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谁的英雄
辛然2018-09-18 09:525,865

  There’s a hero

  If you look inside your heart

  You don’t have to be afraid

  Of what you are

  There’s an answer

  If you reach into your soul

  And the sorrow that you know

  Will melt away

  ……

  And then a hero comes along

  With the strength to carry on

  Hold on

  There will be tomorrow

  In time

  You’*ind the way

  有一位英雄

  如果你探寻内心

  你不必害怕

  自己是什么

  有一种答案

  如果你深入自己的灵魂

  你所经历的痛苦

  将随之消散

  ……

  会有一位英雄向你走来

  带着继续奋斗的力量

  ……

  坚持住

  还有明天

  最终

  你会找到自己的路

  ——Mariah Carey?HERO

  不论是秦朝的暴政残虐、唐朝的盛事繁华还是元朝的恢弘气魄,都似长江流沙,埋入了历史的旋涡,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岁月的车轮碾碎、消融,慢慢地升腾、沉积,最终化为后人对*和零星的回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长河里,肥沃的河床孕育了无数震天憾地的英雄志士,但是,又有几个能够真正在澎湃的浪花尖上自由的起舞呢?是开拓盛事伟业、功成名就的唐宗宋祖,还是金戈铁马、驰骋沙场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一切都已化作烟云,飘逝到洪荒的远古时代,而一切也都留下了亘古的流传,流传到现在为后人追思,也终归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英雄是什么?是救万民于水火的领袖,遗惠于后人;还是驾着七彩祥云迎娶美丽女人的盖世人物,与他人无关,事迹却令人神往。在古代,在乱世,人们可以眉飞色舞的描述英雄种种,追随,仿效,扼腕太息。

  残阳如血,大漠孤烟。侠客紧握手中的冷剑,眼睛逼视着对手,如他手中的那柄剑一样寒冷。只见他完美地画出一个圆弧,卷起漫天的风沙,天崩地裂,遮天蔽日。尘埃落定,万物无声,只听见对手手中的刀一声落在地上,头从脖子上滚落了下来,溢满鲜血的身躯也随之瘫到在沙土上,侠客把剑*剑鞘,拾起地上的那顶草帽,掸去上面的沙尘,戴上,衣衫飘飘,孤独地往前方走去,直至消逝在夕阳里……

  英雄是学不来的,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他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英雄的气质在于性格,在于心胸,在于投足举止,在于所作所为。

  英雄是挡不住的,与贫穷富贵无关,与悬崖平坦无关,与名利、金钱、地位都无关。帝王将相、平民百姓、边陲士兵,都可以成为英雄,英雄是看本质的,而不是职业和形式。

  “安娜史塔莎,每个人都会死,虽然决定权在上帝,但有时候需要人自己选择。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保护自己的爱人;最不幸的事,就是没有能力保护。相信埋藏在我心底的那些人,也都是这样想的。现在,就是关键时刻。我能做的,就是尽我最大的努力。请你帮助我,不要让我做一个临阵脱逃的人。请你帮助我。”

  一番震撼人心、痛心疾首的临终诀别。浩然正气,荡涤于天地之间。

  亲吻着手中那条爱人的项链,脑里一一闪现的是亲人、朋友、爱人。决绝的神情,带着对生的眷恋,对死的从容,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义无返顾,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爱人。 一声巨响,火光四射。燃烧的是爱情,是生命,是信念,是对和平的向往,对践踏者的控诉。

  当一切趋于平静,悄然滑落的是她的泪水。留不住的,是他逝去的生命;留下的,是他守住希望的灵魂。

  “这不是结束,这只是开始。”

  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都崇拜英雄,他们在心里甚至将英雄视为神灵,因为这些英雄的确是他们民族的骄傲。这些英雄将永远激励和鼓舞他们的人生,安慰他们的灵魂。

  在传统的心理定位中,英雄,只能胜利,只能辉煌,只能成功,否则,就只能去杀身取义,壮烈牺牲。人们不负责任的放纵自己关于英雄的充满浪漫诗意的简单想象,不能接受英雄的失败,英雄是输不起的。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司马迁笔下的项羽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他还未登上帝王之位,就已乌江自刎,但是司马迁却将他写入“本记”,这足以表明司马迁对项羽的敬重。项羽是一位将军,他率领士兵灭掉秦国,他有着很强的领导能力,与刘邦相比,他多了几分霸气,项羽八尺有余,力能扛鼎,人气过人,他领导将士打胜了数百场战役,甚至以少敌多打胜了秦国大将。他与那个自私、狡猾的刘邦相比,是一个不折有扣的英雄。在“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之时,保持着他的英雄本色。“项羽失去了天下,却得到了历史”。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定格了我们民族关于英雄的心理预期,使“不成功,便成仁”的理念因为这样诗化的诠释而显得更加合乎情理。它融入中国人的道德价值体系和情感认同范畴,把这种带有悲壮意味的非人本思想,推演为任何权威都无法撼动的强大意识形态,神化成不可突破的、代代传承的精神圭臬,也构成了传统人格心理的文化内涵和底色。

  乌江自刎,为英雄一生的结束,也为英雄的一生画上完美的句号。有人说,乌江边,项羽不该自刎,错失了东山再起的机会。果真,渡过乌江能东山再起吗?东山再起后,他就能成就一代帝业吗?结局是悲剧的,但成就了英雄的一生。

  那个残阳斜挂的傍晚,风瑟瑟地吹着,零乱的长发遮住了双眼,凄楚的歌声萦绕在他的耳旁,刀光剑影在眼前闪烁不定。乌江畔边,他想起:手握长剑,驰骋沙场的飒爽英姿;也想起:心爱的虞姬临终前那脉脉含情的双目……一切近在咫尺,一切又恍若隔世。

  极度的悲伤和壮志未酬的无奈化做了最后的呐喊,他仰天长啸,似痛斥命运对自己的捉弄,又似寻找一种精神的寄托。四面楚歌让他近乎绝望,任凭那乱溅的雨点击打苍白的脸庞,任凭那被风撩起的衣角将自己缠绕,手握长剑,岿然不动地立在那里,接受一切假若故事继续,也许“西楚霸王”不会流传至今。

  一曲《霸王别姬》诉尽了霸王的霸气与柔情。高昂的鼓声,激扬的音乐,来自肺腑的吼声。“试问天下谁是英雄”,依旧撞击着两千多年后人们的心灵。爱江山更爱美人,但后宫三千佳丽不在霸王眼中,“人世间有百媚千柔,我独爱你这一种……”英雄的柔情同样荡气回肠。无疑,虞姬是幸福的。

  滔滔乌江边,英雄长眠于此。遥想当年,率八千子弟,横渡乌江,开始了英雄的跋涉。如今,仍回乌江,却只剩英雄的霸气,豪气。它们随着滚滚乌江水滔滔流去,永不息。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力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当万物化做了悲壮,也意味着凋零的萌动。包括生命,那颗曾经顽强而今却残败的生命。他缓缓拔出宝剑、闭目刺向心爱的乌骓,接着,纵身向江,飘向不复返的远方……

  寂寥的乌江畔,不只有虞姬的思念和乌骓的哀鸣,逝去的也不只是他悲壮的身影和未酬的壮志,还有后人对他无限的追忆和敬仰。

  他是宁愿牺牲生命也不愿苟活,所以他选择以自刎结束自己的生命,或许这就是项羽身为悲剧英雄的无奈吧!

  英雄是寂寞的。

  楚王寂寞,不在乎四面楚歌,而在乎爱妃虞姬和江东父老。

  李纲寂寞,一句“和”为先,断送了千里江山,断送了英雄的所有拼搏和努力。

  象征*的红色、象征生命的绿色和象征死亡的黑色构成了《英雄》的三原色。电影中的人物,淡化成一个个英雄的符号在大漠狼烟的残阳狂沙下,在杳无人烟的世外桃源里,在九寨沟的空山灵雨中,在森严壁垒的秦王大殿前。

  林冲,是《水浒传》里最寂寞的人,漫漫人生路虽有朋友却无知己,那些夜晚陪伴他的只是壶里的酒和身边的枪。那是一种近乎绝望的寂寞,他恨高俅,他想手刃这个和他有血海深仇的人,而最终不能实现,这确是他心里一个深深的痛楚,却不是最痛的痛楚。让他最痛的是人生的不能回转。这是一个定理性的现实。即使他杀了高俅,一切也不会回到最初了。

  自古都将“英雄难过美人关”看作英雄的致命伤,可实在难以想象没有爱情的英雄是何等的单薄。我们宁愿去欣赏有虞姬相伴一生的项羽。尽管他的自负和狂傲让他输的那么惨烈,但至少,他让我们看到了血性和温情……项羽真男儿,唯虞人为爱,四面楚歌,心伤气恸,把酒舞剑,虞人为伴,他对天哭泣,向虞姬倾诉,伤悲断肠。折剑断战,壮士八百,突围乌江,天命之决,非死之罪。江东子弟多俊才,亡秦亦楚三家,但是,美女又有几个,虞姬又有几个呢?红颜一逝,能否回望乌江,乱石浊浪排空,依依东流一场,空叹奈若何。自虞人死后,霸王的心,也死了。乌江一刎,源于垓下,始于虞人,结于乌江。人生一隙期期几年,或隐于田园,或藏于市井,若非,放逐于世道,莫为功名利禄,忘人之真情,功可无,禄可失,红颜一失不可回,空叹息。人之一生,得一红颜,知矣,虽死无憾。

  呜咽缠绵,从古真英雄必非无情者!

  林觉民的那篇《与妻书》,他的义,他的情,他的赤子情怀,他的爱情……英雄荡气回肠的铁血柔情在文中流露得一览无余,当我们对这一切扼腕时,听到了他那柔弱的妻的声音:“觉,且不管遗弃的理由有多高贵,我只想一揣‘当承受是唯一的出路,一生似解非解的孤单心情里’,有没有一丝的愤怒与埋怨?”在感受到那刹那即永恒的一刻里,觉已离去,留下孤单的妻子,把谴卷了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

  正可谓“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春秋”。

  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给妻子留守一生,这就是英雄的爱情。

  飞雪死了,残剑也死了。一支利箭穿透了两个人的心。苍茫的戈壁滩上,只有过往的风肆虐地吹动着漫天的黄沙,埋葬了那段痛并无言的爱情。拉上历史的帷幕,留下满地的观众在原地哭泣,不是为秦始皇的雄才伟略,不是为无名的精湛武艺,而是为飞雪和残剑的爱情。英雄,一段历史,永恒的爱情。“你还是比我快。”他们都舍不得离开对方,但别无选择,他们之间必须要有一个人死。于是,飞雪选择了自己。她把衣服撕破了,包扎好残剑的伤口,告诉他以后要好好地生活。于是,飞雪走了,残剑看着逐渐消失的飞沙,哭了。迟了,残剑来得太迟了,所以他也选择了死。不是因为赵国,而是为了死去的飞雪。他们之间的感情太深,彼此默默地爱着对方。灵魂走了,留下空空的躯壳还有什么用呢?选择死,即使不能生在一起,那就以另一种方式在一起。于是,一支箭最终把两个人的心穿在一起。黄沙依旧滚滚,曲终人散。

  这才是英雄的爱情。固然承载了多一分的悲凉,却也多了份刻骨和别样的柔情……

  英雄终老,往事一切随风,留下的,除了英雄的名字,还有他们的爱情。

  英雄只把爱情埋在心里,因为他们有更多更重要的事情,所以我想到一句很熟悉的话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或许我们都是常人,和英雄沾不到边,但是想想英雄的爱情和常人本质上都是一样,只是多了几分凄厉,多了几分伤感,于是我们便把他的女人叫做红颜知己,可是谁知道英雄也会流泪,不过英雄流的是孤独的泪,孤独的爱情的泪。

  英雄离不开酒。酒让得志者放达,让失意者超脱。酒给寂寞者以安慰,给孤独者以温暖;酒让豪士豪气倍增,让侠客拓展胸怀。在英雄侠士身上,酒一反阴柔的常态,而体现出少有之阳刚。酒孕育了英雄,铸造了豪杰;酒显尽了天下英雄本色。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易水送别》

  中华烽烟四起,群雄逐鹿中原。荆轲刺秦,对酒悲歌,发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铮铮誓言因为“士为知己者死”,“千秋霸业,百战成功”,他们的死重于泰山。正是因为酒,让英雄在面临死亡时的苍凉悲壮气氛中显得更加高大,让临死不惧的英雄本色永留青史!

  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南朝刘义隆“滴酒解恩仇”,北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出生入死的豪杰,血溅城池的英雄对酒的热爱程度丝毫不逊于文人墨客。铁骨柔情,千金一诺的侠士;视死如归,忠肝义胆的壮士;勇往直前,踏破长河的勇士;烈马狂歌,悲叹家园故国的将士;名剑风流,侠骨留香的剑士,他们立身于乱世,名造于道衰;以信义显名于天下,以勇武取重于诸侯。他们离不开酒,酒是他们的生命,他们借酒消愁,借酒扬志。他们与烈酒一起在历史长河中激起千层浪,写下让后世来者为之挥泪的悲壮事迹。

  如今的社会,应该呼唤更多真正的民族英雄出现的时候了。在没有荡气回肠的故事和人物的和平年代,英雄也缺乏了,有时这个概念空泛,有时它被滥用。出于审美,人们将英雄的称号与音乐挂钩,在音乐中展开对英雄主义的憧憬,就不算奇怪了。

  像民间史诗一样,贝多芬在《英雄》交响曲中所体现的,也是在他那个时代优秀人物的观念中形成的英雄的理想形象,包括在伟大的革命时代许多有名和无名的英雄的优秀品质,勇敢、乐观的斗争精神,坚强的意志和真挚的感情。换句话说,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对英雄的诠释赋予了人民群众的性质,即在情节的发展中,不仅出现个别的英雄形象,同时还有人民群众的形象。

  这是一幅庞大的壁画,在这里,英雄的战场扩展到宇宙的边界;而在这神话般的战斗中,被砍碎的巨人像洪水前的大蜥蜴那样重又长出肩膀;意志的主题重新投入到烈火中冶炼,在铁砧上锤打,它裂成碎片,伸张着,扩展着……

  在那一片古老的黄土地上,气势恢弘的秦军于尧鼓齐鸣中策马奔驰,红色的仇恨伴随着鬼太鼓低沉的邪气,茫茫大漠间传来的是一把孤独的小提琴悟出了黄土飞扬后留下的满目苍凉,让人更清楚地看见那片孕育多少世代英雄的苍茫大地,以及几多哀怨的思念。这一切的一切在电影中所要表达的最细腻的感受与情绪,都将由音乐来传达并且美化。那军令“风风风”、“大风大风大风”、“胜利胜利胜利”更是雄浑万里……

  “无名”和“长空”柄剑对持,一位白发老翁盘坐其中,手中古琴伴着雨声轻弹,旋律如同雨丝,轻柔幽雅,古色古香,突然小提琴拉出一丝杀气,古琴弹奏越加狂躁,鼓声越加响亮,气氛越加紧张,猛然间,弦断琴哑,“无名”和“长空”拔剑相刺……画面与音乐完美的结合,每一个细节都镶烙着一段音符,每一个音符都牵动着观众最细微的情绪。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英雄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英雄是大漠中的一粒沙!

  群山屹立,沧海为证!

继续阅读:寂寞离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未妨惆怅是清狂:唐诗中的美丽与哀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