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但据李清明这几年的观察,这个世界有时也是很公平的。比如,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说如果一个人赌场失意,他情场就会得意,反过来说得更透彻一点,一个人赌场得意的时候他老婆很可能正在给他戴绿帽子。这个世界很奇妙。
忽然有一天,李清明从铺天盖地的书卷中抬起头来,那个时刻应该是在晚自习吧。记忆总是朦朦胧胧的,大概只有晚自习的时候才能找到那时的意境和感觉吧。教室里空气一如既往的浑浊,好在大家生命力都很顽强,早就适应了。四周静悄悄的,仔细听来会有沙沙的写字声和翻书的声音,偶尔有人咳嗽一声却更显出了这安静,好一派莘莘学子求知图。李清明并没有沉入到这种美好的氛围中,他抬起头来了,似乎正准备做点不一样的事情。
有人说女同学的容貌与往往与她的学习成绩成反比,不知道有什么根据,但李清明确实觉得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因为班上的女同胞们的长相实在不敢恭维,虽然她们的考试成绩常常把李清明惊出一身冷汗,然后肃然起敬。当然,凡事皆有例外,此时环顾四周李清明还是发现了一位美女。那美女身材娇小匀称皮肤白皙鸭蛋脸面长发飘飘,反正一切都是按照李清明心中的美女标准长的,李清明多看了她几眼。既然李清明觉得这是位美女,其他人也会这么认为,班内高手如云,李清明从未想过与她有什么故事,他觉得平时有这样一位美女看着也算是老天对他不薄了。
“李清明你跟王鹏下课后换一下座位。”有一天刚上晚自习,班主任就来到李清明面前如是说。那些目光又来了,李清明虽然还是在浆糊中挣扎,但他还是感到了一丝不同。李清明的意识还是一团混沌毫无起色,可他还是看清楚了自己将来的同桌正是那位尖子班硕果仅存的美女荆晶,自己早就发现过的。虽然学习枯燥无味,但幸得美女同桌,难道这个世界还不够公平吗?于是,李清明装出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搬了过去,恨得班上几位所谓的风流人物牙根直痒痒。
阳痿早泄猥琐这几个词对一个男人的杀伤力是很大的,李清明并没有这些病根,可他感觉自己似乎就在这几个词之间徘徊,总觉得有一口气出不来,让他很难受,现在的说法应该是很不爽,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当然,很多人都会有个毛病那就是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过往的经验告诉李清明一定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他开始审视自己的每寸肌肤,终于,他脑海里出现了一个词闷骚。
现在说的都是几年前的事情,那么把时间定格在当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前几天李清明跟同事们一起喝酒,在酒精的作用下,大家不再那么拘束,都开玩笑叫他闷骚男的称号。李清明初次听到这个词语感觉不大好,不过也还好。回去上网查了一下,再仔细想一想,觉得大家说的确实很贴切,至少比他以前所认为的沟通障碍症什么的好多了。虽然有灌水的嫌疑,但李清明还是愿意把自己查到的含义贴出来,这更是他的本心。
闷骚一般是指外表冷静,内心狂热,沉默而实际富有思想和内涵的人。此类人群不轻易表达和外露个人喜怒哀乐和情感变化,但是在特定的场合或环境中,往往会表现的出人意料。这种表现有一定(作秀)的成分,但是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个人真实的内心活动。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闷骚是褒义词,实际上也可以作中性词理解。
闷骚是一种迂回性的潜意识心理,因含蓄(含糊不清)而上升到了一种境界层次,是一种假正经和假低调的放肆的内在品质。它蛰伏在人的体内,隐含积蓄含而不露欲说还休,时机一旦成熟,就立刻苏醒,继而惊世骇俗等等。总而言之是极富有心计的一类人的内在表现。
所以会有这样的一句话:“90后对人最坏的评价是闷,最好的评价是闷骚。”其意也有表达说“心中极度渴望,可又在表面上很克制”,想故作深沉,不想轻易流露自己感情的纠结现象。也隐意的理解为是隐忍而不失优雅的性感。
其实“闷骚”还有另外两种定义:一种是闷骚的人是天生很内向的人,但是他们内心很想接受外来事物,想变得外向,可是却永远学不会外向,这种人一般比较“闷骚”。另一种是闷骚还表现在外表沉闷内敛,内心风骚浪漫,让人不易识破表象。
稍稍做一下解释,李清明就是那种外冷内热的人,或者说他很内向却渴望变得外向,渴望与人交往,接受新鲜事物。举个例子说,他高中时候就想轰轰烈烈的谈一场爱情,方不辜负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可又深深的明白这不现实。他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所以只好一直克制隐忍。他丰富的情感付诸笔端化成火热的情书或者私密日记,最终只是不了了之,空留下满腔遗憾。
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读者有没有对李清明的性格特征有所把握呢?大家不妨拿已经看到的李清明和将来要看到的李清明印证一下。不止一次有人劝李清明说他的性格需要改一下,每当此时李清明只是笑而不语。笑话,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难道要他去挑战自古以来就有的规律吗?所以,那就这样吧,闷骚到底吧。
说到闷骚很多人可能觉得本文的叙事风格也很闷骚,骚到常常让人一头雾水。本文写到这里也有七万多字了,有必要对写作手法和作者心态有所交代了,不然有些人云里雾里终有一天非得丧命不可。如果作者告诉你,他只是在用自己的肉体,以虽死犹荣为目标去开拓一种新的叙事方式,你会相信吗?这虽然奇葩,但贵在作者喜欢。世事本来就是混沌一片,为何不自然一点呢?如果认真,那你就输了,而且后果难免自负。当年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风流,而风流内敛是为闷骚。
科学的讲,闷骚应该属于一个人的气质类型的一方面,很难改变,李清明心里还有好几种顾忌。
首先,他深深爱慕着这位美女,荆晶瓜子脸,笑容亲切举止温柔有一种城里人的风范,简直就要成为李清明心目中的女神了。书上形容某位男生老实,常常说他跟女生说话的时候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脸憋得通红,而李清明一向比较镇静,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却也一连几天都没有跟她说话,弄得气氛很是尴尬。那位老奸巨猾的班主任肯定也是看准了这一点,才会让两个人同桌的,因为换到别人肯定会发生一些无聊的故事的,处在发情期的人们可是什么事走做得出来的,更何况谈恋爱这种小事了,其用心险恶可见一斑。
其次,就是上面提到的闷骚气质了,心里万分渴望,却尝试无数次仍无力踏出那一步。这一次膜的捅破看似简单,怎奈当事者就像煤气中毒一样没有半点力气,天公不作美啊。记得曾经读过一本有关爱情的文章,主人公与某个女孩邂逅相识,两个人连牵手都没有,然而几十年后主人公垂垂老去的时候仍然记得女孩那甜美的笑容,对两人相处时的的那种温馨和睦念念不忘,并认为那是生命中经历过的最美的爱情。不知道越来越重视实利追求速度的现代都市人会做何感想呢?
再次,李清明的第六感告诉自己时机还不成熟,如果轻举妄动只会打草惊蛇。自己现在所处的地理位置已经明显引起了一些人的嫉恨,他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此时唯有装傻充楞才是上上之策。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清明的做法是对的,遗憾的是他没有在最后釜底抽薪偷取胜利果实,那原因可能是只有行动方案而缺乏实际操练经验导致下手不够果断,以后不会了。
第一节晚自习结束以后,同学们都向厕所涌去,似乎狭窄的校园里只有那里才是个好去处。李清明没有那么庸俗,他施施然踱着方步来到走廊尽头的窗户前吹起了晚风,你不知道那究竟有多么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