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二年元宵节,赐宴群臣,与民同乐。
正月初八,元宵佳节第一天,酉时刚到秦淮河两岸的花灯就亮了起来,百余种花灯目不暇接,走马灯纸轮辐转,人马追逐;兔子灯小巧玲珑,雪白可爱;秀才灯颇有孔孟遗风;刘海灯上绘金蝉吞宝;莲花灯,芙蓉灯美轮美奂……灯下,货摊上商品玲琅满目,另有舞龙舞狮、皮影戏、空竹等活动,人潮如织,笑语喧腾。
“轰——”
临近二更时分,烟火在皇城上空炸开,天空中出现一条蜿蜒的金色巨龙。巨龙神态威严,不可侵犯,仿佛庇佑山河般照亮了整座皇宫,引得人们竞相观看。
午门口,十个锦衣卫策马而立,围成一个半圈。正当中一人骑着白色骏马,头戴漆纱展脚幞头,身穿绯色盘领右祍袍,国字脸,浓眉大眼,四方嘴。这会儿,他面色肃穆,眼睛微微眯起,寒芒暗涌。
此人正是圣上最为宠信的宦官郑和。
“郑大人,一切准备就绪。”其中一位穿着黄袍的锦衣卫,左手拉着缰绳,策马上前低声说道。
“去右卫军营地。”郑和说道。
“是。”黄袍锦衣卫策马后退。
郑和驾马前行带着一众锦衣卫出端门,过洪武门,驶入南京城中,不一会儿就赶到了城南的右卫军营地。
“雷白。”郑和低声唤道。
黄袍锦衣卫策马上前,走到军营前亮出腰牌:“王裕华指挥使可在?速速来见!”
守卫军营的士兵立刻飞奔通传,不一会儿就见一高大男子匆匆而出,看到郑和后立刻抱拳施礼:“郑大人。”
“王指挥使。”郑和下马,抱拳回礼。
“今日圣上赐宴百官,郑大人怎会来我这?莫非,有圣谕?”王裕华上前一步,压低声音询问。
郑和却是朗声大笑:“圣上念你元宵佳节却不能与家人团聚,特赏赐你两道御菜,我只是先行通禀,稍后会有宦官前来赐菜。”
“圣上隆恩!”王裕华面露喜色,说罢从袖中掏出荷包,朝郑和递来,“一点心意,请郑大人笑纳。”
“王指挥使,你这可是……有点少啊!”郑和笑着打开了荷包,清点银两数量的时候,指缝中夹着的纸条就掉了进去。
王裕华目光一闪,随即笑道:“事先未有准备,让大人见笑了。”
“几日不见,你也玩起官场这套了?此风不可长。”郑和面色一变,将荷包系上丢回给王裕华。
“一时糊涂。”王裕华急忙将荷包贴身收好。
“另有要事,先行一步,等你轮休再找你叙旧。”郑和说着便侧身上马,调转马头疾驰而去。十位锦衣卫紧随其后,扬起一路尘土。
行至秦淮河的时候,郑和放慢速度,看了一会儿灯会盛况。
元宵节一共十天,往年只有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夜禁,百姓纷纷涌出家门来秦淮河和夫子庙赏灯。去年圣上改年号,大赦天下,同时下旨改元宵节夜禁限制,增加初八和十七两天,以供民乐。
今日恰逢取消夜禁之日,因此京城中才会处处灯火通明,尤其秦淮河畔和夫子庙附近更是人声鼎沸,串成长龙的花灯映照着两岸,灯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阴暗的河面上形成连成片的明漪。
“今夜取消夜禁,巡逻官兵可有增加,是否前后夜轮值?”郑和问道。
“增加了十个班次,前后夜轮值。”雷白回道。
郑和脸上浮现出一丝满意之色:“走,去龙江造船厂。雷白,你先行一步,前去通知何清风让其准备接旨。”
“是。”雷白纵马先行离去。
郑和又看了一会儿,见灯会虽然热闹非凡,人潮如织,但有官府衙役和巡逻官兵不时巡逻维护治安,一切看上去十分井然有序,便放下心来策马离开,赶往龙江造船厂。
龙江造船厂是全国最大的官办船厂,东邻秦淮河,西接长江,东西横阔七十八丈,南北纵长三百丈,占地面积极广。
此时,船厂正门前已设立香案,雷白领数十位身穿青袍、绿袍公服的大小官员正恭立于香案前。一众官员看到郑和下马,纷纷迎上前来。
“大人,一共七十三人,除驻船厂水军都指挥使宋阳和帮工兵士指挥千户刘长远外出不在,其他人都到齐了。”雷白走过来压低声音回禀,随后站在郑和身边。
宋阳和刘长远?
郑和挑眉,他与这俩人倒是有过一面之缘。宋阳骁勇善战,但是没读过书又认死理,脾气又暴躁,一张口就得罪人,因此人缘极差。不过倒是也听说过,他比较亲近汉王朱高煦,因此尽管得罪不少达官贵胄却依旧一路扶摇而上,当了这个昭勇将军。刘长远这个人老实本分,也读过几年书,不过就算生性愚钝,因此多年来始终没有升官,依旧是小小的千户。
“可知去了何处?所为何事?”郑和问道。
“已经问过,说是俩人今夜轮休,约了一起去赏花灯。大人,可要派人去找?”雷白回道。
“无需。”郑和目光看向一众官员,最后落在为首之人身上。此人身穿青色公服,应是都水清吏司郎中何清风。
郑和便笑着问道:“都水清吏司郎中何清风可在?”
“下官见过郑大人。”何清风上前一步,抱拳施礼。
郑和侧目打量,此人三十有五,五官倒也端正,只是肤色发黑,可能与常年在江边督造船只有关。再看其神态,处变不惊,颇有气度,难怪前面几任郎中均上任不到一年或被贬职,或被抄家,唯独此人连任两年,稳坐泰山,果然是个人物。
“准备接旨。”郑和请出明黄圣旨。
“都水清吏司郎中何清风率船厂提举司、内宫监匠等七十二位官员领旨。”何清风立刻携数十位官员下跪,行三叩九拜大礼。
郑和打开圣旨,宣读:“制曰:命龙江造船厂携南京、福州等地造船厂等能工巧匠,于正月二十前设计完成新型巨船图纸,夺得头筹者赏金千两。”
“臣遵旨,吾皇万岁。”何清风接旨后将圣旨交给提举司白安和,然后快步走到郑和身边,偷偷塞了个鼓鼓的荷包,“郑大人,圣上突然打造巨船,不知是否和年前打击海上走私之事有关?还望郑大人告知一二,下官这边也好有所安排。”
郑和掂量了一下荷包的分量,约莫有五十两左右,不由得眉头深皱。何清风是正五品官员,按照朝廷制度每月俸禄应是一旦米,三两五钱银,九十七贯宝钞,折算下来不过十三两银。这小小的一个荷包,就是将近四个月的俸禄。
“何郎中素有清正廉明之称,深受百官推崇,然今日所见方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郑和脸色一沉,将荷包丢到何清风身上。
何清风拿着荷包抖了抖,顿觉十分烫手:“郑大人,这是船厂上下官员的一点心意……是下官一时纵容,才会导致大家做出此等错事,下官知罪。还望大人勿要追究他人,下官一力承担。”
“下不为例。”
“多谢大人,那巨船之事……”
“何郎中,须知私下揣摩圣意,实为大忌!”郑和厉声警告。
十位锦衣卫的眼神也看过来,纷纷落在何清风的身上。其中一名锦衣卫手中拿着一个巴掌大的小册子,手中提着毛笔,边看边记录着什么。
何清风被数道目光盯得浑身发寒,急忙抱拳施礼道:“多谢郑大人提醒,下官万万不敢再有下次。”
“此为圣上关于巨船的一些设想和图纸构思,尔等设计图纸时可以借鉴一二。你找人誊抄数份,分别送往其他民办船场,尤其福州那边今夜就要送到。”郑和说罢递给何清风一道折子和几张图纸。
“微臣定为圣上分忧解难。”何清风恭手相接。
郑和不再多说,翻身上马离开。身后十名锦衣卫紧随其后,沿着龙江造船厂一路向西而行。
“何郎中,郑大人所去方向可是应天船场?”白安和走过来,与何清风窃窃私语。
何清风朝郑和等人离去分方向看了一眼,低声说道:“应天船场是京城中民办最大船场,可能圣上另有旨意。刚刚郑大人提醒你我要谨言慎行,切莫揣摩圣意,需谨记于心。还有折子和图纸你马上安排人誊抄,福州那边今夜便要送到,以免耽误大事。”
“民办船场大大小小加起来虽然只有三十多家,但福州那边便占据了二十七家之多,如果只是誊抄折子便也罢了,拿图纸照着绘制,要做到丝毫不差恐怕一时之间难以完成啊。”白安和眉宇间露出一丝担忧。
何清风冷哼道:“船厂中仅负责设计图纸的船工就有数十人,一人一份难道还完不成?现在还不到三更,五更前没有将图纸送达福州,你就等着被革职查办吧!”
“是,下官马上安排。”白安和马上应道。
“京城这边可以先放一放,明日午时之前送达既可。”何清风看白安和面露难色,又道,“今日誊抄之人,工钱加倍。”
“谢大人。”白安和终于露出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