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高中(2)
面壁2018-09-14 04:073,962

  这里单独提到班长是因为这个班长确实是个好人,如果现在再见面李清明也会真诚的叫一声班长,在心理以及生理两个方面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当别人都忙着加入自己的小团体的时候,这个班长却常常跟几位土的掉渣的农村来的学生混在一起,李清明勉强算是其中一位,毕竟他记得班长对他的态度是很和蔼的。

  只可惜李清明一开始的命运就很悲催,他虽然也是来自农村家庭,跟其他几位受到班长青睐的人处境差不多,但学习成绩为什么就差那么多呢?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踩了屎了,臭气一直不肯消散?后来李清明在一个据说很灵验的算命的网站上对自己的姓名手机号及生辰八字进行过测验,结果并不好,这让他更加悲观。

  如果在以前的时候,我们敬爱而且仁慈的班长还肯给李清明这个很好的弱者的代言人一点怜悯的话,那么现在连这点怜悯都没有了。这就是李清明在那一眼之间所感受到的态度的变化,换句话说有拉拢老实人嗜好的班长有点疏远他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从出生到现在已经好几十年了,李清明始终坚信好事从来就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另外再补充一点,这个班长总是那种老好人的样子其实是很乏味的,对于他的疏远李清明只是一直没搞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并不觉得是什么损失。如果找一个词来形容这位班长的气质的话,李清明能想到的大概就是老气横秋了,原谅他词汇量的匮乏。

  李清明也是有过好朋友的,他的名字叫国栋,一个典型的理工男,戴着一副大眼镜,没什么花花肠子,解起题来像学霸。李清明遇到不会的题就常常去请教他,然后栋就耐心的给李清明讲解。有时候他刚讲到一半,李清明已经想通了,然后就不听了。这让正在兴头上的他很无奈,可他也不生气。这应该是李清明能想起的比较纯正的同学情谊了,如果现在见了面,李清明大概要诚恳的叫一声大哥了。

  哲学上讲,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前进和发展的源泉,矛盾激化了自然要爆发。这一个个爆炸点就成了一个人记忆中色彩绚丽的小花,永不枯萎,耐人寻味。

  李清明是从来都没有去刻意的结交过人的,不过有时候会有人主动凑过来,他高一的时候有一个还算不错的朋友柴明昌就是这种情况。柴明昌似乎跟班长一样看中了李清明的老实巴交,蹦蹦跳跳的就过来了。李清明还是比较欢迎他的。

  问题是李清明那时候所在的班级的学生都是跟他一样是提前录取来的,他们初中的时候在各自的学校都是很牛逼的存在,李清明虽然也还可以,不过跟他们比起来就有些差距了。好在李清明心态好,他好胜心不强,根本不在乎这些身外之物。柴明昌他们那些人似乎也心中有数,一般不跟李清明比较学习成绩。他们只是很好的朋友,因为没有竞争友谊更加深厚。有时候猛地一看,李清明很像柴明昌的小弟,这种现象让一直想当老大的李清明很是郁闷。

  高二的时候,李清明去了文科班,柴明昌觉得有些可惜,可李清明觉得自己很幸运。话说当时分科的时候,李清明的大肚子班主任根本就没通知他,想当然的要把他划到理科班里。是李清明自己听到了什么风声才半天半地的寄出了一封信,执意去文科班。这也许就是命运吧。如今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按照他现在的经验,如果让他再选一次,他还是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惟其如此,生命才会精彩,才会不留下遗憾。

  另外,离开原先的班级,李清明顿时觉得压力减轻了,心中那种不爽的感觉也没有了。上高中以来,李清明头一次感到天是那么的蓝。有一次,李清明跟柴明昌在校园中碰见了,柴明昌说李清明的脸色红润了许多。其实,听到别人这样说,李清明还是有些羞愧的,因为在这个每个人都争分夺秒拼命学习的年代,李清明却做出了类似逃避的做法。再看看同村一起来上学的李鹏坚和李之策,他们常常是脸色苍白头发凌乱,这完全是学习用脑过度而营养又跟不上的表现。

  李清明一直在强调对于自己的做法不后悔并散布一些不利于应试教育的言论,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讲这样做有些自私的,难道这不可以算是对自己颇具离经叛道色彩的行为的一种开脱之词吗?李清明睁大眼睛四下一看,果然大家都这么认为,一点例外都没有。他此时的感觉已经超脱了郁闷,而变得无语,变得悲哀了。

  意识到了这一点后,他做了弥补和改进,终于让那些误会他的人认识到了他的心的赤诚和自由。具体事例有很多,李清明将来定会如数家珍的给大家介绍。总而言之,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嘛,遇到困难要摆正心态,积极去克服它,老师说的对。

  李清明后来让柴明昌陪着自己去配眼镜,毕竟人家是城里人,应该懂得比较多。结果配完眼镜,李清明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么两块小玻璃片值那么多钱,他有一种被宰的感觉。还是柴明昌在一旁安慰李清明,柴明昌说去配眼镜如果砍价太厉害了,老板给换上一个次品的眼镜片那就麻烦了。

  李清明觉得柴明昌这样想有点自欺欺人,透着小市民的精明,不过眼镜已经配了,钱已经花了,这样想自己心里还好受一点。多年以后李清明到陌生的地方买东西时心中依然存在着一点被宰或被骗的双重阴影。

  大家应该还记得李清明曾经的同桌景烁散发万丈光芒的那个元旦晚会,也是在那个元旦晚会的时候,班里突然刮起了回原先班级看一看的风。因为理科生毕竟是占大多数的,所以那时文理分科以后,班级设置是这样的:把那少数选择文科的学生从原先班级中抽出来重新组合成一个班,原先的班级作为理科班。这时原先班级里的同学们开始到李清明班里找从他们班里出来的同学们。

  李清明那时候是很怯场的,有时候老师叫他起来回答问题,他的声音都激动的有些发抖。偏偏这时候柴明昌出现了,他邀请李清明一起去原先的班里唱首歌。因为地上本没有缝可以钻,又被柴明昌拉着,李清明只好惴惴不安的去了。柴明昌点的那首歌李清明根本不会唱,当然李清明本来就没有一首能唱完整的歌。

  李清明跟着张了几次嘴,像个木偶一样转了转身体,然后歌曲就结束了。下去以后,班里有不少人跟李清明打招呼,李清明是一个内向的从乡下来的人,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应付。他不清楚别人是怎么样的感觉,反正他自己感觉逊爆了糟透了。

  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有第一次,肯定都有些狼狈。李清明一站起来就紧张,偏偏有些老师喜欢叫他起来回答问题。本来正常情况下紧张几次适应了就可以了,可他每次都这样。这种情况让李清明觉得自己煞费苦心树立起来的潇洒无羁形象荡然无存,世界上还有比这更悲催的事情吗?

  往事不堪回首,如果让李清明重来一次,他一定会想尽办法,从容一点,做得更好。而那时候,为了挽回一点自己的形象,李清明被叫到回答问题时,干脆强硬的拒绝回答。当“不知道”这三个字从他口里说出来的时候,他的声音倒是不再发抖。这一刻周围静静的,李清明有一点想知道其他人都在想什么,尤其是自己的“女朋友”们,可他又不想真的知道结果,因为人们肯定不会夸他。

  当然,每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甚至会朝原先相反的方向发展。上大学以后,李清明倒是开始有点喜欢这种场合,因为他唱歌不错,而且充满感情,这让他常常一不小心就成了全场的焦点。李清明曾经这样想,如果家庭条件允许的话,自己修炼成一名歌星都有可能。城里人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吝啬对别人的夸赞。高中时候李清明班里的英语课代表就常常说李清明长得像谢霆锋,李清明虽然孤陋寡闻,但谢霆锋还是听说过的。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很受用。

  有些影星,当她籍籍无名的时候为了某种效果会演三级片什么的,等到出名了却又想把当初的痕迹抹去。李清明发现自己疯狂起来也可以彻底掌控整个局面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潜意识里也想爆发一下来抵消曾经的那些黯淡。

  其实,他唱歌并不是为了取悦他人,他才不去管那么多,他是为了自己为了发泄。这跟他平日里喜欢躲在角落里落落寡合的形象,呈极大的反差,于是有人慨叹:“真是真人不露相啊!”还有不少女生跟李清明聊天的时候,常常拉着李清明让他唱首歌给她听。

  还有一次大学班里的聚会,同学们一起在里唱歌,轮到李清明时他唱了一首《同桌的你》。李清明似乎找到了灵感,唱得深情款款,连他自己都没想到那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出来会那么的有磁力。很多人被感染了,大家都一起有节奏的拍手挥手。突然,另一个刺耳的声音响起了,盖过了李清明的声音。李清明回头一看是康诚,他的脸红红的,似乎也明白自己这样近似捣乱的做法有些不对,可是他又控制不住自己。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啊?好微妙啊,语言已经无法形容了。

  这个人平日里跟李清明的关系不错,两个人甚至可以说是好兄弟。现在这种情景只能归结为李清明的优秀已经刺激出了某些人的本性。再回到动物世界言论,一只雄性动物看到大批雌性动物被另一只雄性吸引,肯定不高兴或者很难受,他们现在是有你无我的竞争关系。

  可话又说回来了,人跟动物还是有区别的,不然要那几千年的文明干什么?遗憾的是有些人体内的荷尔蒙一发作就常常控制不住自己,做一些不理智的的事情,把事情搞得很糟,以至于大煞风景。

  柴明昌这次主动接李清明回“家”,似乎也是为了还他一个人情,毕竟大家以后交往的机会变少了,而以前在一起的时候李清明帮过柴明昌不少忙。果然,从那以后大家都是各忙各的。为什么说柴明昌带李清明回原先的班级露一露脸就算是还了人情了呢?因为那时候很多人就已经有了跟周围的人联络感情搞好关系之类的意识,将来踏上社会或许能用得着对方。不管怎么说在中国这样一个讲究关系的社会,同学关系不容也不可忽略,这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确实也是这样,后来不少同学都混好了,可李清明自己却落下了。肩膀齐为兄弟,李清明比人家低了好几个档次,逢人就想找打地缝钻进去,还怎么利用当年苦心经营的这些关系?就算是你厚着脸皮去巴结别人,人家还不一定看的见你呢?

  由此一想,人生真是不容易,从一出生就开始挣扎开始努力,父母也在一旁想法设法,结果还是培养出了各式各样的失败。当然,也没人有资格去定义成败,它有时候只存在于这个人的心中。

继续阅读:第六十四章 经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迷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