有把难题变成机会的能力,为什么我们不去设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却要祈求他人的怜悯和帮助呢?

  在永平寺里,有一位八十多岁的驼背老禅师,一天,他在太阳下晒香菇,住持道元禅师看到以后,忍不住说:“长老!您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还要如此辛苦的做这种事情呢?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我可以找一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呀!”

  老禅师毫不犹豫地说:“别人并不是我啊!”

  道元禅师说:“这话是不错!可是要工作也不必挑这种烈日当头的时候呀!”

  老禅师说:“有太阳的时候不晒香菇,难道要等到阴天或者雨天再来晒吗?”

  道元禅师是一寺之主,指导万方,可是遇到这位老禅师,他也不得不认输了。

  禅者的生活,无论什么,都不假手于他人,也不会等到明天。“别人并不是我”,“现在不做,要待何时?”这是现代人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都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正走着,看到一座观音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突然不解地问佛印禅师:“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要祈求的对象,为什么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且还合掌念佛呢?观音到底是在祈求谁呢?”

  佛印禅师意味深长地说道:“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说:“我怎么能知道观音手持念珠祈求谁呢?”

  佛印开示道:“求人不如求己。”

  禅启示众生要保持自由和主动的生活态度,而佛印所说的“求人不如求己”正是这种生活态度的生动诠释。

  道谦禅师与好友宗圆结伴参访行脚禅师。

  路上,宗圆因为不能忍受跋山涉水的疲劳困顿,所以几次三番地闹着要回去。

  道谦禅师于是安慰他说:“我们已经决心出来参学,而且也已经走出了这么远的路,现在半途放弃回去,实在是可惜啊。这样吧,从现在起,路上如果有什么事情我可以替你做,我一定为你代劳,但是只有五件事情我帮不上你的忙。”

  宗圆问:“哪五件事呢?”

  道谦禅师泰然自若地说:“穿衣、吃饭、屙屎、撒尿、走路。”

  道谦禅师的话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宗圆终于有所领悟,从此再也不提行路辛苦之事了。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即使天上掉馅饼,也要张开嘴巴去接啊。万丈高楼从地起,万里路程一步始,个人的事情,别人是无法替代的,这一切都只能靠自己去做啊!

  有一位信徒在屋檐下避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着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可以吗?”

  禅师却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徒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我现在也在雨中,您该度我了吧!”

  禅师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没有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己找伞吧!”

  禅师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自已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自己有真正的禅性,就可以不被心魔所迷惑。雨天不带伞想让别人帮助,平时不思考真正的自我本性,却想让别人度。这就如同自家的宝藏不用,却专门想别人家的,怎么能够称心如意呢?

  自伞自度,凡事应该反求自己。那位禅师不肯借伞,其实是禅师的大慈大悲。

  求人不如求己,万事皆靠自己。企图不劳而获,或者一劳永逸,那是不现实的。

  “求人不如求己”,这是一条很简单的禅理,参悟起来也很容易,但要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在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靠自己去解决一切难题,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

  有一位无果禅师深居幽谷一心参禅,十余年来都由一对母女护法供养。由于一直未能明心,无果禅师深怕信施难消,因此想出山寻师访道,以明生死大事。护法的母女要求禅师能多留几日,要做一件衲衣送给禅师。

  母女两人回家后,马上着手缝制,缝一针念一句弥陀圣号。做完后,又包了四锭银元宝,送给无果禅师做盘缠。禅师接受了母女二人的好意,准备第二天就动身下山。当天夜里他仍就坐禅养息,半夜,忽然有一青衣童子,手执一旗,数人随鼓乐而来,扛一朵很大的莲花,到禅师面前。童子说:“请禅师上莲花台!”

  禅师心中暗想:我修禅定功夫,未修净土法门,就算修净土法门的行者,此境亦不可得,恐是魔境。无果禅师就没有理他,童子又再三的劝请,说不要错过。于是无果禅师就随手拿了一把引磬,插在莲花台上。不久,童子和诸乐人,便随鼓乐而去。

  第二天一早,禅师正要动身时,母女二人手中拿了一把引磬,问无果禅师道:“这是禅师遗失的东西吗?昨晚家中母马生了死胎,马夫用刀破开,得见此引磬,知道是禅师的物件,所以特意送回,只是不知为什么会从马腹中生出来呢?”

  无果禅师听后,汗流浃背,乃作偈曰:

  一袭衲一张皮,四锭元宝四个蹄;

  若非老僧定力深,几与汝家作马儿。

  说完后,就将衣银还给母女二人,辞别离去。

  尘劳迥脱事非常,

  紧抱绳头做一场;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

  ——唐·黄辟希运

  磨砖不能成镜

  语言文字都无法道出禅的真正含义,苦思冥想也无法真正体悟禅的真谛。禅,完全要通过顿悟才可以认识的。下面这个故事就说明了顿悟所带来的喜悦。磨砖不能成镜,参禅求道,主要在感悟真心本性,把握这一点,才能进入禅的世界。

  马祖道一禅师曾是南岳怀让禅师的弟子,他出家之前随父亲学做簸箕,后来父亲嫌这个行当没有出息,于是就把儿子送到了南岳怀让禅师那里去学习禅道。在般若寺修行期间,马祖整天盘腿静坐,冥思苦想,希望能够有一天修成正果。

  有一次,怀让禅师路过禅房,看见马祖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神情专注,便上前问道:“你这样是在做什么?”

  马祖答道:“我在参禅打坐,这样才能修炼成佛。”怀让禅师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早上,马祖吃完斋饭准备回到禅房继续打坐,忽然看见怀让禅师神情专注地在井边的石头上磨些什么,他便走过去问道:“禅师,您在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答道:“我在磨砖呀!”

  马祖又问:“磨砖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说:“我想把它磨成一面镜子。”

  马祖一愣说:“磨成一面镜子?这怎么可能呢?砖本身就没有光亮,即使你磨得再平,它也不会成为镜子的,你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

  怀让禅师说:“砖不能磨成镜子,那么静坐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马祖顿时开悟:“弟子愚昧,请师父明示。”

  怀让禅师说道:“譬如马在拉车,如果车不走了,你是用鞭子打车,还是打马?参禅打坐也一样,天天这样坐禅,能够坐地成佛吗?”

  砖不能磨成镜子,静坐自然也不能成佛,重要的就在于悟,盲目地去做事情是不可取的,自然也就无法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自己用心去感悟,才能真正进入佛家圣地。

  苏东坡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宋朝时期,证悟禅师前去拜见庵元禅师,闲谈中就提到了苏东坡的这首诗。证悟禅师赞叹地说:“这首诗的前面两句,颇有气势,能达到这种地步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他在禅理上一定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否则不会有这样的成就。”

  庵元禅师却说:“他只是个门外汉,装腔作势罢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证悟禅师道:“‘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若不是有一定的悟性,岂能作出这样的诗来?”

  庵元禅师道:“他离道还很远呢!”

  证悟禅师道:“是吗?你能否解释其中的道理呢?”

  庵元禅师道:“你在这里住一晚上,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证悟回去,辗转反侧,总是在想这个问题。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他站在窗边,听到远处传来的钟声,恍然大悟道:

  东坡居士太饶舌,声色关中欲透身;

  溪若是声山是色,无山无水好愁人?

  他拿着这个偈语去见庵元禅师,庵元禅师说道:“禅,不是可以用语言说清的,也不是用文字可以写出来的,更不是用心思能够想出来的;禅,只有悟才能领会。”我们来看“南宗禅”杜撰的一个公案。

  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正准备说法,这时大梵天王来到灵山,向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的波罗蜜花。然后坐在最后的座位上,聆听释迦牟尼说法。

  释迦牟尼面对着天上的诸神,一言不发,只是举起这朵金色的波罗蜜花给大家看。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惟有摩诃迦叶会心微笑。

  于是释迦牟尼对大家说:“我有正法深藏眼里,以心传心。你们应摆脱世俗认识的一切假象,显示诸法常住不变的真相,通过修习佛法而获得成佛的途径。了悟本源自性是绝对的最高境界,不要拘泥于语言文字,可不在佛教之内,亦可超出佛教之外。我以此法传授给摩诃迦叶。”

  这则小故事阐明了这样一条禅教大法,那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除此之外,这则公案还为后世禅宗确立了这样一种传统:参禅悟道,不说为妙。

  唐代的智闲和尚曾经拜灵佑禅师为师,有一次,灵佑问智闲:“你还在娘胎里的时候,在做什么事情呢?”

  “还在娘胎里的时候,能做什么事情呢?”他冥思苦想,无言以对。于是说:“弟子愚钝,请师父赐教!”

  智闲笑着说:“我不能说,我想听的是你的见解。”

  智闲只好回去,翻箱倒柜查阅经典,但是没有一本书可以解答他的疑惑。他这才感悟道:“本来以为饱读诗书就可以体悟佛法,参透人生的哲理,原来这都是一场空啊!”

  灰心之余,智闲一把火将佛籍经典全部烧掉了,并发誓说:“从今以后再也不学佛法了,省得浪费力气!”

  于是他去向灵佑禅师辞别,准备下山,禅师没有任何安慰他的话,也没有挽留他,任由他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智闲来到一个残破不堪的寺庙,还过着和原来一样的生活,但是心里还总是放不下禅师问他的那句话。

  有一天,他随便把一片碎瓦块抛了出去,瓦块打到一棵竹子上,竹子发出了清脆的声音。智闲的心中突然一片空明,心潮澎湃。他感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震撼和喜悦,体验到了禅悟的境界。

  他终于醒悟了:“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自悟自证,才能获得禅旨的真谛。”于是他立即赶到灵佑禅师身边说:“如果禅师当时为我说破了题意,那么我今天怎么会体会到顿悟的感觉呢?”

  悟的魅力就在于——长久地追寻和执著地思索之后,突然感受到了宇宙和生命的那种永恒和谐的意义,当你觉悟到这其实是一种固有的东西时,就会从内心的纠缠中解脱出来。你会突然发现,一切都为之改变了。

  尽日寻春不见春,

  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

  春在枝头已十分。

  ——唐·无尽藏

继续阅读:第二章 快乐在远处等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谈佛说禅悟人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