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公父子四人到书房坐定后,许国公便开口,将自己打算请圣上下旨,由世子也是长子的许峥霆继承许国公这一爵位的想法告知了三个儿子。
许国公年岁已大,此时由世子接任爵位也是合情合理。虽说,朝堂之上也不是没有比许国公年纪更大,却依然没有将爵位传承给小辈的官员。
但许国公已经不愿意再过劳累,只想与夫人悠闲安逸地怡儿弄孙,颐享天年。
再者说,许国公府这一辈的三位老爷皆为栋梁之才,长子许峥霆为人尤其稳重内敛,许国公将爵位传承给长子许峥霆,也是十分放心。
对于许国公的这个决定,许峥霆兄弟三人也并不感到意外。父亲之前就曾多次透露过想将爵位传给许峥霆,且许峥泓与许峥权二人从小也就没想过要同自家大哥争夺世子之位或是爵位。
许国公府是他们兄弟三人共同的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兄弟三人根本不会蠢到兄弟阋墙,平白让旁人看了笑话不说,还伤了一家人的感情。
许峥霆三人都赞同许国公的做法,他们都希望父亲能够不再那么劳累,好好在府中安享晚年。
这许国公府的重担,他们兄弟三人迟早也是要接过来的。
许国公接着又说到了自己对于许国公府今后的打算,也算是给许峥霆兄弟三人提个意见,具体如何实施,到时就全看他们兄弟三人打算如何运作。
许国公府一门忠烈,当今圣上崇德帝对许国公府上下也十分信任,这也才有了许国公府如今的局面。
只不过,眼看崇德帝年岁渐长,届时新君即位之前,朝堂之上定然又是一番血雨腥风,不知道又会有多少官员世家会在这场皇位之争中一蹶不振,直至衰败。
现如今,崇德帝既然已经为八皇子与明若欢赐婚,也算是明着将他们许国公府划入八皇子顾瑾然的阵营当中。
若是今后顾瑾然确实能够顺利登上皇位,成为新君,作为皇后母族的许国公府便定然可保百年辉煌。
只不过,这古人云,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很多时候,太过显赫太过辉煌也不一定是什么好事。
曾经有多少赫赫有名的钟鸣鼎食之家,现如今不也全都没落衰败再无声息。
许国公也不求许氏一门能够挣得什么滔天的富贵和权势,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孙们都能够做到“为君之臣,忠君之事”这八个字而已。
若是将来某日明若欢当真成为后宫之主,那么这许国公府才更要小心谨慎,收敛锋芒,以免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弹劾。
需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论何时,在这朝堂之上太过锋芒毕露都绝非良策。越是显赫就越要对小辈严加管教,对下人严加管束,不然必会招来祸端。
说到这里,许国公不禁望了望自己的三个儿子。许峥霆他们三兄弟无论哪一个都是国之栋梁,可越是兄弟几人都有能力,就越是难以维持平衡。
许国公不得不告诫许峥霆三兄弟,许家之所以能够一直屹立在朝堂之上,历经几朝而未有颓势,靠的无非就是兄弟之间团结一心。若是他们兄弟三人产生嫌隙,那么许国公府也将很快不复存在。
无论何时,且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许国公都希望他们三人能够牢牢记住,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整个许家都是一家人,绝对不可受人离间进而产生隔阂或怨怼。
许峥霆作为长子,既然即将继承爵位,也就要多扶持两位弟弟。而许峥泓与许峥权作为弟弟,则要对长兄恭敬。兄弟三人凡事皆可商议,绝不可意气用事。
许峥霆三人一一应下,并向许国公做出保证,绝对不会让兄弟阋墙这种事情发生在许家,一家人定会和和美美上下齐心。
许国公又看向了自己的小儿子许峥权,心怀愧疚地长叹一声,“峥权,为父一直都对不起你。”
许国公知道,自己这三个儿子皆是有大才干的人,尤其是三儿子许峥权,文武双全聪明绝顶,是世间难得一见的鬼才。从小许国公也更加偏宠这个伶俐异常的小儿子一些。
可许国公不仅仅是他们三人的父亲,更是许国公府的顶梁柱,必须考虑到整个许国公府的长远发展。
因为在许峥权年轻时,担心他年纪轻轻锋芒太盛,在风云诡谲的朝堂上不仅仅容易伤了自己也更容易伤了家人,所以许国公不得不忍痛禁止许峥权入朝为官,亲手斩断许峥权仕途之路,转而让许峥权经商。
这件事情,一直是许国公心中的痛楚。作为父亲,他自然是希望自己的每个儿子都能够大放异彩,取得功名利禄。
可有时候为了整个家族,他也不得不做出一些抉择。可许国公也知道,他到底是亲手断送了自己小儿子本应有的大好前程。
许峥权听闻父亲如此内疚的话语,连忙上前宽慰许国公不必一直在意这件事情。许峥权年轻的时候也的确期盼幻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够同父兄一般,在朝堂之上大展宏图挥斥方遒,可父亲当时却极力阻止他进入仕途。
起初,许峥权心中也极为不解,明明自己才智能力手腕皆不输于两位兄长,可为何他们能够入朝为官,自己却落得个经商的下场。
许峥权也曾疑惑过,质问过,甚至心中埋怨过父亲。可随着心智的成熟,阅历的增加,许峥权也渐渐能够明白,为何当初父亲会极力反对自己进入朝堂,也渐渐明白家人对于自己的意义。
若是一个家族里总要有人为家族做出一些牺牲,那么许峥权不介意自己成为为家族而牺牲的那个人。
许国公府是一个整体,只有这个整体蒸蒸日上,许家上下每一个人才能够继续享有现今的荣耀与辉煌。
况且,许峥权也不得不承认,若是他当初真的入朝为官,那怕是要搅得许家与朝堂皆不得安宁才痛快。
那时候的许峥权可还不懂得什么叫做锋芒过盛,什么叫做众矢之的。不管怎么说,父亲的决定都是为了整个许国公府,许峥权又怎么会因此而生父亲的气。
“父亲,儿子现在生意做得那么好,这都是父亲教导有方,又何来对不住一说。现如今这样的生活,儿子过得很是惬意,两位兄长虽然位高权重,怕是也不如小弟我轻松自在。”
“父亲且放宽心,到时还可与儿子一同去各地转转,见识见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