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秋冷哼一声道:“命根子?就算是你犯了这等罪,我也没办法!”
“不不!将军您一定有办法的!要是您都没办法,那我们家立儿就只有等死了啊!”他说话间跪行到沈三秋面前,抱着沈三秋的腿,涕泪横流,一阵哭嚎。
沈三秋努力一番都没能把腿抽出来,他看着眼前这个毫无野心老实巴交的男人,跟随自己征战多年,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受了怎样严重的伤,也不曾流过眼泪,他突然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好了,我试试看。”沈三秋怒意未消,却已经冷静了不少。
他说这话的声音不是很大,却像往丁韧的口中扔了一颗定心丸,丁韧瞬间就收起了眼泪,在地上对他叩首不止,感恩戴德。
沈三秋挥了挥手,让他先回去,自己却苦恼起来,这事儿他若是真的插手,到底应该怎么帮呢?
他苦思良久,却觉得怎样都不合适,他是个直肠子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尽管他自己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这种事情,果然还是需要钱军师出马,沈三秋这么想着,便让人安排了马车,去钱清塘的府上拜访。
很快丁页立的身份便被查到了,他这么高调的一个人,每每出门都要招摇过市,想查他的身份,实在容易。
可这身份一查出来,大家都有点傻眼,这人竟然是丁府家的少爷,丁韧的宝贝儿子丁页立。
大家都知道这个丁页立老来得子,对丁页立宝贝得不得了,因此也养成了这个丁页立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这下好了,在太岁头上动土了。
于是这个消息已经传出,从前名声就不大好的丁页立,更是成了街头巷尾大家教育孩子的反面教材,父母教育孩子都商量好了似的用“千万别学那个丁页立”这么个句子。
既然查出了这么个结果,是不是还是要严格按照律法来处理此事,就成了一个谜。
不过大多人都觉得,丁页立难逃此劫。俗话说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况且虽然这荀帝已经坐稳了皇帝的宝座。可离他的母后欣妃垂帘听政不过才过去三五载,如今他虽然已经得到了百官拥护,却依然有些龙威不足,若是不严格按照律法来行事,怕是会落下话柄。
众人得出的结论几乎都是凶多吉少。
东宫之中,书房里,依旧和往常一样热闹,大家都很规矩地坐在往常所坐的位置上。
大家各忙各的,百里棠忙着看书,顾相遥忙着教苏安乐写字,苏安乐则是忙着学习写字,安清和手里的刺绣作斗争,卫宇成则眼睛一瞬不瞬充满柔情地看着顾相遥。
今天的穆蔚迟却很是反常,他竟然没有喋喋不休,没有发出扰人心神的胡言乱语,可他却不时地去看百里棠,一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样子。
在他已经数不清多少次又一次去看百里棠时,百里棠的声音沉沉传来:“有什么话你就说吧。”
穆蔚迟这才毫不犹豫地道:“棠兄听说丁家的事了吗?”
“你是指丁页立偷腰牌冒充其父的事?”百里棠直截了当地说。
穆蔚迟欣然道:“对对对,就是这事儿,棠兄你对此事怎么看?”
百里棠却一脸淡漠地道:“能怎么看,找死。”
他说话时神色不变,目光也未曾从书上离开过,颇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穆蔚迟顿觉有几分忧愁,他不禁叹了口气道:“我看这丁页立不过也是一时顽劣,罪不至死。”
“那不是我关心问题,丁韧与沈三秋出生入死多年,这事该他去操心。”百里棠好耐心地道。
穆蔚迟却皱眉道:“这沈三秋空有好身手,哪儿有脑子这东西,他身边那个什么什么军师,又十分蹊跷,我看这事,不靠谱。”
百里棠终于将目光从书上移开,转到了穆蔚迟的身上,带着笑意,他道:“没想到蔚迟兄还挺仗义,对昔日的小弟,也这么关怀备至。”
他说这话带着九分的调侃一分的嘲弄,看来并没有想要插手此事的样子。
穆蔚迟肃然看着他道:“棠兄不觉得,这个丁页立,其实可以为你所用吗?”
百里棠愣了一下,微微蹙眉,似在思索,片刻之后道:“要将一块璞玉雕琢成一块美玉,可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的,现在的东宫恐怕还支付不起这个代价……”
他这么说着,语气中颇有几分遗憾的味道,突然听见一个微沉却通透的声音传来:“丁页立,不会死的。”
百里棠和穆蔚迟俱是一愣,往声源看去,一直痴痴看着顾相遥的卫宇成,大发慈悲似的转过头来淡淡看了他们一眼,似乎在告诉他们“你们没有听错”。
钱宅中,钱清塘好不惬意地在窗户前小憩。
这几日他过得十分滋润,因为这几日,总是神出鬼没的卫宇成竟是没有再出现。
钱清塘前些日子去东宫之时,曾想投入百里棠门下,却遭到了拒绝。
回到宅子里以后,他一直惴惴不安,他真的捉摸不透卫宇成这个人,不知道他到底会不会知晓那天的事。
若是他知道了,钱清塘能肯定,自己就算能保住小命,也会生不如死。
可是卫宇成没有出现。
前三日,钱清塘日日感到如履薄冰,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钱清塘心中的恐惧与疑虑也渐渐消退,这卫宇成再神通广大也不可能有顺风耳千里眼,不可能事事都能知道。
这么想着钱清塘安心不少,而自那之后,卫宇成一直没有出现。
钱清塘这下不仅安心了,还有几分逍遥自在。
难道这卫宇成不想再用他了?此番正好,自己可以慢慢寻觅下一个主子,不必每天担惊受怕。
可是,他实在太异想天开了,卫宇成那样谨慎的一个人,既然将他纳为己用,又怎么会就这么不明不白地弃掉他,若是不用,除掉当然是最稳妥的。
既然没有被除掉,那自然是还有用处。
所以,钱清塘收到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