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然还只是个少年,但皇家的风水将他养出了一身的矜贵之气,分明还没到十五岁,然而他给人的感觉却像是经历过许多风浪一般,那种沉稳的气度不曾经历岁月的洗礼,却教人无法忽视。
他笑得如三月春风般温柔和煦,王媛媛直勾勾地看着他,脑海中刹那间飘过了红颜祸水几个字……
这人是真的漂亮啊,那双桃花眼总是波光潋滟,恰似一抹阳光穿过云雾,让人对他移不开视线……这人就是皇帝,是她的相公呐!
王媛媛的呼吸有一丝紊乱,心想,如果宋臻知道自己拿红颜祸水来形容他,肯定气得不行!连忙定了定神,收起不自在的情绪,询问道:“我?为什么要想我?我就站在皇上的面前,皇上有事直接问我呀。”
宋臻噙着笑,点点头:“皇后说的是,倒是朕糊涂了。”
这笑容暖洋洋的,看得王媛媛又差点恍神。
宋臻疑惑地看着她,语气认真:“朕一直在想,如果大国舅真的出了什么事情的话,皇后难道真要去找苍若国主拼命?毕竟……皇后可不是他的对手,即使有将军帮忙,你们去了也不过是无用功罢。”
王琳琅这人一向不着调,好在王媛媛还算理智,平日里由王媛媛负责拉住王琳琅的缰绳,免得王琳琅失了控,这么多天下来,两人配合得还算不错。
然而方才不仅王琳琅气红了眼,就连王媛媛也丢了理智,两人单枪匹马就嚷嚷着要去报仇,真不知该说她们英勇过人,还算该说她们没脑子。
且不说苍若武功如何,他身边那一个个可都不是普通之辈,她们若是莽莽撞撞地冲到对方阵营里,能不能报仇还是其次,就连保全自己都是个问题。
此外,更让他不解甚至不满的是,他这个皇帝就站在她身边,她为什么不向他求助……
“那又如何!”王琳琅耸耸肩,“王漓是媛媛的哥哥,是我的大侄儿,帮他报仇还需要理由吗?”
这可就更让宋臻疑惑了:“为何不需要理由?”
王琳琅糊涂不已:“当然不需要理由啊!”
宋臻又问:“为何当然不需要理由?”
“……”
王琳琅以为他在和自己磨嘴皮子,亲人二字不就是最大的理由么!小皇帝这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
王琳琅被他问得莫名其妙,然而王媛媛对此倒是了然于心,宋臻的困惑恰巧再一次验证了她的猜想……他这人对亲情果然没什么概念。
不过没关系,这可不正是她“上课”的好机会啊!她先前下定决心要把宋臻“导回正途”,眼下机会出现,她顿时便跃跃欲试起来!
“姑姑,跟着我的话来说。”她吩咐道。
王琳琅对此已经驾轻就熟,当即点了点头,表示听候差遣。
第一个问题:“皇上有没有很重视,很想要保护的人呢?”
话音落下,便宋臻点了点头,王媛媛心里一喜,正欲一问究竟,宋臻却已经先一步坦白:“公孙庆林。”
“昂?”听着有点耳熟:“那是谁?”
“大理寺卿,铁面无私,公正清廉,办案能力极高,替朕省去了许多麻烦。”宋臻把公孙夸赞了一番之后,又不免叹口气:“然而之前某一次案件牵扯到了不少江湖人物,听说有人暗地里给他的人头标了赏金,雇杀手刺杀他。朕已经派了暗卫暗中保护他,希望他诸事顺利。”
“……”这话乍一听没错,然而仔细一想,又好像错的离谱。
王媛媛郁闷啊,她原以为他会回答亲人或者朋友之类的人物,谁能想他愣是回答了大理寺卿的名字。
皇上您重视大理寺卿没错,想要保护他也没错,但是但是……好像也确实没错……
王媛媛被噎得如鲠在喉,却又没法否定宋臻,出师未捷,王媛媛干脆地放弃了这问题,话锋一转:“那么,皇你上是怎么看待你的兄弟姐妹的呢?”
谁料这个问题一出,宋臻的脸色微变,周身的气氛也冷冽了起来。
他淡淡一笑,语气讽刺:“皇后指的是哪几位兄弟姐妹?”
王媛媛有点不习惯露出这种表情的他,心道自己可能踩了雷,但说出口的话语已是覆水难收,只好硬着头皮继续道:“益阳王,胤和王爷,还有三公主五王爷之类,他们每一位都是你的兄弟姐妹啊……”
益阳王正是当年的大皇子宋琛,因封地为益阳,便称为了益阳王。
眼下孙公公不在,如果孙公公在的话,一定会提醒王媛媛千万不要问这个问题的。
不过今日的宋臻倒是格外坦白,他用漫不经心的语气道:“皇兄和皇姐们从小就瞧不起朕,碍于朕是太后所出,他们明面上没法对朕出手,便常常在暗地里使坏。不过这都无所谓,毕竟他们现在谁也动不了朕,不过……朕对大皇兄倒是印象颇深。”
“当年宫中有传言先帝欲立朕为太子,大皇帝心生妒忌,叫了几个阉人想要把朕溺死。”他轻描淡写,“朕运气不错,活了下来,并成了皇帝。”
溺、溺死?
王媛媛心底一跳,总算意识到自己问了个不该问的问题,她完全不知该怎么收场才好!
今天自己屡次踩到宋臻的雷区,屡次勾起他不快的会意,但愿他千万别记仇才好。
原以为宋臻很反感这个话题,却不料宋臻又接着说道:“朕登基后,改了他的封号,封他为贝戎王爷,将他遣回了他的封地,他倒是聪明,不愿受人笑话,便干脆以封地作为了自己的封号。”
“噗。”王琳琅脑子缺根弦,再次忽略了气氛不对劲的事实,她咧嘴大笑,夸宋臻:“这封号改得不错。”
贝戎?那明明就是一个大写的贼啊!宋臻这是明摆着报复宋琛嘛。
王媛媛正沉浸在低落的情绪中呢,被王琳琅这么一打断,心情更加不爽利了。
宋臻的成长环境太艰难,也太与众不同,她想要将他“导回正途”当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