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史杭是指淠河、杭埠河、梅山灌溉区,这三个地方水文丰富,利于农田耕种,但是黄河支流向来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中国自古以来,都在治理黄河流域。
当饱受洪水灾害之苦的淮河两岸人民,听到党和政府要兴修水利、根治淮河的消息,精神振奋。那些逃难在外的灾民也纷纷返回故土,准备参加治水活动。
当时条件艰苦,白天人进人出,炊烟袅袅,夜晚马灯闪亮,人影出绰绰。
工地上人欢马叫,更是一派热烈壮观的景象。几百名工人生龙活虎般的战斗着,把全部的热情。浑身的力气都火山爆发般的倾泻出来。
刚刚解放的百姓,建设自己的家园, 发展生产,谋求美好的生活的强烈愿望和高涨的热情如冉冉升起的太阳一般,迸发在建设工地上。
淮河边上,众多百姓在热火朝天的干活,那个时候的劳动人民只想着争先进,若是被人看到偷懒了,整个家里都会觉得不光彩,也不会有什么迟到早退的现象。”
田老师回忆着那段光辉的历史,本来有些疲惫神情,此时脸上此时露出了红润的光泽,他回头看看有些有些着急却耐着性子的石小苇,尴尬的笑了笑:“对不起对不起,又在这里唠叨了,我是一提起那段历史,话就多,都忘了你们要问的事情了。”
石小苇礼貌的笑了笑:“田老师,你可别这么说,那您是怎么认识我妈妈的呢?”
田老师想了想:“你听我慢慢和你说……”
那时候,在建筑工地上,工地上的大喇叭传出女播音的声音,广阔无垠的土地上,老百姓在挖沟渠。
广播中天天慷慨激昂的播放着毛主席的最高指示:“毛主席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这样一遍遍的宣传,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在鼓舞着所有的人。
此时的石桂清拎着个蓝花土布的包袱跑到工地,一到工地,花棉袄一脱,光着两只脚板子就开始干活,两条腿被沾满了泥水,脸上占满了汗水和尘土,若不是女性的特征,兼职就是无法分辨,她是男是女。
她的脸上充满着坚毅的神情,一直默默的工作,很少和他人进行交流。
这天,秦若男正看到看着石桂清在奋力干活,碰了碰旁边的工作人员。
“那是谁啊?
工作人员挠挠头:“不知道啊,来了好几天了,每天一来就干活,不声不响的,还专找脏活重活干,好像从来不知道啥叫苦、啥叫累。连这挑土,她趟趟都比别人多几锹,手脚还快,每天都比别人多跑几个来回。”
秦若男若有所思的看着一直在忙碌的石桂清:“哦……她这么拼命可真不简单。”秦若男看着石桂清。石桂清挑起土就往前跑去,和赵子厚书记一行人擦肩而过。
赵子厚书记带着方瀚博到工地上来,田老师同行,对工程进行拍照记录建设过程,一遍回到回到中央后给中央的领导看一看,抓典型,树新风,上上级汇报。
赵子厚看着工地上热火朝天的景象赞不绝口,正如毛主席说的那样,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
他看看方瀚博:“这就是我们工程目前在实施的工程段,现在最大的困难是没有专业的测量人员,这恐怕还要你多费心。”
方瀚博也被工地上这样热火朝天的景象给打动了,不过听到主书记这么一说,还是感到了有些为难:“赵书记,我一个人也做不了这么多工作啊,毕竟这么大一工程,可出不得半点的差池,那样就是对党,对人民的不负责任。”
赵子厚一直很欣赏方瀚博这样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他赞许的拍拍方瀚博的肩膀:“你放心,我会安排几个老百姓跟着你学,到时候你多几个帮手就好了。”
方瀚博眉头紧缩,还是摇摇头:“这……就算我愿意教,我也不敢保证他们都能学会啊。这些老百姓多数文化程度都不高,这测绘可还是要一些文化基础的,毕竟这些事情都是不能出现差错的。”
赵子厚瞪了一下眼珠,看着方瀚博,语气比刚才重了很多:“不会就手把手教!现在是困难时期,为了修好淮河,再硬的骨头我们也要啃下来!
还有,一定不要看不起劳动人民,我们的江山就是这些劳动人民打下来的,,毛主席说过,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