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鸢的离世,给予李宴的打击是致命的,痛心万分,日夜都沉浸在痛苦之中,难以走出来。
夜晚,躺在床上的李宴,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去睡。李宴知道在梦中,自己就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宝鸢,可是饱受相思煎熬的李宴怎么都无法睡去。
午夜梦回,宝鸢在朝李宴招手,李宴见到了巧笑嫣然的宝鸢,开心极了。朝着宝鸢奋力跑过去,张开怀抱,将宝鸢紧紧拥在怀里。
看着怀里的宝鸢,李宴发誓,再也不要松开手,生怕一松手,宝鸢就会永远的离开自己。
可是,每当李宴这般想法的时候,突然感觉怀里空空的,低下头看去,怀里空空如也。
惶恐,不安,惊慌,自己的宝鸢去哪里了?
李宴四下张望,寻找宝鸢的身影。只见宝鸢在离自己很远的地方,在向自己挥手,好像要到遥远的地方去。
“不……不要,宝鸢,不要离开我!”
猛地惊醒过来,李宴方才发现,又是一场梦。清醒过来的李宴,想起来宝鸢早已离开了人世,与自己天人永隔了。他怀念那场梦,因为梦里有心心念念的宝鸢。
每天晚上,李宴都会经历同一场梦。都会在宝鸢离开自己怀抱的那一刻,惊醒过来,茫茫然望着漆黑无比的四周,暗自发呆。
夜已深,人未寐,难逃相思,自是情殇。
夜深人静,落针可闻,静的出奇可怕,只有蛰虫低鸣的声音。李宴突然觉得很冷,没有了宝鸢,竟是寒冷刺骨。
左右是睡不着,李宴掀开被子,下床穿好了衣裳,提着一壶酒,独自去看望宝鸢去了。
此刻没有了满天星辰,只有一轮幽幽挂在夜空上,显得丝丝孤寂。夜色正浓,月色清冷,清辉洒满人间,自有一番哀伤。
月夜之下,万籁俱静,行走在山路上的李宴,背影竟是那样孤独,那样凄凉,那样悲伤……
东方苍穹吐露鱼肚之际,李宴终是来到了宝鸢的坟前。看着眼前那堆黄土,李宴黯然神伤。宝鸢就要长埋在此了,再也不会理自己了,再也听不到宝鸢的声音了。
不知道宝鸢一个人,在黄泉路上会不会孤单,没有自己的陪伴,会不会害怕?
想到伤心处,李宴悲涌心间,泪如泉涌,举起手中的酒壶,仰头便是猛灌一口。
烈酒辣喉,李宴只觉喉咙间辛辣不已,流到腹中却是暖暖的感觉。
烈酒解愁,七情六欲全在酒里,喝下去,再伤心的人也能暂时忘记忧伤。
只是,借酒消愁,酒醒后,李宴又该何去何从?
酒至半熏,眼前便阑珊起来,望着宝鸢的坟墓,李宴眯起的眼眸模糊了。
与宝鸢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经历的过往种种,如诗,如画,如过眼云烟,一一在眼前浮现。
李宴开始自言自语起来,独自呢喃,又好似在和宝鸢说。
“宝鸢,你现在在哪里,还好吗?”
“宝鸢,没有你的日子,我好难受?”
“宝鸢,你怎么舍得,将我留在这孤独的尘世?”
“宝鸢,宝鸢……”
……
不论天晴,还是下雨,李宴总要到宝鸢的坟头怀念一回,醉上一回,哭诉一回,日晒雨淋,李宴纵然也是不在乎的。
日复一日,时间好像也难以抚平李宴心里的伤,不会因为时间逝去,对宝鸢的相思之情能减少。
转眼已是数月过去,李宴昼夜醉生梦死,一时之间忘了其他事物。
李宴以醉生梦死来化解相思之苦的数月,可愁坏了其他人。
每每上朝之时,文武百官到了“金銮殿”里,却是见不到李宴。纵然事后知道李宴定然又到宝鸢坟前醉生梦死去了,文武百官也是敢怒不敢言,无奈至极。
眼见上朝见不到李宴,国家大事无人处理,文武百官暗暗着急。国不可一日无君,群臣变着法子来,见不到李宴,那就上奏折。
可是奏折是呈上去了,却久久没有回复。殊不知李宴自从宝鸢离世后,没有心思处理政事,已经很久没有进御书房了。
当文武百官得知御书房的奏折已经堆积如山的时候,皆是唉声叹气,甚是无奈。
皇宫之中任何的风吹草动,太后哪里都是能知道的。现今文武百官的“怨声载道”可以说是惊涛骇浪,自有好事者禀报太后。
万太后终于是知道了此事,也知道了文武百官的敢怒不敢言,纷纷愤慨不已。太后自然是怒火中烧,自己不出面看来是不行的。
问明了情况,太后得知了李宴数月来都是在宝鸢的坟头醉生梦死。怒气匆匆冲向宝鸢的坟墓所在之地,见到了李宴。
当太后来到宝鸢的坟前的时候,看到的李宴,已经是红脸赤勃,烂醉如泥。看到此刻的李宴,万太后顿时恨铁不成钢,指着李宴的鼻子一顿臭骂。
“为了一个女子,成何体统,皇上可要顾及自己是一国之君啊!”
对于太后的责骂,李宴不为所动,目光无神,没有理会。
看到李宴的样子,太后怒气冲天,不过她知道李宴是个怎样的人,自己的目的不是把李宴叫回去,而是要叫醒李宴。自己来到了李宴的面前,太后就知道李宴不会将国家大事弃之不理的。
不想在此受气,甩了甩袖子,转身回宫了。
太后离去了,李宴继续坐了半天,慢慢站起了身子,对着宝鸢的坟墓说道:“宝鸢,我是一国之君,我得回去了,我会时常来看你的。”
李宴在宝鸢的坟前种了一棵桃树,摸着那颗桃树,又看了看宝鸢的坟墓,幽伤地说道:“宝鸢,待到花开,你会回来了吗?”
终是舍不得宝鸢,李宴又在宝鸢的坟前呆了一整夜,待到清晨吐露白曦之时。李宴不是优柔寡断之人,吐了口气,再度深情地看了看宝鸢的坟墓,转身离去。
这日,文武百官终于是在上朝之时见到了李宴。由于这段时间不上朝,文武百官手中积累了不少事,一时之间奏折不断。
李宴回到宫中,心思自然就放在了国家大事上,没有过多时间思念宝鸢,也就慢慢从失去宝鸢的痛苦之中走了出来。
尽心尽力治理国家,兢兢业业地当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