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弟说,要不然咱们去找童爷吧,大家是一条船上的蚂蚱,这事儿他也责无旁贷吧?郭淳直接说我弟没脑子,现在船都没起航,人都在码头上,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改弦更张,换一条更大更快更稳的船。有些人有些事,你别太想当然了,又不是咱们这种交情。
我弟让郭淳说得咬牙切齿,这是说到痛处了。其实我们都知道,我弟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太容易相信别人了,只要挂上朋友这两字,我弟那是真的敢把心从肚子里掏出来给人。我说郭淳说得没错,是不是一条船,这得看以后,现在光说是没用的。这事儿不能指望童爷,得咱们自己解决。这个是好事,既是能给童爷增加信心,也是把黄老大的路给堵死。
王忠说既然必须得干,那咱就干吧,趁早结束,也好让黄老大死了这条心。我们都知道王忠的个性,他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莽,不爱动脑子。他说干,那真就是干了!
我跟所有人说,以后遇到事情,别动不动就老想着干,咱们是做买卖,说到底是生意人。咱们又不是土匪,成天干来干去,那叫什么事!以后要改正这种心态,除非是遇到有人坏规矩,来搞咱们,咱们能不动手,那就不动手。但真正动起手,也千万不能含糊了。
二轮子说,就是,我都说了多少遍了,咱们都是买卖人,那得讲原则,讲规矩,不能再翻过去的老黄历了!我没等我弟和王忠说话,直接让二轮子闭嘴。咱们这群人里面,就数他最爱动手,尤其是跟了杨老三以后,动脑子的时候那真是微乎其微。
我也不等他们轮流发言了,直接问郭淳,粤南那个老板具体信息。要么怎么说郭淳这小子比这几个人要强呢,出事以后,知道第一时间先搞情报工作,这就说明他很清楚眼目前最应该干的是什么!
这个粤南来的老板是专门搞皮包皮具的,从他要走的货就能判断出来,第一他厂子规模小不了,因为皮货说白了不像当时的钢筋、电缆,都是计划商品,可着国营大厂先来,这东西是没必要囤积的。
第二,这应该是搞高端皮具的。毕竟他主要的料子,都是头层牛皮和小牛皮。那会儿的皮衣皮具没有那么讲究,就拿我们东北来说,首要功能是抗风御寒,其次才是美观排场。
但是我之前搞皮货南运,我就提前研究过。就以小牛皮来说,一头小牛犊子,就能出两个日记本那么大的皮子,这可不是讲究这么简单的事儿了。以我判断,这个有很大可能是要搞当时国内有名的什么皮尔卡丹,华伦天奴。
再联系这老板出身粤南,可以推断这是要往港岛售的山货,也就是后来常说的所谓山寨、A货。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国外大厂还没进入国内,代工、世界工厂这些概念也压根就不存在。这也是我推断的一个依据。
其实外国大厂当年就对假货频繁举报,有着长期的斗争经验,但当时国内的法律还不健全,而且国家也没加入wto,对这种事儿压根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举报是没用的。
那就得想其他办法!
我让我弟他们先在宾馆待命,跟郭淳简单收拾以后直接找上粤南的老板。我开门见山,直接就跟他说,我是从临溟来得,跟黄老大一个地方,我也是干物流托运站的,而且跟黄老大有过儿。
粤南来的老板姓方,叫方敖博,脸上挂着笑,说话很温吞,但是很有力。意志坚定、心思细腻,思维严谨,性格外圆内方,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个硬茬子,十足的买卖人,不然也不会刚刚改革开放,就把生意做这么大!
他笑着跟我说,他是个做生意的,这些江湖上的恩恩怨怨,他不想参与。言外之意,他只注重于生意,这基本上是符合我对他的第一判断。我看他压根儿不接我这茬,但是又没把话说得死,就知道他是在给我留着尺寸,让我自己往套上钻,说白了,他知道我的来意之后,就打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
但是很对不起,我不能如他所愿。我直接跟他说,其实过不过那都是以前,现在我也是个买卖人,买卖人就得干买卖事。我要是为了一点恩怨故意压价,那最后吃亏的不只是我跟黄老大,市里搞皮货的也得全都得罪光了。所以,我可以跟黄老大斗,但是有更广阔的天地,我想他也不会傻到要斗个没完没了,毕竟眼下最重要的就是赚钱!
其实想想也是,当头儿的不是那么好当的。每天眼一睁,几百号人等着你吃饭,有一个照顾不到那都得有意见。而我之所以要这么东说一通,西说一通,倒不是我这个人思维混乱,思维混乱也成不了事儿!
原因也很简单,我得打乱他的思维,我不能跟着他走,那样我就跑偏了!我得让他顺着我的思路走。
再一个说,我岁数摆在这里,眼瞅着还不到二十,这在别人眼里是什么?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所以我就得突出一个走偏走险,用后来的话讲,也叫跳进跳出。这样才能让对方知道,我不是个三炮青年,咱们之间,有的一谈!
不过方老板显然还很沉得住气,跟我说这对我同样没有坏处,因为他需要的是稳定的优质货源。言外之意,他根本不关心我们斗死斗活,因为我们总是要出货的,既然要出货,他就不怕没得买!
这仍旧是坐山观虎斗。当然了,他也是在不动声色的继续逼我。
我琢磨着,不能再拖着了,我得直截了当切入要害,不然时间越久,我越容易露怯。毕竟我的实力,是很有限的!等底牌都打光了,我也就被人彻底拿捏住了。到时候赚得就不是辛苦钱,而是彻彻底底喝酸汤了!
其实我倒是有个路子,拿其他的竞品厂来推他。毕竟他这也不是垄断行业,往港岛走山货绝对不会只是他这一家厂子。但是实话实说,这么整有点鱼死网破,即使这次合作成了,从长期来看,也是把人得罪了,这就是埋了个雷,说不定以后什么时候就炸了。而且也不符合我这个人的性格,用后来的话说,这不符合我的人设。
我一向都是多交朋友,不打不相识,但是明里暗里得罪人,这个说出去就很外道了。我最后决定,还是要用求发展走路子多创造的思路来,就跟他说,山货这东西,你往港岛销,赚得就是个辛苦钱,毕竟大头都让那边给挣了。要想自己赚大,那就得铺自己的牌子。远得就不说了,平江的香雪海,那全国人民都知道。
方老板显然早就有这个打算,说到底,华夏人做买卖做了几千年,谁也不缺不傻,能不知道品牌的价值吗?之所以当时国内没几个人提,主要还是市场实在是太难打开了,毕竟华夏地大物博,这不是港岛一省之地。
他眼里的精光稍纵即逝,但被我抓个正着。他不动声色和我说,这个事,很麻烦。就六个字,但是很显然,他要问的不只是这六个字。我这会儿既要吊他的胃口,也得让他往我锅里下菜,所以这个尺寸,必须得说得正正好好。所以我也回了他六个字:国外转战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