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竺县县城,位于莽莽的大山的深处,不到两平方公里,城的东西北三面都为高山所障,仅南面有一个口子,通往市里的公路就从南面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壁立两峰夹缝中穿过去的。据说,历史上,这一带区域属于蛮夷之地,流匪游盗丛生,朝庭鞭长莫及,所以自宋代采取惹不起躲得起的策略始,将县府设置在这四周高山围成的易守难攻的铁桶中,尔后历代中央政府为省事沿用,乃至于今。县城东西两面的高山上还可以看到古时守城而建的石碉堡垒,已人迹罕至,但偶尔也有雅兴突发的念了几书的学生冒险家们豪迈心情寻找路径攀爬上去,践踏一番后,在某块光滑的碉石上留下:“某某到此一游”,或“某某某,我爱你,今生无缘来生再聚”等等之类的游记,算为荒凉的高山丛岭添上了点可算作人文气息的东西。
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所以,解放数十年来,县城象在模具中发育的水果,规模没有丝毫扩大,房屋挤得密密麻麻。除了不到一公里长的“干道”上能容两辆车错车而外,其余的街道都被制挤占成了巷道,仅容单车出入。而这些巷道中,不走两米还有底楼居民们占小便宜图方便乱搭乱建的小建筑,供堆放蜂窝煤垃圾晾晒衣服之需。站在稍高处一看,这些巷道很容易地就使人联想到因脂肪淤积粥样硬化的老年人的血管,长约一公里的县城主干道,也决不是笔直的,而是形的,三段衔接处的“拐点”还没有被收拾得很平滑,也只能如此了。这条形的道路两边有很多的县属机关,如工商局教育局建设局等,街道尽头就县人大机关的大门。经过去年的美化,这条街道成了整个县城最大的亮点,即“形象工程”。所谓的美化,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安装了气派的景观路灯,二是整条道路进行了沥青黑化,三是沿街还种植了百多株梧桐,这一切都是比照市里前年建好的青云大道的样式做的,所以,县城就无可避免地有了那么一点都市气息。
因为县城周围的几个乡都产煤,所以当地人又不约而同地把县城自封为“煤都”。这一带煤多得出奇,老百姓打井或挖地,一不留神就触及到煤层,虽然煤质不是十分好,但它就成了全县最倚重的财富来源。于是,这儿的煤国家在挖,老百姓在挖,外来的老板也在挖,整个县城成了煤炭交易的大市场。因此,这里有不少小富翁。大约也由于煤多的缘故,县城老是蓬头垢面,新修不久的建筑,即使装饰华美,隔不了十天半月就会被空气中飘来的煤尘附着上,雨水一过,变得泪痕满布,久之,领导们对每年创建“卫生县城”的活动就不抱态度,整个县城就很客观地体现县城里住着的刚发财还没十分在意形象的小富翁们的心态:只要荷包殷实,衣冠鞋袜等外部设施任由人评说。
县城里的人们,日子过得比较惬意,老人们有县里组织的专门的老协会,老协会在几位退休干部的带领下,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们组成了一支队伍庞大的秧歌队,每逢政府或一些机关单位有活动,或召开大会,就组织他们出来沿景观大道走上两个来回,尔时锣鼓喧天,红飞绿舞,极为壮观。现在,这种习惯也在当老百姓中传染开去,寿喜嫁娶,也有人请他们凑热闹,并且把能否请他们当成了一种有身份有家底的象征,甚而至于一位小富翁九十岁的母亲驾鹤西行,也请了这拨子秧歌队来扭一番,名曰“喜丧”。至于他们每次扭秧歌,所唱所跳其意云何,没人说得清个子丑寅卯。除之而外,老人们还组织了棋牌社书画社钓鱼社等等共七八个社,大概是和某些不良组织抢占老人们精神领域。这些,都见不着子辈们年青人们的身影,为什么?因为他们都忙着找钱致富去了。总之,老人们负责打发余下的时光,年青人负责养家糊口,小孩子们负责成长,分工很明确。
沿着景观大道往前走,可以到它的尽头,县人大机关大院。机关大院是由十几幢老式的砖瓦结构的房屋组成,最高的只有一幢,四层,最低仅一层。在唯一的一幢四层的楼房里,人大机关当然占据了最高一层,那一二三层是谁在用?据底层示意图上可知,第一层是烟草局,第二层是人事局,第三层是国税局,平时,除了国税局所在的楼较忙碌外,其余的楼层都比较冷清,但是接连几天,位于二楼的人事局格外的忙,原因是当下正值每年的大中专院校新生毕业回乡报道等待分配工作的时间。
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主人公孟于非从中原财经大学毕业回乡,今天来到县里办理报到手续,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三次到县城。第一第二次到县城的时间很早,第一次时他才七岁,是母亲带着他来县城走访一位做官亲戚,据说姓周的一位姨父;第二次是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后,也就是四年前来到县城参加县招办组织分数上线学生到市人民医院统一体检。这里,得要回溯几句,说说他第一次和第二次来县城的情形。
主人公老家在距县城五十来公里的茶亭镇白雁村,那时的茶亭镇,还叫茶亭公社,白雁村,名曰白雁大队。在土地刚刚包产到户的头一年,这一带农民大都是货真价实的贫下中农,主人公家里同样一贫如洗。当时,孟于非的姐姐年仅十一岁的小姐姐因胃息瘤(据医生说),几乎拖到不能进食了,躺在床上需要手术治疗,医院报出的手术费是五百元,虽然现在看来这根本不是大数目,可当时把这家一餐饭当两餐甚至三餐饭的人家吓昏了,几乎以为在凭自已的能力在地球上这辈子大概没法凑到这笔款了。
好几天,父母才稳定情绪,手忙脚乱地四处借。邻居亲友们的帮助能力有限,跑了七八家,总共凑到不足二百元,奶奶把万年屋也卖了一百元,不得已,母亲想到她的堂妹家确切地说是在县里“当官”的她的堂妹的丈夫,于是她急急忙忙向邻居家借了一只产蛋的母鸭,带上两个红薯作干粮,要到县城里找堂妹借钱。听说母亲要去县城,对姐姐的病不甚知了又不明事理的小主人公无论如何都扭着要去,虽然心疼儿子,但经济窘迫,父母先是又恐又吓,比如捏造县城里有骇人的毒蛇老虎甚至持刀的日本人,但这些没能说服七岁的孩子;不得已,他们口吐真言:很花钱,车费贵,还没有新衣服出门,可这还是挡不住只讲目的不讲条件的孩子;最后,父亲在孩子犟脾气下勉强屈服了,他不得已换了思维,以为可以让儿子出去走走,相当于见见世面。后来一位邻居告诉他们,孩子还小,加之个子瘦小,坐车可以免费,于是母亲也勉强答应了。
第三天一早,母亲向邻居家借了同龄孩子一件较新的兰布衣服给小主人公换上,反复教育了他几遍:要乖要听话不要乱说乱跑等等。主人公把它看作交换条件全答应了,终于得随母亲上了路。
从村里到镇上有近一个小时的山路,中间还要经过一条宽约百米的河,小关河。小关河发源于几百公里外的邻省,这一段河陡水急,船无用武之地,河上一座不足两米宽的悬索桥,是白雁村一带村民来往镇上唯一的渡河通道,人主公每次从桥上过,都要刻意在桥上颠两下,因为这相当于他可以玩动的最大玩具,这一次也不例外,甚至颠了三下,被母亲喝住,才停下恶作剧。
结果,孩子坐车并不是全免费,只免半票,母亲几乎以为受了邻居的欺骗,事已至此,总不能让孩子独个回去,一路上直到县城,恼悔得没和孩子说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