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兰回家把贾晓男提结婚的事告诉父母,并把贾厚德答应把她安排到供电公司上班的事一并说了,蓝家父母听了十分高兴。
蓝母笑道:“只要你没有意见,我们也没有意见。”
蓝父想了想,说:“我看等把你的工作安排好后再举办结婚。”
蓝兰觉得这有些交易的意味,市侩气太浓了,说:“工作是工作,结婚归结婚,工作了就不跟凌峰结婚啦,结婚了人家就不安排工作了,这两者不矛盾啊。”
蓝父说:“我们做事要稳当些,如果结了婚不给安排工作怎么办?”
蓝母说:“我就不信了,蓝兰嫁过去,人家还不安排工作了,如果不安排更好,真好就让蓝兰在家带孩子,做个……做个什么太太?”
“全职太太。”蓝兰不耐烦地说:“爸,妈,你们都想哪儿去了?也太现实了吧。”
蓝母说:“好好好,我们同意你们结婚。”
蓝父叹气道:“嘿,不是我们太现实,孩子,你没走上社会不知道,现在这个社会就这么现实,就拿我跟你妈来说,我们参加工作时,把我们捧成工人老大哥,现在好了,连臭老九都不是,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我还好,一个月还能有几百块钱的退休工资,你妈单位不行,下岗后连退休工资都拿不到。”
蓝兰哪知道家里的难处,第一次听父亲说这些,心里有些难受,觉得找到蒋凌峰这样的人家真是幸运。父母同意自己跟蒋凌峰结婚自是兴奋,本想立即打电话告诉蒋凌峰,转念又想,还是保留点女孩子的清高,等他们家主动提起再说。
第二天,蓝兰去了蒋家,李晓蓝开口就问结婚的事,蓝兰告诉贾晓男,她的爸妈同意他们结婚了,并且一切听从蒋家安排,贾晓男甚是高兴。
蒋原则回家后,贾晓男把蓝兰家同意结婚的事说了。
蒋原则突然说:“我们顾头不顾腚。”
贾晓男诧异地问:“又有什么事没顾着?”
蒋原则忧虑地说:“孩子结婚的钱从哪儿来呢?”
贾晓男抱怨道:“钱钱钱,一提事情就提钱,扫不扫兴!这个我都想好了,就不用你烦神了。我们让凌峰在你书房对付几天,把他的房间简单翻个新,买点新家具,花点钱给两个孩子添两身新衣服,酒席办了钱不就回来了嘛,还能余些。”
蒋原则说:“彩礼钱从哪儿来?”
贾晓男说:“你真傻,人家巴不得把孩子嫁到我们家呢,还要什么彩礼?”
蒋原则说:“万一要呢。”
贾晓男肯定地说:“没有万一,绝对不会要的,就冲我们家这条件,而且我们帮蓝兰解决了工作,不要她家倒贴就算客气的了,要是外人不收他个十万八万的才怪呢。”
蒋原则笑道:“什么事到你嘴里都简单。”
贾晓男说:“现在社会上的人哪个不现实着呢,你在学校你不懂。”
蒋原则见贾晓男如此说,不再生疑,只盼着蓝兰能够争口气,不管用什么方法把儿子留在身边不要出国。要是儿子不出国,一年就可以省下几十万,要是出国,虽然老的愿意拿钱,但他不愿意用老的钱,不用老的钱,自己就得想办法借钱,借钱是个十分为难的事,而且不容易,现在谁愿意把钱朝外借呀。
蒋原则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项前进连电视台的工作都不要,铁了心下海创业。项前进跟他说过,他们夫妻俩都是工人家庭出身,从小尝到了没钱的滋味,现在两人都拿死工资,一个月不到两百块钱,有了孩子后,半月不到就花光了,自己要趁着年轻为孩子多聚点钱,不能让孩子像我们大人年轻时一样,过着没钱的日子,没钱就意味着孩子将来没前途。
贾晓男比杭柳柳只大两岁,杭柳柳保养得跟三十几岁年轻女人一样,看着还是那么年轻貌美让人舒服,贾晓男年轻时多漂亮,现在却已现昨日黄花之态。时间是把杀猪刀,有钱就可以把它磨钝了。据说项前进已经有上千万的家产,有钱就能给老婆需要的一切,自己没钱只能让老婆委屈着过。难怪学校的老师不屈不挠地补课挣钱,赚了钱就去买房子,买套房在手里捂上三两年,转个手就变成了近两套的价钱,贴点钱再买两套,过三两年再转个手,就变成了四套的价钱,这就叫财富积累良性循环。学校到底有多少隐形富裕之家,他这个副校长即将上任校长的人还真不清楚。面临儿子出国留学,才觉得钱的重要性,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事到眼前无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