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王蓝衫也很厉害,被称为后后现代主义印象派的中流砥柱,有个外号叫做“王朝复兴”
意思是说她复兴改进了印象派,还说她是当代印象派第一人,有“蓝衫归去,印象全无。”的美誉。
而曹淑云自己呢,当然也是有一些出名画作的,
但是猜测她是自己夸过的第三人,却不是因为她的画作,而是因为她的骄傲。
你想啊,一个骄傲的人,除了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平常不也就只能夸夸自己了吗?
因此曹淑云突然用两个“了不起”,两个“佩服”夸了林轩,
这怎能不让人唏嘘?怎能不让人惊诧?
林轩却也乖巧,见曹老师夸自己,连忙谦逊道:“不敢当,不敢当,曹老师您太过奖了。”
你看,还用“您”,多乖巧,多会来事啊。
说实话,除了陈冰雅,杨莉现在是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林轩,
其实大部分学生现在看林轩的眼神都有点嫉妒,
是啊,能不嫉妒吗?
曹淑云曹老师什么时候和一个学生这么的融洽过?
而一个学画画的,和曹淑云这样画画世家有了关系,那必然身价暴涨啊。
甚至有心理阴暗的学生都开始盘算了,
盘算什么?盘算从林轩手里弄几幅画来收藏啊,
被曹淑云老师夸过的,那前途必然不可限量啊。
“嗯,有才华,有礼貌,难得,难得。”曹淑云老师又夸了一句。
学生们都有点受不了啦:曹老师,这样好吗?多少年都不夸人了,您现在一连夸人两句,这?这是对我们的深深伤害啊。
“你能给大家讲解一下这幅画吗?”曹淑云看看时间还有许多,便请林轩讲画。
“我这点见识,怎么敢在您这卖弄,这不是班门弄斧吗?”林轩多会来事啊,一边推辞,一边还给曹老师戴了一顶高帽。
“呵呵,你就别谦虚了,就算可怜可怜你的这些同学,这他们认识到自己有多么的无知,也行啊。”曹淑云笑着调侃了一句。
她笑了,是吗?曹老师她是不是笑了?
有人开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她不光笑了,还嘲笑了我们的无知,更有人已经泪流满面了。
林轩听了,扫视了一下全班,见一个个的哭丧着脸,像无辜的哈巴狗似的,心里也有点不落忍。
“好吧,我就讲讲吧,不过这些人的理解能力,恐怕……呵呵呵。”林轩很无奈答应了曹淑云,却开始怀疑其他人的智商了。
其他同学能干吗?甚至有人都对他挥拳头了,那意思是:呵呵什么啊呵呵?你是说我们笨吗?
“他们虽然笨,但也要教育呀,毕竟他们也算是个人啊。”曹淑云倒是直言不讳。
这下子一半的同学都泪流满面了:曹老师,直接说我们笨,这样好吗?这样真的好吗?
另一半脸上也是痛苦又纠结的表情:什么叫我们也算是人啊?我们不是人是什么啊?难道是某种吃了就睡,睡醒就吃的动物吗?
“现在让林轩给大家讲一下梵高的《杏花盛开》,如果有没有看过这幅画的,可以用手机搜索一下。”曹淑云瞥了其他人一眼道。
同学们听了,连忙打开手机,连上网络,搜索梵高的《杏花盛开》。
林轩等大家都看的差不多了,便不再推脱,带着神往的表情,悠悠的讲了起来:“据说杏树是春天最早开花的果树,是对春天的感知力最强的。
杏花也可是说是最蓬勃的,明艳的花。
而梵高的这幅杏花图则有一种清丽,纯素的新生感,还带有一种亲切,祥瑞之感。
因为这幅画是一份礼物,是送给他刚出生的侄儿的礼物。
梵高出生于荷兰,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不过很小就夭折了。
梵高的生日是三月三十日,这正是他哥哥的忌日。
因此他的父母对他非常宠爱,可是他却是一个很孤僻的人。
因为这个原因,他被送进了学校,却也因为这个原因和学校的恶劣环境,他越来越叛逆,后来便退学了。
可以说,梵高的一生都是孤僻的,好在他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提奥。
提奥可以说是梵高唯一的知己,唯一的朋友。
梵高的一生里,认可梵高的画的人只有提奥一个人。
由此可见,二人的关系何等密切。
所以,当提奥有一个儿子的时候,梵高十分高兴,便画了这幅《杏花盛开》送给提奥的儿子。
不用说,这幅画象征的是新生命的到来,准确说是在欢迎生灵来到人间。
梵高的画常常有一种扭曲感,这幅画却相当的写实,
你们看这杏树的枝干,如同钢铁铸就一般,靠近花朵的枝条更是像鹰爪一般。
这是有寓意的:要想抓住生命的花朵,就要有钢铁般的手臂。
这一方面是对弟弟提奥的赞美,另一方面是希望弟弟的儿子能够刚强的,野蛮的生长。
如果去掉花朵,单看这些树枝,那简直就是一个强大无比的恶魔正在张牙舞爪,试图吞噬天空。
可是有了这些花,这幅画便柔和了许多。
似乎是在说,就算是恶魔,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会变成天使。
而这些花朵显然满足了枝条的需求,给了粗糙的枝条以意义。
生活就是枝条,总是粗糙的,坚硬的。
而生命却是精致的,软弱的,美丽的。
把生命之花架构在生活之上,那么这就是人间最大的美丽。
这里也表达了梵高本人的倔强,
因为他本人在生活中受到了太多的折磨,甚至屈辱。
可他还是坚定的认为生命应该在生活之上,而不是为了生活,践踏生命。
没有鲜活的生命力,生活就会变成吞噬人的恶魔。
且不说这些意义,就但看这幅画的构图,色调,那也是美的无与伦比。
你看他画的天空,多美啊,竟然是水蓝色的,飘渺中带着沉静,光看这天,就自然觉得岁月静好,福寿无极。
而这花更是美的如同精灵做的梦,满满的都是纯洁,都是天马行空的幻想。
有人说看到这幅杏花图,能闻到杏花的清香,我是不同意的。
梵高画的是没有气味的杏花,
因为有味道,就会招蜂引蝶,
没有味道,才能至纯至清。
而人的一生,至纯至清的时候当然就是在出生的时候。
所以,这是一幅纯白之作,把纯白画到了极致,不带一丝的烟火之气。
而中间一点点的红色,也是为了衬托无边无际的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