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爱在变质
闻铭2018-09-17 09:3513,015

  ◎古今孝道

  凡是表达中国文化的东西——诸如用文言文写的书,几乎字字行行,也都有一个幽灵随时随地敲打着尊头,喊曰:“孝顺父母,孝顺父母!”而很少提醒老家伙们研究研究儿童心理。

  ——《柏杨妙语》

  (一)

  有一天一个老父亲去看他的儿子,他走了很远的路,翻越了很多座山,才来到儿子所住的村庄。那时他已经走了很长时间的路,累极了, 于是就坐在村口石头上,歇一会。一个过路的人看见他累得气喘吁吁的,就跑到他儿子家,告诉他:“诶,你父亲来了。”儿子一听,打了一个激灵,看看他的妻子,又看了看面前的烧鸡。心下一阵嘀咕:真是的, 早不来晚不来,我烤了烧鸡就过来。想着,嗖地站起身,抱着桌子上的烧鸡跑进了屋里。这时就听妻子在外面大喊了一声爸爸来了。他迅速地将烧鸡藏在厨房一个隐秘的角落,一边像好儿子那样呼唤着爸爸,一边跑了出来。

  这个老父亲看见儿子十分开心,却又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儿子就让他坐在门口,也不请他进屋里坐。后来天色渐暗,老父亲告别了儿子回家去了。儿子看着父亲的背影在夕阳的夜色中,渐渐淡去,欢呼一声, 跑进屋里,拿出了那只他珍藏的烧鸡。夫妻二人小心的将它端上了桌, 正准备开动,原本躺在盘子里的鸡突然坐了起来,咯咯咯地转了一圈,

  变成了一只癞蛤蟆。他们吓坏了,一下子将盘子扔到了地上。就见那只癞蛤蟆,趴在满地的碎片里,鼓着腮帮子,发出呱呱的叫声。突然它一跃而起,妻子尖叫着闪到了一旁,躲了开来。不过儿子就没有这样的好运了,他被这只丑陋的癞蛤蟆,扑个正着。他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 将它从脸上拿下来,可是都失败了。癞蛤蟆就那样死死地粘在他脸上, 如果有人试图将它拿下来,它就会恶狠狠地盯着他,大有要粘到那个人脸上的趋势,从此就更没有人敢去碰它了。而且,这个儿子每天还要喂这只蛤蟆很多很多的好吃的,不然它就会撕扯他脸上的肉,让他痛苦不堪。

  这是《格林童话》中的一则故事,讲的是一个不孝的儿子惨遭报应的事。与之类似的传说在中国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在中西方迥然差异的文化中,对于“孝”是有着相类似的认知的,皆以其作为人类的传统美德之一。而在号称礼仪之邦的中国,更是将它上升到了理论的高度,并在儒家思想的帮助下,将之著书立说,写成了中国的传世经典——《孝经》。后来这本书中关于“孝”的阐述,被统治者善加利用,大力发扬, 产生了在民间极具影响力的《二十四孝》。

  这本书可了不得喽,中国的文人,尤其是五四之后的文人,没有不拿他开涮的。为什么?实在是因为,里面对于“孝”的阐释,过为夸张了。按鲁迅先生的话说在这本“孝子的教科书”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也不难……”,可是“‘哭竹生笋’就可疑了,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一到‘卧冰求鲤’,可就有生命之虞了……”,“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古来子路“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可以说是对父母的亲情使然,是孝之表现;黄香在夏天为父亲用扇子扇凉枕席,在冬天用体温为父亲暖被子,这也可以称为孝子中的佳话;陆绩6岁时到袁述家做客,怀橘三枚,“归欲遗母”,这不管怎么说也是孝心一片。可是三国时,孟宗的后母因为好吃笋,要他冬天去竹林挖来给他,逼得他只能在林中大哭,这分明是任性的后母对养子赤裸裸的虐待,将之归为孝的典范就有些匪夷所思了。至于大哭之后“笋为之出”,想来就是无稽之谈。而晋代王祥因为后母“常欲生鱼”,就解衣卧冰,这分明是不要命的做

  法,完全有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儒训诫。再来春秋时代的老莱子,都七十多岁,当爷爷的人了,还要穿着彩衣,手持“拨浪鼓”,在父母面前翻跟头,就更是与孝无关,如果那时的医学技术像现在一样发达,相信老莱子年迈的父母还要拉着他的手,上医院检查一番,看看他是不是得了“老年痴呆”;最后晋代的郭巨因为家贫,为了养活母亲,亲手将儿子活埋,那根本是血淋淋的谋杀,是古代封建社会严重缺乏生命平等观念的表现,是这世界上最为残忍的事情之一。

  儒学创始者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诚然这种观念是有利于家庭稳定、社会发展的。但是,在孔子对“孝”的最高阐述中,所要求的是子女对父母意愿的绝对服从,无论生前身后。所以有了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并赞扬继承了周文王遗志的周武王为“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但是武王和文王毕竟是封侯拜相,在平凡的百姓间,是很难有这样的子承父志的机会的,故而,孔老先生对于子女孝敬父母的一些具体行为,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以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静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则面。”这些在孔子眼中都是为人子女的义务,也就是说在孔子眼中,当父母在世时,作为子女,就只是父母的私人财产,没有意志的生命延续物,根本不具有完整独立的人格。是而,当父母健在,哪怕我们已经七老八十了,还要负起娱乐父母的义务,简直比马戏团的小狗还要辛苦。更有甚之,这种思想在封建社会的延续中,产生了对父权的绝对尊崇,是而父杀子是天经地义,不用被追究刑事责任。这无疑是否定了子女在出生后所具有的独立人格,视之为私有产品。

  这种“绝对父母权”的思想很快被封建统治者看上了,为达到以孝劝忠的目的,《大学》中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礼记·祭义》则说“事君不忠,非孝也”,更加明确地指出对君主不忠,就是不孝的表现。

  当然,统治者也需以身作则。“所谓平天下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 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

  因此,历代帝王也做出了许多诸如上述一些宣扬孝道孝行的姿态, 而且还运用强制性手段来推行孝道,那就是制订了对“不孝”作出惩罚的法律条文。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之后,子女们的独立人格权,独立生命权,全部被剥夺了。于是,他们成了附庸,成了生命延续的工具。于是, 在中国封建思想的延续中,质朴天然的亲子之爱,丧失了它本来的面目, 变成了一种绝对自私的表现。于是,我们天然的孝道,随着“爱”的变质,丧失了源自内心的真诚,变成机械运作的“愚忠”。柏杨曰:

  古孝道的精神是“为父母活着”和“为祖宗活着”,主要的在保护老一辈,老一辈势如泰山压顶,又百是而无一非——君不见有句话乎:“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年轻人被束缚得连牙都不敢痛。

  (二)

  在这些几近偏执的孝道观的压迫下,子女从出生起便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只是生活在父母与祖宗的教诲之下,像八哥一样牙牙学语。然而压迫久了就会有反抗,再长的梦也会有清醒的一天。于是,当文化革新吹起,当自由、平等的观念敲进人们死寂的心田,当我们走出了“愚孝”的囹圄,可爱的中国人渐渐地陷入了另一种极端—— 不论好坏,全部反抗。

  于是,在中国社会为父母命是从的乖儿子少了,以反抗为乐的不良少年多了。子不嫌母丑的人少了,嫌弃老父老母贫寒的人多了。于是, 在网络上关于“不肖子孙”“不孝儿子”的词条也越来越多。在一位网友的日志中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一位衣着破旧的老母亲去大学看自己的儿子,却被儿子堵在了校门之外。原因是,母亲的憔悴和贫穷深深地刺痛了他的自尊心。可怜的老母亲看着神情倔强别扭的儿子,无奈地递出手里的一篮粽子。儿子无情地将头扭到一边,将那篮粽子推了回去。最后,这位满心欢喜而来的母

  亲,含着眼泪忧伤地离开了。亲眼见证了这一切的是这名同学的数学老师,据他所述,这名同学的成绩很优异,自尊心极强。当他看见这名同学跟一位妇女争执时,便好奇地站在他的背后,方知这位母亲是因为儿子过年没回家,赶着端午节要到了,故而带着一篮粽子来看儿子。却未料到,自己的到来不但没有给儿子带来欢喜,反而让他大为震怒,最终连校门都没进去。后来,当他看见这位母亲转身离去的背影时,不忍地追上了这位边走边抹眼泪的母亲,想劝她到学校去看看。可是当这位母亲看到有人追上来时,赶忙擦掉了眼泪,连声说“没事,没事”,谢绝那位老师的好意,急匆匆离去了。

  这位母亲的伤心我们可想而知,在气愤儿子不懂事的同时,难免不深思一番。昔日为了解开“父母绝对权力”的桎梏,是否在无意之间, 释放了作为子女者内心的自私和冷酷,使得他们觉得接受来自“父母” 的爱是天经地义,否定父母的爱是投奔自由,回报父母的爱是自寻烦恼。在今天的子女心中,我们似乎失去了名为“感受”和“体谅”的情感。在我们心中,父母就像永不会倒下的巨人。我们一方面迫切地希望长大,摆脱父母的关爱,另一方面,我们潜意识否定了父母的衰老和一样需要关爱的事实。于是,在我们的眼中从不曾出现他们斑白的头发、失去弹性的肌肤;于是,在我们的耳中,从不曾听到他们愈见沉重的呼吸声;于是,我们从未留心,在这条通往未来的大道上,他们已经跟不上我们的脚步,落在后面。所以某些人昏了头的青年人,认为可以无意地伤害他们,认为自己无论如何都会被原谅。他们就像故事中着了魔的青年,手捧着母亲的心却听不到它的低泣,只会在跌倒时听到柔声的问候。

  我们的青年人解放了,从父母之命中解放了,终于具有了自己的人格,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可是作为换来这一切的代价,我们却失了“孝”。失了体悟父母之爱的本能。柏杨谓之曰:

  儿女们一定要努力练习一种教养,除了为自己着想外,也要想想别人,更要想想爹娘。老爹老娘为了陪伴孩子,不惜与世隔绝,不惜把自己关在家庭厨房,不惜断送青春红颜。而当儿女的,实在应该动一动怜悯之心,说几句感恩的话吧,做几件感

  恩的事吧——即令是小动作也价值连城,不要总是等到忏悔已没有用的时候,再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去忏悔。

  (三)

  我们对父母的爱有很多种表达方式,可以坦白言明、可以意会,但最有效地是在父母年老,已经失去了为我们工作服务的能力后,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我们将之称为“孝”。古来行“孝”,讲究奉养,讲究唯命是从。今之行孝,唯命是从基本上是不见了,可相应的真心也随之无踪,剩下的也就只有奉养了。诚如孔子先生所说:“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当我们对父母的关心只是出于道德观念的束缚,当我们对父母的爱缺少了真诚,当我们对父母除了物质的供应,再无其他的表达,他们于我们而言又与犬马有什么差别。假设他们在对我们抚养的过程中,也是如此的漫不关心,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怕是不知要多出多少是非。当我们与父母相处时,当他们唠叨时,当我们已经不耐烦地要翻脸时,看看他们斑白的头发,回忆一下他们曾经的付出。那种天然质朴的情感会化解很多横更在我们之间的藩篱,让我们感受到一份感动,一份亏欠。

  还记得有一个故事,讲的就是这种毫无矫饰的感情。那是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一个女孩坐在门廊下,看着被雨水冲刷得闪着光亮的小路。她的背后是一间用来当作客厅用的屋子,四面墙壁透着陈旧的昏黄,简陋的家具诉说着主人的贫困,只有那桌尚未冷透的饭菜给这间破旧冰冷的屋子增加了一点温情。女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门前的那条小路,眉眼间闪着浓浓的焦急和担心。但她不能吐露这种焦急,哪怕是轻轻的喃喃自语,因为她一出生就被剥夺了这项权利。

  雨越下越大,女孩终于坐不住了,她站起来,将手里鲜红的证书放到了门口的矮凳上,飞快地跑向邻居家。她用凌乱的手语表明来意。邻居在她重复了几次的动作中,终于明白她的意思。淡淡地说:“你妈妈早上出去了,听说是要进城。”女孩听后缓缓地松了一口气,她想,母亲一定是被什么事情耽搁了。她走回不远的家,重新坐在门槛上,看着外面被风斜斜吹起的雨水,陷入了回忆之中。她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

  世了,只留下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因为她是个先天的哑巴,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知受了多少挫折、多少欺负。可是她从来都不会感到无助,感到自卑,只因为她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母亲。她的母亲早出晚归的工作,却从来不会忘记在下班时给她带回一块甜嘴巴的年糕。她的母亲不知为她吃了多少苦,才换来今天的大学毕业证书。

  她在不断闪现的回忆中,昏昏然地睡着了。当她一醒来就焦急地逡巡了一圈屋子,可是母亲还是没有回来,这时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害怕,她再也顾不上漫天的倾盆大雨,想都不想地冲出屋去。她顶着狂风,沿着那条母亲来去过无数次的小路,向前走着。走了很远,她终于发现了妈妈的身影。她的母亲正脸色苍白的躺在路边。她觉得那一瞬间,世界坍塌了。她扑过去,使劲地摇着怀中的母亲,却只能在喉咙里发出气息滚动的声音。而此时,这位母亲的一只手里攥着一袋年糕,另一只手里死死地攥着一张纸。女孩用力地把那张纸抠出来,却在一瞬间被惊呆了,那是一张卖血单。那一刹那,她终于知道是什么让她惨淡的童年充满了甜甜的年糕,又是什么换来了自己顺利的学业。也在那一刻,她懂得了母爱是什么。

  母爱是一种无悔的付出,是一种愿意将骨血都奉献出来,给你食之的强烈情感。不只母爱,父爱的本质也是如此。这种天下最无私,最至纯的爱难道不值得我们真心的回报吗?

  在古人的世界里,他们用教条困住了这种最为纯然天成的情感,将亲子之情,用礼教的条条框框切割殆尽。于是那时的爱充满了物化的色彩,使得父母在子女成长的过程中,忘却了第一次将他们抱在怀里时, 所感受到的生命的悸动;于是他们的爱变成了最为牢固的枷锁,狠狠地缠在了子女的身上。然而当这种“绝对权力”的枷锁从父母子女的关系中被剔除,当还原了这种爱得以生长的纯净空间,我们又有多少父母子女是生活在幸福之中的呢?又有几对亲人是在爱中度过了珍贵且短暂的相伴时间呢?还是我们的爱在另一极端中,走向了变质。正像柏杨所说的那样:

  人的爱是下倾的,故父母爱子女一定超过子女爱父母。老

  头老太思一思想一想,他们对父母的爱多乎,对子女的爱多乎? 如果自己爱子女超过父母,那就不必指望自己的子女例外。

  我们在这种下倾的爱中,是否已经走到了路的死角,故而出现了嫌母丑的儿子、嫌父穷的女儿。我们在这种下倾的爱中是否可以找回原来的本真,那是既不被道德条框束缚,也不被利益熏染,最纯净的那份“爱”,那种只知道付出,不图回报的情感。这种情感才是真正的“孝”,真正的感恩。

  ◎男女情感

  结婚的基础是爱情,爱情一旦乌有,基础已溃,而偏不能离婚,用法律和古老的道德来维持婚姻的虚架子,真是危险万状。丈夫也好,妻子也好,本来亲亲秘密,如漆投胶,一旦成了摆不脱、甩不掉、打不烂的吸血蚂蟥,不仅是不必要的,而是后果堪虞的也。吾友王尔德先生曰:“男女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事实上有些人一直到离婚,对配偶都不了解,所以我们认为是这样的:男女由爱情上升而结合,因爱情消失而分开。

  ——《柏杨妙语》

  (一)

  2008年的贺岁档可谓是精彩纷呈,各路好手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冯小刚的《非诚勿扰》。像以往的冯氏幽默一样,随着这部影片的推出产生了一系列的流行语,其中不乏几段精彩的台词。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除了冯远征的超级大变身,就属舒淇的那一段一见钟情论。上云:

  梁笑笑(舒淇):你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吗?

  秦奋(葛优):我一见你就挺钟情的。

  梁笑笑(舒淇):咱们俩三见也种不了情。一见钟情不是你一眼看上了我或者是我一眼看上了你,不是看,是味道,彼此

  被对方的气味吸引了,迷住了,气味相投你懂吗?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一见钟情是发生在两个人身上的事情。是在一刹那间,在彼此的眼神间传动的神采。是在一瞬间,微微荡漾的心神。是在不知不觉间滋长的想念,堆积出的关于心动的回忆。是彼此相互作用的生理化学反应。当它发生时,人们就会丧失最起码的判断标准,甚至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故,当舒淇扮演的梁笑笑见到方中信扮演的成功人士时,所有曾经被教导的道德规范,所有作为人的骄傲,统统的被扔到一边。她将自己像祭品一样的献祭出去。她相信她所做的一切就是爱,所以无怨无悔。她也相信她所爱的人,在相遇的那一刹也爱上了她,所以他们一样的痛苦着,一样的无悔着。在她内心深处,她甚至相信他们就是天上的牛郎与织女,故而在眼神交汇的一瞬间,嗅到了彼此的味道,陷入了疯狂的热恋。

  然而真相如何呢?她只不过是他身边的一只百灵鸟,被困在华丽的粉色牢笼中,演唱悲伤的曲调。他告诉她,再等三年。可是年复一年他继续着自己的婚姻,只留她一人品尝苦到穿肠的毒药。于是,她隐隐地意识到,爱的只有她一个。她的爱情只是他调剂生活的酒或书报。于是,她想走出这困顿她脚步的爱。于是,她宁愿结束如花般的生命,也要逃离那份让她痛苦的情。于是,在死亡的边缘,在冰冷的海水里,她明白了那不是爱。

  她说,爱,产生自一种味道,产生自彼此短暂的交汇间那种刻骨铭心的悸动。她的爱来自一见钟情,从诞生的那刻起,就蒙上了梦的色彩。当这份爱萌动之初,那强烈的吸引力或许将二人吸附进了漩涡。但是,总有人会先行醒过来,当从梦中惊醒,他会发现自己被困在了死局之中。方中信演的那个人,显然没有这种冲破道德樊笼的勇气。所以, 他将责任推给了梁笑笑,让她来选择这份爱的归处。她抗争了,用尽所有的力气,但她太善良,善良到宁愿自己在阴沟里独自舔舐伤口,也不去伤害另一个蒙在鼓中的傻女人。又或者她太聪明了,深知当这份爱公之于世时,那美丽巧妙的魔帐就会消失,还原它本真的虚伪和丑陋。

  可是,事实摆在眼前,哪怕她闭上眼睛用尽方法让自己沉浸在梦

  中,她仍然知道自己所面对的是注定的伤心,命定的结局。在她玲珑的内心深处,怎会不懂爱与吸引的差别,怎会不知,爱上的只有她自己一人。怎会不懂,她爱上的那个人是个狡猾的已婚男人,一面竭力迎合她的幻想,一面维持着固有的生活步调。这样的爱太辛苦了,她不想继续独自品尝这杯苦涩的酒。她想逃开。她想走出阴霾,投奔心中的爱的归处。她想重新爱上一个人,一个可以一心一意去爱她的人,就像卓文君在作乐府诗《白头吟》时所吐露的那样:

  皑如山间雪,皎若云中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这就是梁笑笑所渴望的爱情,是天下女人对异性全部的要求和期望。女人心中的爱情是王子和公主的相偎, 是战士与刀枪的相属,是菩提与橡树的至死不渝。女人眼中的爱情是捧在手心的花朵,即便冬天来临,那美丽的花冠暗黄、凋谢,她仍愿意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等待明年春天的来临。当爱情降临时,女人内心关于爱情的全部幻想都不再有意义,不论是一见钟情的浪漫,还是长跑爱情的温馨,都已经不再重要了。她只是渴望站在你身侧,看着你大步向前的身影;只是渴望两手相握的温度,灵魂相依的颤抖。爱情的全部在那一刻只剩下依偎,只剩下相随。就像舒婷笔下那棵痴情的木棉,在春风吹拂不到的角落,默默地向高耸入云的橡树诉说衷肠。它说: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致橡树》

  (二)

  柏杨说:

  “天下只有一件事,虽经过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千讨论万讨论,讨论到世界末日也讨论不完的,那就是男女之间的爱情。”

  所以我们知道,这世界纵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关于爱情的话题也会是永恒的,就像人们关于“我是谁”的问题一样。从人类产生文明,尤其是产生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开始,我们对这一主题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我们惊讶于两个个体可以那么相近,几乎融为了一体。我们感到奇怪,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会有那样的吸引力。在对生命的不断的探索中,爱情成了与之相伴的主题。在流传最广的《圣经》中讲述了夏娃和亚当。它说,女人来自男人的一根肋骨。所以,后世的男人从诞生开始,就缺乏了使自己完整的东西。因此,男人和女人从呼吸这世界的第

  一口空气开始,就在寻找,寻找遗失的肋骨,寻找生命的所属。于是, 我们会相爱,相依,合为一体。于是,当我们相爱时,会情不自禁地慨叹,天啊,我们的生命仿佛已经融在了一起。

  在人类关于爱情的记录中,有希腊神话中,生生相偎的菲勒蒙和包喀斯;也有生死相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有至死不渝的梁山伯与茱丽叶。我们关于爱情的记录和讲述多不胜数,其中大多数是用来歌颂它的。然而,在人类的生活中,我们又岂乏背叛,在文学史上那些璀璨, 却少被我们留意的角落,既有阿娇在孤寂冷清的长门宫中吟唱的《长门赋》,也有《凤求凰》余音散去后的《白头吟》。这些言辞凄切的诗歌, 哪一个不是对绝情之人的控诉,哪一个不是饱含了对爱情消逝的感伤。在水乳交融的深情后,在生死相随的爱恋后,爱情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是凄美婉转的控诉,是关于色退颜衰的神伤。

  在韩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男主人公玄振轩,对胖胖的三顺说:

  男女第一次渴望着对方的时候,性荷尔蒙分泌出睾酮和雌激素,这种渴望持续下去,到了陷入爱情阶段,就会分泌多巴胺和血清胺,血清胺是爱情中最重要的物质,能让人一时处于近疯狂的状态,到了下一个阶段,男女会持续双方的关系并希望得到更密切的结合,就会发展到结婚,这时就会分泌催产素和加压素,血清胺会让你无法意识到对方的缺点,会挡住你的视线,而这些激素的有效期是两年。

  顾名思义,当爱情的保质期过了,它就会像被忘在冰箱里的面包, 霉变、腐烂,变成梗在男女心中的毒药。曾经让自己爱到付出生命的爱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变成了皇帝御赐的鸩酒。于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我们一改飞蛾本性,玩儿了命的想要从他或她所在的空间中逃走。那个两个人曾经视为宝贝的“爱的小窝”,会在转瞬之间变成纳粹的集中营。于是有了诸如“七年之痒”这类给爱情下保质期限的词语; 于是,那些昔日爱得死去活来的、偷跑私奔的,全都无一例外陷入了这样的一个困局之中——怎样躲过他(她)的耳目,去大胆猎艳一番。假若有这种思想的是个情场高手,那么,就要恭喜他(她)的伴侣可以不

  必担心哪天撞到,将自己气死。如果有这种思想的是个情场愣头青,那么,还要恭喜他(她)的伴侣,你已经有了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地出轨。反正在生活中,那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情感早就变成了见上一日如度三秋的无奈。且爱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色彩,就让它顺其自然的在风中消散不就得了。就像那句“天涯何处无芳草”,早早散了,早再找。也别管自己是出轨的还是被别人甩的,全都挥一挥衣袖,将它视作“云彩”,留在回忆中的“康河”就好。

  可惜,现实中的人往往做不到这样的洒脱,当发现爱人有出轨的迹象,也顾不得有没有既成事实,无一例外的暴跳如雷,破口大骂。仿佛现在面对的不再是那个曾经爱入骨髓的爱人,而是一个刨了自家祖宗的坟,还骗光了全部家财的仇人。在那一瞬间,眼神的碰撞,不再会产生如秋水生波的情愫,只有崩裂出的让人恨不得躲到桌子底下的火花。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一旦到了这种境地都会毫不迟疑地翻起老账,一面细数着自己的付出,一面数落着对方的不是。有些甚至会摔锅砸碗,将所有能够毁坏的东西统统毁掉,假如不是刑法当道,他们定要撕咬在一起,用血肉模糊地身躯为彼此的爱情画上句号。可,即便他们做得再过分,在面对众人的指责时只要祭出如是理由——我们相爱过,就一切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柏杨先生在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后,甚是惊奇地对世人说:

  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有嫉妒;即令有爱情一定有嫉妒,它的逆定理也不见得成立,不能依葫芦画瓢曰:‘有嫉妒才有爱情。’有些太太对她丈夫嫉妒得要命,却未必爱他也爱得要命。盖嫉妒是在一种和爱情同样浓烈的感情,没有理智,不问是非。一个人为了爱情,固神魂颠倒;一个人为了嫉妒,也同样会神魂颠倒,都是一种强烈的愿望,不但充满了想象,也充满了联想。所以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可救药,一种是正在恋爱的人,一种便是心怀嫉妒的人也。

  爱情和嫉妒本来就是两件事,盖当人恋爱时,会产生强烈的独占

  欲,会被激发出自己的嫉妒潜能。但那种嫉妒之火是决计不会烧到自家爱人身上的。但是,单纯的嫉妒就不会受这一法则控制了。它通常没什么理智可言,又少了份爱的拘束,于是当有些人为了所谓的爱愤而杀人,愤而自杀,愤而伤害他人时,请千万别在他身上打上“爱”的标签,那一系列偏激的举动,绝对与爱没有任何关系。

  还是在《我的名字叫金三顺》中,当玄振轩向金三顺大谈爱情保质期的理论后,金三顺是如是回答的:

  我没谈过一次轻轻松松的恋爱。开始的时候做好充分的考虑,完结的时候也是一样。不管激素是漫溢还是干涸,我是真心的去努力的,是真心的!

  爱情或许会有保质期,但爱情不是死物,它是活生生的跃动在我们手中的,当爱的瑰丽色彩褪尽,当它的生命力在手中减弱时,请不要轻易地放弃,请不要将它视为衣袖上的尘土。它只是需要你的注意和努力。柏杨说:

  爱情是不按逻辑发展的,所以必须时时注意它的变化。爱情更不是永恒的,所以必须不断的追求。

  (三)

  当两个人相爱到一定阶段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完成它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结婚。在我们的古代封建社会,结婚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自由而言的,其发起到拍案钉钉,基本上全靠媒婆那张嘴。而媒婆们向来包销不包修,于是古代的女子在出嫁前都要去逛逛庙,撒上大把的香油钱,指望自己能够嫁个如意郎君。然,其灵验性,看我们居高不下的纳妾虑就可窥得一斑了。与我们这种绝对的不自由相对,在西方文明中, 女性显然被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尤其是近代启蒙思想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提高婚姻质量这一话题上。其中颇有建树的就数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她在这部作品中,从女性的角度去评价爱

  情,去关注婚姻,并提出了“理智地去结婚”这一观点。

  “理智地去结婚”很多人都会不自觉地联想到《新结婚时代》中, 顾小西的经典台词——“现在的择偶标准是,有车有房,父母双亡。” 于是,“理智婚姻”不可避免地与“势利”二字联系到了一起。于是, 男人们都开始怀念原始社会。那时候,有头猪,有个山洞,就能结婚。就算什么都没有,还可以唱唱山歌,什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照样能把女孩子吸引过来,浪漫又潇洒地完成终身大事。那时候结婚就如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只要一腔热血,一股冲动,老婆就到家了。基本上,难度为零。可是现在,要是没有房子、没有车子、没有存款,那光棍是打定了的!

  所以,现在走在大街上,看着一个个垂头丧气大骂“势利眼”的, 他一定是被女朋友甩了的可怜王老五。而追本溯源,这又和“理智婚姻”脱不了关系。男人抱怨说,现在的女人太现实,太懒惰,谁都不愿意创业。现在的女人说,要想得到女人的尊重,就要有能让女人尊重的实力。于是,男人和女人从原本的琴瑟和鸣、佳偶天成,到了现代的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实,“理智地去结婚”跟有房有车完全是两码事。作为男性,他的经济基础自然会被列为择偶的标准之一,但却不能成为唯一的标准。在简·奥斯丁的眼中,真正让两个人走到一起成为夫妻的不是财富的多少,而是爱情的浓淡。她眼中的婚姻,是一道主次分明的菜肴。主料是爱情和双方的人品,其次是二者的共同语言,最后才是财富的多寡。在她看来只有具备这样标准的婚姻才会长远,爱情才会开花结果。单单强调其中的任何一样,都只会让自己陷入不幸的漩涡。

  当然,就算附和了简·奥斯丁的婚姻理论,如果不去小心谨慎地维系它,不幸也还是会随之降临的。这也是为什么在对婚姻越来越小心谨慎的今天,离婚率却依然高居不下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在爱情当道的时代,却平添了那样多的怨偶。今天,我们太过习惯对婚姻说再见。纵然是我们千挑万选的伴侣,一旦进入了婚姻生活,一旦两个人开始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爱情也好,婚姻也罢,就全不是我们幻想中的样子,原本华丽的珠光漆会在生活的石壁上磕磕碰碰,退去所有美丽的

  色彩。所以,有人说:“当我们结婚,我们的梦就破灭了。因为,在一个屋檐下,所有的淑女都不再穿丝袜,所有的绅士也不再打领带。”

  而一旦这些美好的东西退去,现代人就会迫切地想要结束这关系,并且弃如敝履。又或者,来一段“家里红旗不倒,屋外彩旗飘飘”的风流韵事。至于因他们结婚而结成的家庭,在他们眼中也就不再具有什么意义了。

  这种对爱情和婚姻极不负责的态度,是对爱情的过度崇尚和不懂维系的必然产物。是故这并不是中国土产,在启蒙思想发源的西方世界, 这种情况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发生过。那时的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离婚率居高不下。大多数人将婚姻道德定义为——只要爱情。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向来感受时代脉动的好莱坞,适时的推出了影片—— 《廊桥遗梦》。里面关于弗朗西斯卡和罗伯特的禁忌之恋,赚足了人们的泪水。只为他们为彼此的付出,和对爱情不放弃的坚守。

  弗朗西斯卡同大多数忙于家务的人一样,对婚姻充满了厌烦。她的灵魂深处渴望解放,渴望像少女时期一样,大胆地走在时代浪潮的顶端,大胆地去与让自己心动的人相爱。而事实上,在经历了漫长的婚姻后,她也确实得到了这样的机会,再一次陷进了热恋之中。她与罗伯特都十分清楚,这份爱很可能是他们生命中所能迸放的最后一点火花。他要她追随自己,离开这个困住她灵魂的小镇,他愿意带她去飞,去看遍只会在她梦中出现的美丽世界。然而她拒绝了,她说:

  我很高兴那天吃晚饭的时候没有人说话。我意识到,尽管爱情的魔力不可抗拒,可放弃了责任,魔力就会消失。爱情就会蒙上一层阴影。假如我跟罗伯特走,这个家就会破碎。这是一个多么温馨的家,我怎么忍心亲手去毁了它。你们能体会到家庭生活的甜蜜吗?

  她用自己的心碎维持了家庭的完整。如果只是这样,这部爱情经典还不足以令人回味,难忘。将这部影片推向高潮的,是弗朗西斯卡日记的最后一段,在这一段我们仿佛看见了这个女人流泪的心,坚强的心, 忠贞的心。她说:

  你们的父亲去世以后,我曾经找过罗伯特,可他已经离开了地理杂志社。没人知道他在哪儿。我把对他的思念,寄托在我们曾经到过的那些地方。所以,我在每年生日的那一天,都要故地重游。可有一天,我收到他律师寄来的一个邮包。天哪!可以说我没有一天不在思念他,他说过,我们俩融化成了一个生命。他说对了。我们俩的感情超过了人世间所有的人。要不是他,恐怕我是不会在这农场生活这么多年了。

  记得你想穿我那条裙子,我不肯吗,卡洛琳?就是我从来不穿的那条。我知道这很傻,可是,我觉得就好像你想穿我的结婚礼服去看电影一样。希望你们读了日记,能够理解我,为什么要火化。这不是一个老太婆的一时糊涂,我活着的时候属于这个家,但愿死了以后,属于罗伯特。

  他们的爱情不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无奈的被拆散,更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在家族力量的面前无力地殉情。他们的爱情更为伟大。因为他们在爱的过程中考虑了家庭,考虑了亲人。他们或许是悲哀的,没人相信, 人死后尚可相守。但在一段婚姻中,我们没有只是索取的权利,我们对它更多的,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继续阅读:第五章境中百态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听柏杨讲人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