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第一个学期大部分的课程都是通识课,不知道其他学校是不是也是如此,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转专业的时候方便些,到了大二就不方便转专业了,那时候专业课会多起来,大一第二个学期就会有一两门专业课了。因为军训刚结束的关系,学生们的纪律都比较好,不过能保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
作为开学以来的第一堂课,没有一个学生缺席,甚至连迟到的人都没有,如果对象是大二大三的学生,那真的是个奇迹了。依靠人格魅力开挂的老师毕竟只是少数,那样的老师也不在意谁迟到谁没来了,光是过来旁听的人都会挤不下吧?
这是这个学期唯一的一门专业课,一周也只有两节连在一起的,算是一堂课吧。大学的课一般都是两节课连一起的,有时候三节课连一起,不过不多见,从来没有单独一节课上个45分钟的。
这门课叫做《生物技术导论》,听名字就知道,这是徐铭他们这个专业未来所学内容的总的概括。老师姓解,是个生物学博士,有着大部分科研人员的严谨和刻板,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欢声笑语,不存在的。这门课程理应是勾起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兴趣的,这下子厌学情绪比较严重的可能已经在思考着转专业了,但是以他们可以预见的期末成绩,转专业成功的概率不会很大。真正愿意学的人,根本不需要别人强迫。生物学其实更偏文科一些,它需要背的东西很多,记忆力好的人会很有优势,逻辑性虽然需要,但只要不是太差都没问题。
“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主流技术之一,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包括重组克隆和遗传工程,还包括运用微生物来生产面包啤酒奶酪和抗生素等日常生活必需的产品。生物技术可以应用于许多疾病的革新治疗构建清洁工程处理环境问题等方面……”
听着解老师的讲课,很多人都快睡着了,但又强撑着没有睡着,玩儿手机也是不存在的,因为他的眼神有些可怕,太严肃了,在他的居高临视下,盯着自己裤裆发笑实在太明显了。
一整堂课下来,就跟听新闻播报一样。大家都是不明觉厉的样子,就是怎么也提不起对这些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如果大学课堂都是这样子,那也太让人失望了。不会有学生踊跃发言的,从小学毕业那一刻开始,踊跃发言的能力就被埋葬了,现在坟头草比人还高了吧。课堂,只是老师的独角戏而已。
徐铭是少数几个认真听课的学生之一,他期待着能听到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脑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内容,可是他注定要失望了,老师讲的那些和他心里所想的完全不一样,也没有一样是他特别感兴趣的。而且解老师太严肃了,他连站起来秀一下的欲望都没有了。徐铭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他可是妄想着成为一名走在世界科技最前沿的男人,如果去研究这些被人研究烂了的东西,如何走向人生的巅峰呢?他没有什么系统,更没有超能力,只是一介凡人而已,甚至记忆力也不是特别好。是什么给了他如此强大的自信,居然连开创一个新的科技时代也敢去想?单凭他终日只知道胡思乱想,那可笑至极的想象力吗?确实,想象力就是创造力,他也很会思考,要说打造一个商业帝国还是有渺小的可能性的,妄图在科学史上盖章,怕是还活在梦里吧!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了,大家都松了口气,老师也可以做自己的实验去了,很多老师都是忙实验忙得连备课的时间都不够。早上只有两节课,这会儿还不到十点,高年级的有些人才刚吃早饭而已,这就是自主选课的好处了。这么热的天,教室里只有风扇,还是宿舍舒服。
回到宿舍后,徐铭还是有些难以接受现实,他所选择的专业已经完全背离了他理想中的研究方向了啊。不过就算他当初填报医科院校,也是无法在本科阶段接触到神秘的脑神经领域的,国内相关的本科专业几乎没有,考研的时候报这一类的研究所或许还有机会。他填报志愿的时候也不是很懂,对这些专业也都不够了解,这就是命吧!现在他走上了这一条分岔路,未来如何,他自己心里也完全没底了。或许浑浑噩噩的混到毕业,然后找一个饿不死自己的算不上事业的工作,也就是企业经常招人却又很难招到的那种,那时候她也该彻底失望了吧,他徐铭也会重新回到一个人的生活。这个专业,除了利用学到的技术自己创业外,也就继续投身科研事业才有出路。总有一天,他徐铭也会妥协,然后事倍功半地去研究那些被人研究烂了的课题,企图从剩下的残羹冷炙里找到一些能够果腹的东西,在国内发几篇文章,过着稍微有尊严些的日子。那样子做,他的爱情应该还能保住的,至少在周围人的眼里,他算是个体面人了。
妥协是不可能现在就妥协的,谁都有自己的不甘心,他徐铭还是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的,不管是为了以后的妥协,还是寻找新的出路。如果现在他就自暴自弃了,那他连这种妥协的机会都不会有,只能接受长年解决自己个人温饱问题的命运。
舍友们还在没心没肺的嗑瓜子刷手机,不像徐铭那样杞人忧天,他们根本就没想那么长远,大学生活真的就像他们高中老师描述的那样。
空调吹出的丝丝凉意,将徐铭体表的温度降低不少,这时候他渐渐冷静下来了,他对自己的专业还不够了解,就算想破脑袋也是很难想出好主意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嘛,干脆就暂时不想了。或许还缺少一个契机,时机到了,前方自然会出现一条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