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关于别人对你的看法或态度。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中,相信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感应到别人对你的态度,有些让人不舒服或过于舒服的经历总会在人的记忆中留下痕迹。之所以不舒服郁闷,无外乎是因为自我感觉良好,而别人却认为你是一堆狗屎,而且绝不是刻意为之,这让你的虚荣心很受损害。
当然,也有让人欣慰的事情。李清明至今还是很怀念几个高中同学,尽管他们或许已经把李清明忘记了。他们读懂了李清明身上贴的标签,嗅到了同类的气息,然后凑了过来。有人说同窗之情很纯洁很珍贵,是的,有那样的好朋友李清明很高兴,李清明们一起探讨问题结伴去餐厅去教室去宿舍,过三点一线的生活。也有很多早熟之辈结党营私经营各种关系,巧舌如花编织各种网络,至于结果怎样李清明还没有时间去关注。
现在,李清明觉得“肩膀齐为兄弟”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句话直接指向事物的本质。这在学生之间就是指当年的考试得分了,你的某门科目有绝对优势了,自然会有人向你请教,看向你的时候用仰视的目光。
新建的教学楼餐厅让人有一丝新奇,不过也就是几分钟的功夫,身在其中很快就平淡了。只是多年之后,李清明的一些听闻让李清明对那时的时光有了更多的认识。
首先,李清明去了所谓的重点高中之后,很多同学老师都很看好李清明,李清明的名字在很多人口中传诵。直到有一天,李清明满身疲惫的往家赶,看到一位美女驾车停在李清明不远处,刚想意淫一下,忽然听到对方用清脆悦耳的声音问:你是某某吗?真的是你吗?在哪高就啊云云。到最后才弄明白,她是李清明的初中同学,李清明不认识她,她却认识李清明。李清明满脸通红支支吾吾的说了几句,大意应该是刚跳槽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一时间气氛尴尬无比,那么多的鲜花和美好刹那间了无踪影,就像理想与现实间隔的那道鸿沟,就好像现在很多明星屁股后面会有很多粉丝,在粉丝面前他们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只是这些明星也要吃喝拉撒,还有可能过的很不如意,有时还要为要不要陪那个满脸猥琐的导演上床而苦恼。所以有些膜还是不要轻易去捅破为好,除非你有把握应对好。不过,李清明会努力的,哪怕把血液都熬干,也要取得一些成绩给大家一个交代。要知道,这世上有很多东西让人不忍心去打碎,有很多东西值得你去用整个生命去呵护,很不幸,李清明就是那个值得托付的痴情人。
其次,高中时光李清明一直都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总感觉还没适应,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路子。有一次李清明浏览贴吧,惊闻一中校长被捕,原因据说是用钱买官然后在学校建设工程上获得收入,李清明陷入了久久的沉思。身为县里最好的高中,占有最好的软件及硬件资源,优先录取最优秀最有潜力的学生,然而取得的成绩却毫不成比例,让人痛心。李清明是不是受害者之一呢?反正谈不上什么受益匪浅,有限的几个老师像极了腐败而目空一切的清政府,悠然的享受着自己的荣华,却在不经意间给某些正在青春成长期的学生以致命的打击。高中老师也算是在事业单位,至于校长应该有什么行政级别吧,这个李清明不太清楚。曾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在中国当官,怪不得公务员考试一直如火如荼,学生们从小就见识过官员的优越,同时也没少这种优越的毒害。
李清明真的开始上高中了,压力慢慢的围来,他却毫无知觉,等到期末考试成绩出来,班主任找李清明谈话他才如梦初醒。他忽然意识到这里是重点高中,有的都是从各地汇聚来的精英,比如自己入学报到时见到的那位平凡的白衣女孩。
关于压力,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工作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比比皆是。有高校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而跳楼,有工厂工人因工作压力不堪承受而跳楼,也有人因生活情感压力而跳楼。初次听到这些的事情的时候李清明感觉很新鲜,有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的意思,然而现在轮到他面对这些压力了。于是,李清明开始拼命的学习,然而努力了一个星期过后,他的成绩在班中的排名仅仅上升了三个。这让一向很自负的李清明很失落。
怎么办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个大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吧?李清明选择了逃避。事实证明,一个人应对各种现实状况的做法是有规律可循的,再回首,李清明发现了自己的在关键时候的几次逃避行为造成了如今自己的一事无成。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关键时候一定要挺住,挺过去了,就从人化成了龙,挺不过去大不了在身上留下道疤,也算是真正的对得起自己了,男人就不能过得太安逸,吃点苦算什么?
李清明高中时候的学习总的来说就是不太在状态。像他这样农村出来的孩子,应该目标定在自己的老乡荣杰进那样的学生身上,然后奋起直追才对,可是李清明没有。那么就具体来掰扯一下吧。
在大家都在玩题海战术,忙着参加各种补习班的时候,李清明往往在悠哉悠哉的睡大觉。那时候李清明养成一种习惯,那就是星期天或者寒暑假回家从不带课本和作业,美其名曰科学学习法,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偷懒找借口。
他不是不想学习,只是很难静下心来,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把学习的事情,推到明天。结果明日复明日,明天就要开学了。有一次父亲跟李清明聊天的时候评价他,说他没毅力。李清明心中一惊,这个评价不得不说很准确,他只是不知道父亲从哪里看出来的。父亲受伤的那段日子,李清明拼尽全力分担家里重担,也不能说他不懂事没有责任心。至于他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应该也是相对而言,毕竟他所在的是县里最好的高中,能考进这里的都是有一定实力的人。
父亲曾不止一次的跟李清明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李清明有一个远房表叔,他家的三个孩子学习都很好,表叔对他们管得也很严。星期天或者放假的时候,表叔就把他们反锁在屋里,尿桶放在房间里,就算放电影的在家门口这三个人也不准出去。后来,这三个儿子都考上了名牌大学,找到了高薪的工作。李清明对于这几位表哥的前途也很向往,可是他始终找不到学习的感觉,只好另寻出路了。
现在的写作就是李清明的一个很好的借口,他希望通过写东西来挽回一些东西,可是所有的情况都显示可能性极度渺茫。李清明到底是对是错呢?姑且说到现在也还没个分晓吧。不过,多克制下自己,不要太自由散漫,终究是好一点的。
可能很多人都已经感觉到文中出现了太多的“学习成绩”这四个字,而且主角李清明似乎也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错而沾沾自喜。其实真相并不是这样的,李清明也很厌烦这四个字,可是一时又找不到更好的衡量和描述一个学生的标准,所以只好如此了。
在这里再澄清一个重要的信息,李清明其实是没上过大学的。他第一年高考落榜了,复读了一年之后又落榜了,这里所说的落榜是指高考分数没有过二批本科录取分数线。他只好去上了三年制专科,在专科其间幸亏国家有一个自学考试的政策,于是他在课余时间自考了本科。由于英语没有过那个特定的考试,还有一些科目有补考现象,所以就没有拿到学位证。
上高中乃至大学以后,李清明的学习成绩是很差的。高一的时候,李清明有幸进入了县里最好的高中的实验班。这个茬在前面已经含糊的提过,因为李清明并不想提,这似乎是他心中的一点阴影。现在就借此机会好好的顺一顺,免得瘙痒难受。所谓的实验班是这么回事,那时候每年在正式的中考前,全县范围内的初中都会挑选几个学习成绩最好的应届生凑在一起先进行一次考试。成绩优秀者会被这所重点高中提前录取,就不用参加中考了。
李清明个人认为这是不科学的,至少这样的政策对于本县其他的高中是不公平的,资质好的学生都被你们提前垄断走了,你们的升学率不高才怪呢,那还怎么比较怎么竞争?
可能当初想出这一馊主意的人是想让资质好的学生都聚在一起,便于他们相互刺激相互促进,可是他想过另一方面了吗?这些在原先的学校很有优越感的学生凑在一起,终究还是要分出高下的,那些虽然努力过可排名依然靠后的学生心里会不会有受挫感呢?他们越挫越勇是最好的了,可如果破罐子破摔呢?
李清明就是一个例子,他当时在班里成绩倒数的时候很多。他努力了以后发现没什么效果,索性不玩了,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去了。他是这么认为的,人生只有一次,青春只有一次,走过了就不可能再重来。所以,自己要好好设计人生之路,珍惜每分每秒,争取走得无悔且精彩。至于学习成绩之类的表面文章,就让它先去死吧。
于是他叛逆了堕落了,成了名副其实的差生,至少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是这么认为的。当然,当年李清明成绩好的时候从没有恃宠而骄,自然也不会在有朝一日自己沦为所谓的差生,不再被重视的时候,感到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