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瞧我们小七倒像有模有样的。”
“小七:你挑的两个大丫鬟一个叫翡翠,一个叫珊瑚,正巧前者擅长针线女红,后者会做小点心。今后,翡翠管衣料和首饰;珊瑚管膳食和出行;小环改名玳瑁管例钱、笔墨、脂粉等;小乐改名珍珠管香料、冰炭等。刘妈管库,荀妈管人。”
季夫人瞄了季芷姿一眼。
季芷姿有些疑惑,如此一来她院中下人的差事不就大变了吗?这是为什么?她不明白,带着一丝询问去看季夫人。季夫人没理会她,笑盈盈的让二房、三房姑娘们挑人。
季芷姿回到季老夫人身边。刚刚季夫人给她的大丫鬟们重安排了活计,但下面还有小丫鬟的。那些人的差事也不用她费心,交给荀妈就可以了。
季老夫人叫人给季芷姿拿了果茶喝,并未对季夫人的安排有什么异议。这点,让季芷姿更不明白了。很快,各房姑娘们挑剩下的下人先行退下,被挑中的也规规矩矩退到院中等候。
这会子,姑娘们院中新添的下人都已挑好,季夫人便让她们去学堂上课。在出阁前,闺学是万万停不得的。如此,以季三姑娘季芷芸打头,姑娘们都出来了。
“三姐?”
“小七,莫要胡闹,赶紧上学去。”
季芷芸抿唇而笑。
“唉,是。”
这不,姑娘们分成两泼,分别上学。课堂上,季芷姿都还在想添人的事。不过,她进学堂前,就让小乐、玳瑁、荀妈带翡翠、珊瑚等人先回冬青院安置。
当夜,季芷姿下了学,被季夫人心腹明芳领到了主院。这会子,季常也回来了。
“爹,母亲。”
“嗯,你今日上学了?就该好好听课,别总偷懒。”
季常打趣道
“爹,我哪有偷懒?前阵子是病了嘛。”
季芷姿脸色一红,她暗中打量季夫人。季夫人端坐一方,正在品茶。
小七,你性子淘气,我念在你回府晚又年纪小的份上对你素来没怎么管束。可你毕竟是大姑娘了,该学的都要学起来。听懂了吗?”
季夫人笑道。
“母亲?”
“不要紧张。你的功课中琴技和绘画是不错的,簪花小楷也写得工整,书没少看,诗词歌赋差了点,也还是很努力的。但是,针线女红必须要抓起来。”
“啊……”
季芷姿变成了苦瓜脸。
季常不由失笑,随即又板着脸。
“爹。”
“你母亲是一番好意,真该学的,不然你以后怎么办?总不能连一件外袍都缝制不来。”
季常说。
“可以买绣娘的嘛。”
“你倒机灵!可是,有些东西绝不是买来的绣娘能替你做的。行了,我给你的翡翠,针线女红极好,你先随她学。等有了功底,再给你请个师父教。好歹能做件袍子或裙褂吧?绣花之事就不勉强了。”
季夫人态度强横。
季芷姿频频给季常打眼色,季常偏转过头拿了本书做掩饰,也不帮她的忙。
“小七,峰儿是不是叫你做一个绣屏出来?你做不出来的话,那会如何啊?”
季夫人又道。
季芷姿相当郁闷:季峰的话中意思是若他回来看不到自己独立完成的绣屏,那出门的时候就绝对不带她了。
“母亲,我会学好的。”
季芷姿不得不对季夫人妥协。看来,在二哥季峰不在的日子里,她就别想在家中过得惬意了。要学针线女红?真是倒霉。
“母亲,你怎么知道我会挑翡翠?”
忽然,季芷姿以一副好奇的模样抬头看季夫人。
“你若不挑,我会让她进我和老爷的院子,到时候找个理由给了你便是。”
季夫人露出一丝笑意。
“哦。”
季芷姿像一副被霜打了得茄子似的,倒叫季常看了颇有几分哭笑不得。不过,他夫人昨夜讲的有理:不求季芷姿做绣活的手艺多精湛,总不能连红嫁衣和定亲时给男方的袍子都做不出来吧。
那多丢人!
如此,在季夫人的强势下,季芷姿每日除了上闺学外,就是由翡翠教导她做绣活,先是从最基本的香囊、荷包开始学。
一连学到正月,季芷姿才能勉强在香囊上绣个简单的小花或是柳树什么的,复杂的她依旧绣得四不像。翡翠连连叹息,季夫人看了更是脸黑。
不过,季夫人在三姑娘季芷芸开解下,除了叫翡翠继续教季芷姿绣花外,更得教她裁布做衣和缝制鞋袜。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让季府大房丢脸。
大约是熟能生巧,又或者是季芷姿想早日解脱,在她一日日苦苦练习下,针线女红上总算有了一点进步,至少她现在做的香囊,缝线再不是歪歪扭扭的,也好歹能绣个简单图案或字了。
这个时候,已过新年,季三姑娘十六岁,忠义侯府派了人来请期,大婚定在六月。计算日子,季峰在二月底的时候就能从大梁国赶回来。
季峰要参加今年春润!
过了新年,季六姑娘、季四姑娘、季五姑娘十五岁,季芷姿同二房的八姑娘、九姑娘也有十四了。季六姑娘许了庐阳樊家的公子。
“玳瑁,你说我什么时候能做绣屏啊?不完成的话,二哥回来就惨了。我以后再也不能出去玩?悲催的!”
季芷姿叹道。
“七姑娘,您明年也及笄了,怎能再随意出门玩儿?不过,做绣屏很难的。”
玳瑁答道。
她和小乐被季夫人改了名字,负责的差事也少了。好在,她依旧管着姑娘的例钱,这是顶顶重要的事。季府中,年轻姑娘的例钱并不高,不过是嫡女每月五两银子,庶女每月二两银子。
亏的是七姑娘季芷姿得宠,每月另外能得不少好东西,像老夫人和夫人会不定时的赏赐些首饰、衣料,像二爷会常带好的笔墨纸砚或玉器、漆器等玩物,像老爷还会给姑娘好的茶叶或是其它。
季芷姿的日子不算难过!
季夫人虽然有时严厉些,也不会太刁难,比起二房的四位庶女,她就轻松多了。
“唉,若二哥带我去大梁多好,就不用烦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