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上大学的时候如果不谈恋爱,那是一种缺憾。或许是有感于此,李清明在毕业前夕忽然有了一种冲动想弥补一下这种缺憾。放眼望去,似乎抱有这种心里的人并不只有李清明一个人。
李清明班上总共有七个男生,其中六个人住在同一个宿舍,剩下一个住在另一个宿舍,这个人叫正国。正国似乎很想尽快找个女生结婚,他谈过好几个女朋友,可一个都没成,即使那几个女生长相一般。到快毕业的时候,正国终于成功了,可是李清明清楚的记得跟正国牵手的那个女生曾经不止一次的向自己示好过。李清明想都没想就忽略了。这个女生应该就是这种心理吧,同时抛出去很多绣球,哪一个中了算哪个。
李清明的冲动对象是支莺玲,这是一个比较强势的女生,李清明这种唯唯诺诺的人反而喜欢这种类型的。支莺玲的闺蜜许舒是李清明的好“哥们”,就是那种李清明身上有什么她看重的小东西,她就会毫不客气的抢去,在逛街的时候买了东西然后硬拉着李清明去付款的女生。李清明跟许舒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不过他只想对方一直做自己的红颜知己而已,他看上的是支莺玲。
支莺玲是典型的学霸,学习成绩让李清明望洋兴叹,进而产生仰慕之情。那一段时间,李清明跟许舒和支莺玲一起在图书馆的自习室上自习,一起吃饭,有时打情骂俏,倒也其乐融融。他们在自习室占了个座位,常时间盘踞在那里。
那时候餐厅有一种蜂蜜小馒头,松软金黄又香又甜,李清明戏称这是女人吃的东西。他只是凭感觉随便这么一说,没想到这种说法很快就在班里女生中间传开了。支莺玲不知为什么对这种这种别出心裁的想法很感兴趣,还缠着李清明给买给她吃。李清明虽然很小气,可最终还是买了。
过了几天,康诚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他似乎在追求支莺玲。有时候李清明出去一趟,回来以后发现康诚就坐在支莺玲的对面。低着头看着书,却有些心不在焉。支莺玲是很忙的,李清明跟她们结伴上自习其实也是顺路,他也很忙。只有康诚闷头坐在那里,盯着一本杂志,等待着饭点的到来。到时候他可以替支莺玲拎包,然后请她吃饭。李清明看着这个情况心里有些堵,这难道就是情敌吗?反正情况开始变得有些微妙。
支莺玲是那种落落大方的女孩,对于康诚的关心她有时候接受有时候拒绝,跟李清明的关系也还是那样。别忘了李清明是有沟通障碍症的,他跟支莺玲是非常熟悉才会说上几句话的。现在他看到这种情况也不想多说些什么,更懒得去说。他跟康诚以及支莺玲的关系还是那样,既没有迎头赶上也没有刻意回避。有时候静待事态的发展也是很有意思的。果然,又一次晚自习后,李清明和支莺玲她们有说有笑的从图书馆出来,康诚也若即若离的跟在旁边。等到她们回宿舍了,康诚叫住了李清明来到一片草坪旁边,说要跟他聊聊。
“你喜欢支莺玲啊?”周围清风徐徐,远处的灯光或明或暗,校园的夜色真的很美。康诚一边抽着烟,一边闷声闷气的问,看得出来他很难受。李清明没想到康诚会抽烟,他看了一眼康诚,觉出了有些压力正在袭来,可是他根本不会去在意。如今李清明已经忘记了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反正两个人越聊越多,多数都跟女生有关。李清明平日里说话比较少,跟女生的一些事情更是鲜有提起,现在有了兴致,多说几句又何妨?他不想过多的去考虑一些后果什么的,率性而为就好,君子坦荡荡嘛。
接下来李清明跟支莺玲的交往无疾而终,康诚跟支莺玲也不可能走到一起。直到几年以后,李清明闲暇之余梳理往事的时候才忽然悟到康诚还有一个缺点是嘴碎,跟他说一点隐秘的事情,过几天发现其他人全都知道了。他还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添油加醋的渲染一番,以此来邀好卖乖。李清明说话太少,他平时的做事方式已经跟这种性格特点形成了平衡,一旦有外力打破这种平衡就可能出问题。所以李清明一度很讨厌这种太能说的人,他感觉当自己选择了把这种人作为朋友就已经出卖了自己。李清明领教过其中的厉害之后就敬而远之了。
李清明梳理往事的时候还发现一个规律,每次大家要跟女生走近的时候,康诚总会及时的出现。于是一个怪异的想法慢慢浮上李清明的心头,尽管他在心理上非常抵制这样的想法,可他毕竟是想了。在一个以纪实为卖点的作品中还是说一下比较好。在动物世界里,一只雄性动物在跟同类决战胜出以后,在这个区域中的所有雌性都是属于他的。而康诚站在那里,似乎班上所有的女生都是他的一样。他的感情似乎散布在每个女生身上,他一厢情愿的维护着这种局面。一旦这种情形有所改变,他就会很痛苦。
有时候他还会跟班里的团支部书记老四这样的高层保持不同寻常的关系,分享一些普通人不知道的消息。每当此时李清明等人就眼巴巴的看着他们,感觉自己很渺小。或许这就是人的奇怪心理,或许连他本人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李清明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些人酷爱看动物世界了,里面讲述的弱肉强食穷其一生为生存为利益而奔波,简直比所有的所有的所谓纪实片纪录片都来得真实现实,还有赤裸裸的残酷。李清明透过一些现象概括出其本质,他不想这么侮辱二哥,但也只能这么对康诚说了:对不起了二哥,事实证明,严格说来你是个坏人,我也是刚刚才发现。
李清明记得上学的时候,学校曾举办过一个文明宿舍征文活动,他写过一篇题为《情系温馨小家》的文章。这篇文章里面强力讴歌了兄弟们之间纯洁无瑕的友谊,可如果让一个心理阴暗的人解读这美好情意,他可能会中肯地看出其中的猥琐吧。有句话说大学生毕业的那一天就是失业的那一天,李清明他们猝不及防的跌入到社会中吃尽了苦头,已经够惨了,就不要从悲观的角度解读他们曾经的生活了。尽量粉饰一下,说的乐观一点阳光一点,这个要求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