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丞相见天子看完了文书,震怒之后,神情突然变得恍惚起来,出于担心,忍不住唤了他两声:“皇上,您别生气……”
生气也是无用,倒不如镇定下来,想想该怎么解决麻烦。
然而宋臻却还是一脸失神,蹙起的眉,看起来似乎有几分不适。
丞相见宋臻没有回应自己,便加重了声音又问了一遍:“皇上,接下来您看该怎么办?”
声音传入了宋臻脑海之中,成功地将他从茫然之中拉回了神。
宋臻愣了愣,呆滞了一会儿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眉头顿时皱得越发用力。
他方才整个人似乎被抽空了一般,感觉很是怪异……待听到了丞相的声音,他的理智清醒了过来,那股异样的感觉便又被镇压了下去。
而现在,那股感觉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切仿佛只是他气急之下的错觉而已。
定了定神,抬眼看向丞相,再看向周围的大臣们,见他们正满脸忧心焦急之色。
他手上还捏着那份糟心的文书,提醒着他还有急事需要解决……
强行压下心底的不适,宋臻不想在这上头浪费时间,权当方才的怪异感只是自己暂时出现的幻觉,便把这事情给放在了一边,与众臣们商量起了应对方案。
殊不知,他现在若是能费点心思,探究一下自己为何会产生这种异样感的话,后面也就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悲剧了……
……
宋琛脑子抽筋,国难当头,他竟然犯傻地把矛头对准了自己人,荒唐得令人发指!不过,他但凡还有一点点理智,就应该不会真的对镇北王怎么样的,最多也就是把镇北王给困在益阳罢了。
宋臻猜测,益阳虽然是他宋琛的地盘,但要困住好几万人,还是不大可能,他应该只是把镇北王以及镇北王的亲兵给困了起来。
群龙无首,镇北王手下的士兵们手足无措,也就只能原地待命。若是这时候有人站出来,挑唆两句,定能让那几万士兵举起手里的长矛对准宋琛,为救出镇北王而战……
但这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外敌尚未解决,又怎能内斗,白白让怀揣虎狼之心的苍若坐享渔翁之利?
既然镇北王先派出去的那两支精兵能发现宋琛的阴谋,并给京城送信,他们应该会想办法搭救镇北王的。这封信送过来少说要两天,说不定这个时间他们已经动手了。
宋琛并不是真的要对镇北王动手,想必不会真的和士兵们硬碰硬,放了镇北王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只可惜,现在这个关头,最要紧的东西就是时间。
若是他们的计算没出差错的话,昨天,甚至前天,苍若就已经能抵达边漠了!
本来援军赶去漠北就该争分夺秒,宋琛不出兵也就罢了,竟然还敢拖住镇北王!他只需拖延两三天,就能对边漠造成莫大的影响,给苍若、给金云国争取进攻的好机会。
不知现在边漠的战情如何了,不知玉林关的信有没有送到边漠,不知王朗现在怎样了……
这些宋臻全都不知,他只知道他现在很想杀了宋琛!
最后经过众臣的一番商讨,只能暂时把宋琛和镇北王的事情放一边,只要宋琛不对镇北王造成实质性的伤害,那么大家现在可没空去管。
宋臻又调遣了流夏国中部地区的将士和士兵前去支援,边漠的消息还没传回来,是喜是忧,都还没个定数。这几日发生的糟心事情太多,就算之前还对这场战争信心满满的大臣,现在也不敢把话说得太死了,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提前准备好应对的计策。
有三三两两官员领命而去,又有几个官员赶来,说的却是别的一些事情。
比如泰王的事情已经传开了,现在宫门外聚集了好些百姓,他们气恼不已,要求皇上把泰王给凌迟谢罪……
又比如这几日城里戒严,结果小摸小偷的事情却增多了,趁乱闹事的人着实不少,闹得人心惶惶的……
再比如有人在暗地里散布谣言,直说金云国的士兵已经攻下了边漠,突破了几大关口,正往京城打来,京城将要遭殃,大家快想办法避难……
这些都是小事,宋臻一边听着他们禀告消息,一边让战战兢兢地在御书房外等了好久的太医,前来给他处理骨折了的手肘。
众臣这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宋臻原来受了伤,他们以为这是宋臻去找泰王算账的时候被泰王弄伤的,直言泰王罪不可赦。
然而,即便泰王罪不可赦,但宋臻又能拿他如何?
宋臻在宋宴城临终前亲口发下的毒誓,绝对不会伤害血亲的性命。于是现在泰王通敌叛国,密谋造反,宋臻也只能将他关起来而已。
这种情况就连大臣们都看不下去,纷纷替宋臻打抱不平,结果这少年看上去却是众人之间最平静的那个。
他能不动声色地忍着气,收集证据,然后把泰王给一锅端了,聪慧机智。即便不能杀了泰王,但把泰王一辈子关在牢里,泰王这人也差不多是废了,与死无异。
众臣这才想起,后天就是他的十五岁生辰,但因为这些天事情多,他对此只字未提。
虽然即使他十五岁了,依旧还是个少年郎,但放眼整个流夏国,又能找出哪个比他还出挑的少年郎?
他们年轻的皇帝,正用他们可以清楚看见的速度在成长啊!
思及此,众臣心里觉得有些安慰,对于苍若的步步紧逼,以及边漠的危机,似乎又多了一分信心。
等这些事情商量完,已经将近傍晚了。
有不耐饿的大臣肚子里已经唱起了空城计,这一个下午来回奔波,费神费脑,着实累得不行。但瞧瞧一脸疲惫的年轻天子,以及他眼底的那一片乌青色,大臣自然说不出抱怨的话来,然而诚实的肚子却出卖了他。
众人的视线一下子都聚集在了那人的身上,直把他瞧得老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