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宦官抬头看了看,原来拿来的信香,长也不过十厘米左右,被杜俊用手,从中间折为两截,现在他点燃的,这一节信香,长度也就在三厘米左右,很快就要燃烧殆尽,时间给的可以说非常少。
而他也相信,杜俊说要,让自己的侍卫,要了他的命,也绝对不是在随便说说,既然将他从皇宫之中带出来,就不是为了和他开玩笑。
他在想着,用什么消息,能够救自己这样一条命,脑海之中,讲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迅速进行筛选,任何遗漏都不敢有,甚至连张黎的秘闻都想过。
这宦官敢发誓,自己从小到大,脑子就没有转得这么快过,他知道,自己如果拿不出什么东西,能打动杜俊的,那自己生命里剩下的时间,恐怕,就和这燃烧的信香是一样的了,他可不想这么憋屈的死掉。
他发誓,就算是给皇帝,服务的时候,他也没有如此,周到详细的想过问题,从自己最初与杜俊见面开始,一直到杜俊讲自己抓回来,和他刚刚说的那些话,流水一样的在脑海中掠过,他要筛选信息,用来救命。
很快,他把握住了一个重点,对自己为什么,会被从皇宫中的截出来,有了清楚的认识,刚才杜俊也说的很明白了,就是因为他在皇帝跟前,说了杜俊的坏话,而这个坏话,将杜俊的好事给搅黄了。
至于杜俊的好事是什么,联系自己坏话产生的结果,不难猜测,要么就是官位,要么就是财富,从这两方面入手,总是没有错的。
他已经有意识到,搬弄是非这种事情,对他来讲轻车熟路,这件事本身,应该不会触怒杜俊这种恐怖的存在,毕竟能讲自己在皇宫中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出来,杜俊手中所掌握的势力,恐怕就算是皇帝,在某些方面也无法比拟。
既然不是因为搬弄是非,那肯定就是因为搬弄是非的内容,杜俊刚才也说了,他是想要当官的,却被自己几句话,给弄得在皇帝面前,留下了坏印象,那么自己想要保命,就一定要投其所好,给杜俊提供,能当官这方面的资料。
剔除了财富的因素,这宦官很快就找到了重点,心中开始筛选信息。
别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宦官,但是,他可是皇帝的贴身内侍,掌握着很多朝廷大臣,都不曾掌握的信息,他们的位置非常重要,否则就不会有泄露禁中语这种惩罚严厉的罪名,为的就是防止宦官将皇宫信息,透露出去。
现在,为了保命,什么泄露禁中语都不重要了,宦官脑海中迅速检索,很快,他就找到了一条对杜俊,切实有用的信息,大声说道:
“杜公子,小人知道错了,不该随意搬弄是非,耽误杜公子的前程,不过小人这里有一条信息,杜公子若真是想要为官,不妨试一试,若是有了功绩,杜公子或可平步青云、直入朝堂,只是这机会,也有许多凶险。”
宦官说的很动情:“这凶险是每一个如此选择的人,都要承担的,并非是我,想要坑害杜公子,还请杜公子明鉴,不要因为这件事怪罪我。”
杜俊一言不发,就是盯着那已经燃烧过半的信香看着,宦官一见这样,知道若是不拿出真的本事来,不透露点干货,恐怕是无法打动杜俊,想要指望用信息,和杜俊做什么交换,那是完全没有可能了。
他那样说什么存在危险,其目的,不过是要引起杜俊的兴趣,只要杜俊开口询问,就凭借他伺候皇帝这么多年,揣摩人心的功力,就有机会给自己争取更好的结果,可惜,杜俊根本就不搭理他,连表现的机会都不给他。
不再抱有任何侥幸的心思,他迅速说道,:“在帝国西南,有土司作乱,陛下想要攻伐吐司,但帝国北部边疆不稳,无法抽调更多的力量,近日朝中大将军上奏,建议陛下启用雇佣军,由朝廷选配将军统帅。”
这个消息,确实有足够劲爆,杜俊眉头一皱,就听这宦官继续说道;“大将军的意思是,让雇佣军,为帝国征战,剿灭土司叛乱,缴获财物,全部归雇佣军,用来支付报酬,而帝国,则在雇佣军胜利后,派遣官员,治理西南边疆。”
一口气将自己要说的内容,全都说出来,看到杜俊反手将信香灭掉,宦官知道,自己这条命算是暂时保住了,更是不敢有任何隐瞒,急促的说到:
“想来杜公子对雇佣军只说,应该不陌生,这是大飞帝国,创建的用兵模式,陛下已经心动,正打算实行,陛下曾言,若雇佣军将领,作战得力,肯为国效忠,归来之后,可授予帝国将领之职位,这可是平步青云的好机会。”
“若是这个信息,发不出去,想来江湖中人必会闻风而动,两万雇佣军,很快就能全部招满,杜公子若是想要进入朝堂,不妨组建自己的雇佣队伍,通过宰相大人上书朝廷、报效国家,想来在雇佣军中,杜公子一定会拥有一席之地。”
一口气说到这里,宦官已经不仅想要保命,还想着能有更好的待遇,竟然给杜俊开始出谋划策起来:
“还有宰相大人这层关系在,杜公子所立功劳,也不怕被人贪墨,日后回到朝堂,论功行赏之时,杜公子必能称心如愿,成为执掌一方的朝廷重臣,届时杜公子与宰相大人同朝为官,一文一武都身居高位,必然是一桩美谈。”
宦官一口气,将自己掌握的消息全都说出来,杜俊是真的眼前一亮,如果说,他所说的是真的,那么自己通过,对外战争这种手段,得到功劳,成为帝国的高级将领,也不失为一条光宗耀祖的好办法。
最重要的是,若自己真的有了作战的机会,也就等于有了,能够掌握自己属于自己武装力量的机会,这种能光明正大地培植自己势力的时机,在大奥帝国,可真是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