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一大清早,福宁宫的侧院便闹翻了天。
据过路的公公说,似乎是徐贵妃因为什么事情而大发了雷霆,不仅掌了贴身丫鬟的嘴,气愤之下还摔碎了屋里好几样宝物。
孙公公得了消息之后,立马便去查看了情况,原来是那位大丫鬟摔碎了徐贵妃的珍爱之物,才会导致徐贵妃发了脾气的。
孙公公便客客气气地劝了徐贵妃两句,直说徐贵妃现在怀了身孕,莫要常常动怒,这样对孩子也不是什么好事。又说皇上现在需要静养,若是事情闹大了,因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打搅到皇上休息也是不妥。
孙公公这几句话听起来是没什么不对,但这哪里是一个公公,敢对皇上身边最受宠爱的妃子说的话?
徐贵妃皮笑肉不笑地送走了孙公公,转身看向那个正跪在地上哭得惨兮兮的丫鬟,又是一顿好骂。
她现在心里肺里烧着一团火,要是不发泄一下,她怕是非得憋死不可。
双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她紧咬着后牙槽,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质问道:“你可真的确定了,要是敢说谎的话,你该知道后果的……”
说这话时,她的眼里满是戾气,那丫鬟看了她一眼,登时又被吓得瑟瑟发抖。
“回娘娘,千真万确!奴婢本来也不敢相信的,可是奴婢昨天跟踪了那宫女一天,可是亲眼看她溜去了宫外,去见了那个叫做鸣鸾的丫头!”
鸣鸾曾是王媛媛的贴身宫女,三年前王媛媛离开了皇宫之后,宋臻便将鸣鸾和黄鹂等人送回了将军府。
而去年王老夫人将鸣鸾许给了陆家公子,与陆家倒也算是亲上加亲。
王媛媛去年远在边漠,没机会回来吃酒,但也送来了贺礼恭贺两位新人的喜事。而这次她难得回了京城,自然也是想找机会见见鸣鸾的,毕竟鸣鸾虽然是她的侍女,但对她而言却更像是一个朋友。
昨儿丫鬟跟在王媛媛身后,亲眼看见她与鸣鸾见面,由此推断出了王媛媛的身份。
这样一来,为什么皇上之前要下令全程搜查小贼的行踪,为什么孙公公会主动偏帮那个宫女,而那个宫女又为何能够堂而皇之地留在皇上身边伺候……这一期怪异的事情,也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因为引起这一切的人,不是别人,而是王媛媛。
丫鬟吞了口口水,坚持说道:“娘娘,那个人肯定是皇后,虽然奴婢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变了一张脸似的,但是看她和鸣鸾之间关系亲密,肯定是不会错的……”
哪知她的话音方一落下,便又有一巴掌落在了她的脸颊上,清脆的响声打得她整个人都懵了,耳旁更是只剩下嗡嗡的响声,吓得她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只听徐盈盈冷笑了一声:“皇后?你竟然还称呼她是皇后?不,她才不是!”
徐盈盈脸色惨白,像是自我安慰一般说道:“她难道忘记当年的事情了么,只要太后在,只要百官在,只要百姓们还记得当年的事情,她就永远也没资格做皇后……”
她一边嘶吼着,一边瞪大了双眼,美目中布满了红血丝,看起来很是可怖。
殿内其它的丫鬟们也都吓坏了,齐齐低下了头,生怕一不小心就遭到了迁怒,她们哆哆嗦嗦的模样倒是让徐盈盈的心里多少得到了一些安慰。
不行,得冷静。徐盈盈这样告诫自己。
她现在已经是贵妃娘娘了,她好容易斗垮了别的妃嫔,就连顾贵妃都不在了,而且她最大的威胁泰王也消失了,她还有什么好恐惧的呢。
三年前王媛媛就不是她的对手,三年后自然也是一样的,所以她现在不能忙着生气,她得静下心来,想个可以对付王媛媛的主意。
突然,她脑海中有精光一闪而过,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对了,太后……”她忙蹲下了身子,一把扣住了丫鬟的肩膀,急急地问道:“之前不是得了消息,说太后打算近期回宫么?时间可有确定?”
徐盈盈的手劲儿不小,丫鬟疼得直打颤,但又不敢表现在脸上,只敢小心翼翼地点了点头:“应该就在这几天。”
“哈哈!”徐盈盈笑出了声:“真是天助我也!你找个机会把这个消息送去太后那边,太后定会在第一时间赶回来的。王媛媛既然还敢从边漠回来,那我定要叫她有来无回!”
丫鬟不敢有异议,只好又点了点头。
然而抬眼间不小心瞄到徐盈盈那癫狂的神情,她吓得忍不住打了个激灵,又忙不迭地低下了头。
……
王媛媛回京半个月之后,王朗的文书也送来了京城,报的自然是喜事。
战事已经稳定,蛮子们被打退之后,似乎颇不甘心,即便大势已定,还是暗搓搓地纠结出了几股势力,在暮河一带闹事,无一例外全被王家军给镇压了下来。
王朗将军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性子,若是蛮子们乖乖投降他或许也不追究了,无奈蛮子们的脸皮太厚,王朗也不是个好欺负的,便乘胜追击,直接打到了蛮子们的家门口。
在胜负之分已经很明显的情况下,蛮子们终究被逼上了绝境,僵持了数日之后,苍若亲自命人在城门挂上了白旗。
不得不说,这个消息简直是大快人心。
当年苍若有多无耻,今日苍若的脸就肿得有多么厉害。
虽然还有另一种说法,主张投降的其实是金云国的那个小王爷戎承,在穷途末路之际,他为了金云国的百姓着想,冒死进谏逼苍若投降。
若没有他,恐怕依着苍若的性子,就算是拉上全城百姓自焚,也是不愿投降的。
不管怎么说,这对流夏国所有人而言,都是喜事一桩,值得举国欢庆。
休息了十来天,宋臻的身体也精神了不少,收到这封文书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召集了百官,把好消息公布了出去。
又道是,王大将军不日将率领将士们凯旋而归,届时定要设宴款待,论功行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