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柳柳叫上常芳,两家去清源山庄。
杭柳柳问常芳:“芳芳,听说这家餐厅不错,你去过吗?”
常芳心想曹明月跟蒋原则不对付,不能告诉他们跟曹明月来过,便答:“听说过,没去过。”转脸问项前进:“项老板,你去过吗?”
项前进说:“我也没去过。”
常芳取笑道:“我没去过也罢了,你这个在外面混大事的大老板也没去过就奇怪了。”
项前进说:“你这话就不对了,学生家长这个请那个带的,清源的哪家饭店你能没去过啊?”
常芳说:“如果这样说的话,你该问问柳柳,她哪家没去过?”
杭柳柳说:“你们吵不要把我带上。”杭柳柳知道,十几年了,两人不斗不开心,一遇到事情又到一起商量。
几人找到静轩,蒋原则一家还没到。常芳说我们转转,我恐怕有二十几多年没来过山庄了。两个孩子说你们去转吧,我们就在这说说话。
三个大人去逛山庄,两个孩子趴在湖边的栏杆上聊天。
常卿说:“你看我妈高兴样,这时候还有心思游园吃饭呢。”
项杭知道他高考肯定不行,想把话题往别处引,就说:“阿姨一直都很开朗乐观。”
常卿却不理会项杭,硬把话题朝学习上扯,说:“她对我学习要有吃饭喝酒的饱满热情就好了。”
项杭不知道怎么评价这母子俩长期以来不协调的关系,便不说话。
常卿抱怨说:“我学习不好,都怪她,还有那个赌鬼。”
项杭问为什么。
常卿说:“她人生就三件重要的事,上课补课师生恋。”
项杭说:“大人的事有大人的原因,我们孩子不好过问的。”
常卿说:“要是你爸妈离婚,爸爸成天见不到,妈妈又不管你,你有什么感受?学习还会这样好吗?”
项杭笑道:“你什么不好比喻,拿这个比喻,会不会聊天啊?”
常卿笑道:“算我嘴欠,原话收回。”
项杭说:“叔叔阿姨都离婚好多年了,你怎么还耿耿于怀呢?要想得开才是。”
常卿说:“我就是想得开才苟且活着,不然我早就上吊跳河割腕,拿一块豆腐把自己砸死了。”
项杭推了常卿一把,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准胡说!”
常卿说:“有时候我想,他们光顾着自己快乐,生下我就不管,真气人!”
项杭说:“我们也应该有独立意识,都这么大了,不能什么都依靠父母。”
常卿说:“不靠父母靠谁?《三字经》里都说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是父不管师不问,就像个野孩子。”
项杭笑问:“那下一句呢?”
常卿说:“下面我不知道。”
项杭说:“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你怎么不去检讨自己呢?”
常卿说:“玉不雕不成器,没人来雕刻我,我自己把自己雕刻成器啊。”
项杭说:“你倒会诡辩,把责任都朝别人身上推,不去找自己的毛病。”
常卿对项杭翻了下白眼,捡起一个石块,使劲扔向湖里,叹气道:“你承不承认家庭影响很重要。”
项杭说:“当然重要,但是自己的努力更重要啊,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依靠父母吧。”
常卿说:“我从小就没有好的家庭氛围,没有家庭温暖,我能有心思努力吗?一想到他们离婚,我妈还找个小白脸,我都没脸见同学。”
项杭说:“我觉得你不应该把责任都往父母上上推,如果少玩些游戏,也不至于学习不好。”
常卿说:“只有在游戏里我才能什么都不想,不会连你也瞧不起我吧?”
项杭说:“我可没有瞧不起你啊,我希望你好才跟你说这些,你好好想想吧。”
常卿不再说话,想想自己跟项杭青梅竹马,她马上就要离开清源去上大学,自己却还留在清源,不知道以后怎样,不禁黯然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