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节 虚拟世界的正常打开方式
方一点2018-07-27 13:074,444

  东临大海,南倚大河,北方葳蕤原野,西方沃土千顷。

  当常国宝找到他这一次的小聚落时,他们已经在树上搭建“窝棚”了。

  据考古发掘,已有可靠证据表明,原始人类曾有一段不短时间的树上巢居经历。

  相关学者推测,那是原始人类尝试平地建筑失败后,不得已的选择。

  不过常国宝发现事实或许同那个推测并不相符。

  他的这个聚落的火种,就保存在地面建筑中,只不过那个用石头搭建的小屋子,十分矮小,不能住人。

  原始人就能掌握拱券结构吗?

  常国宝在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略微了解了这种无须梁柱的建筑方法,依靠材料的侧面压力,使得无竖直支撑的建筑物出现。

  他看到资料的大致介绍之后一直认为这是很难的一项技术,因为涉及数学、经典力学,属于一道“综合题”。

  但是很显然,使用精密工具得出精确结果这种建筑方法,并不妨碍没有精密工具的原始人利用粗糙的经验,去实现建筑的方法的使用。

  虽然存放火种的石屋极其矮小,但其应用的技术可谓先进于同时代。

  常国宝心里有数,上一次他也获得了优待,打磨石器、草药的原始应用,是那个聚落强于同侪的特征。

  而这一次,或许建筑技术就是眼下聚落的优势了。

  不过这么一点优势并不能说明什么,常国宝准备引导自己的“子民”到地面上生活。

  高高的树屋看起来很浪漫,但真的天天居住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且不说树木防不住蛇虫、熊、豹之类的猎食者,单单不知哪天晚上一个翻身就会摔到地上,就是个严峻问题。

  高空坠落基本意味着人口损失!

  睡过上下床吗?

  见过上铺摔下来就没了的吗?

  树屋可比上铺高多了!

  常国宝可不想自己得来不易的人口随意损失掉,原始人类的人口繁衍极其艰难,极高生育率、极高分娩损失率以及极高的人口死亡速度,是制约原始人类发展壮大的根本关卡。

  农业、畜牧业、渔业、手工制造业、冶金业是冲击第一个关口的有力分支,每突破一个,都能极大解放原始人类的生活时间,有了不必将所有时间都放在获取食物上的人口,才能拥有发展医学、神秘学、艺术以及一切抽象知识的机会。

  下地生活,这是常国宝发出的第一个指令,但是反馈的现象令常国宝大为吃惊。

  他原本以为只有“子民们”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拥有了主流文化,开始觉醒社会意识的时候,才会出现抵制“神谕”的情况发生。

  但是此时此刻,他的命令就引发了聚落的混乱和抵抗。

  所有聚落成员都已接到了指令,但是他们对地面生活充满恐惧,在混乱中拒不接受安排,只有两名年老的成员,开始尝试在地面建筑“窝棚”。

  常国宝的自尊受到了极大打击,虽然这里没有其他人能看到,但是第一次独立进行引导,立刻就遭受了如此“不体面”的待遇,实在是令人尴尬。

  之前托克老先生的任何指令,都会被贯彻,特别是发展的初始阶段。

  但事实上,常国宝仅仅看到了结果,而没有明白托克所下达命令的内涵,那些命令很大程度上是顺从了“子民们”的整体欲望的,托克所起到的最大作用,事实上是指出方向,使“子民们”在发展的十字路口能够一次性走向正确,而不必反复试错。

  托克的指令就像拱券,从各个侧面施加的力,不断调节整体最终表现在外的力的方向和数值,于是没有明显支撑的建筑就“奇迹”般建成了。

  而常国宝简单粗暴的手段,则是梁柱结构的建筑,竖直方向没有足够坚实的支撑的话,整个穹顶就会在大地引力的作用下,直接坍塌下来。

  所谓恼羞成怒,就是常国宝此时的状态了。

  他愤怒地放弃了其他聚落成员,亲自指挥两名顺从的“子民”建造房屋,那种“窝棚”式的建筑物,不是他所愿意看到的。

  作为听话的奖励,常国宝要赐予他们一座高大气派的住所,以此抬高他们在聚落中的地位,从而告诉其他成员,这就是顺从“神谕”的好处。

  正好这两个人本身年龄就比较大,非常适合成为最初的神职人员,这一次,或许可以尝试先行发展宗教的道路?

  随着常国宝把之前旁观的,建造简单梁柱结构建筑的方法直接灌入,两名最初的“神职人员”很快就在其他聚落成员的帮助下,建造起了一间硬山式木屋。

  木料都是其他聚落成员提供的,这让常国宝心里好受了一点,虽然自己的命令遭到抵制,但终归还是有着权威的。

  可惜,这么一点安慰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木屋建成,所有聚落成员在两名老年成员的带领下,聚在木屋前举行了一场“神秘学”的聚会,祭祀了他这位藏身云上的“神祗”,报告“神谕”已经完成。

  至此,常国宝还很开心,他的宗教雏形这就有了发展,简直不要太顺利。

  然而聚会结束,聚落成员们心安理得地回到树上去了……

  依旧没人愿意住到地面上来。

  就连两名最初的神职人员,都在犹豫之后,准备返回树上。

  “呵呵,很好,你们这是要造反!”常国宝这会儿特别想亲自下场和那些“愚昧”的家伙们打一架:“老子这是为了你们好!好心当作驴肝肺……”

  一边碎碎念,一边想办法,一直住在树上真的不行,太容易损失人口,而且生活不方便,上下树木浪费时间。

  甚至于,当猛兽来袭时,很难聚拢所有成员的力量抵御侵袭。

  这里的树木固然茂盛,但也没有茂盛到童话故事里“世界树”的程度,枝条不能当作路,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从一个成员的窝棚到另一个成员的窝棚,必须下树再上树。

  这里应当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控制下的林地与稀树草原交界处,热带雨林中树木交叠的境况是没有的。

  “必须给我下来!”心中发狠,常国宝向神职人员继续传达指令。

  常国宝开心了,两名神职人员住进了木屋。

  然而其他人的表现则令常国宝感到不安,所有成员都来与两位老人告别,似乎他们即将死去。

  常国宝不敢转入观察状态,他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令自己的子民如此恐惧地面。

  很快,十多天过去了,什么也没有发生就在常国宝认为自己推断错误,原始人拒绝地面仅仅是因为习惯问题的时候,一位“神职人员”开始莫名产生发烧症状,继而迅速发展为腹泻、脱水。

  两天功夫便即死去。

  缺乏有效医疗手段的原始人类,对抗疾病只能依靠患者自身的免疫机能和身体健壮程度。

  常国宝彻底懵了,这是什么病?

  他翻看了许多资料,涉及农业、建筑、冶金、地理、军事,但是医学还没来得及去翻一翻。

  当今医学之发达,已经没有绝症的说法,人类的医疗手段深入微观层面,据最近的媒体有关报道声称,医学工作者正在组织探索活体遗传信息修正工程,一旦成功,也就意味着彻底攻克遗传病这一难题。

  各种小症状,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了。

  曾经给无数代人类造成致命伤害的伤寒、疟疾、病毒感染以及生产力获得飞速发展后得到同步发展的各类癌症,全部都处于被消灭和消灭边缘的状态中。

  如常国宝这样的孩子,脑海中早已没有发烧、拉肚子会死人的概念了。

  还不等他反应过来,第二天的夜晚,一条三角脑袋的毒蛇游向木屋,常国宝连忙唤醒睡梦中的“神职人员”,这是他仅剩的宗教种子了,绝对不能再有意外。

  最终,毒蛇成了美味,聚落成员的男人们竟然会利用毒囊,毒液被涂抹在武器尖端,用于捕猎。

  甚至于,这些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蛇毒的种类,被他们利用蛇毒捕获的猎物,全部都被放空血液,内脏也被丢掉,剩下的肉被烤熟分食。

  看着那些被丢弃的内脏和烤肉,常国宝突然意识到,他已经可以着手考虑驯养动物、制造陶器,前者可以有效增加聚落劳动力,后者则是保护牙齿的重要条件。

  没有足够的植物油脂作为滋润,烤制的肉类缺乏水分,进食完全依靠牙齿和咀嚼肌,然而人类的咀嚼肌远远不如那些独行的肉食动物强悍,于是牙齿就在撕咬中迅速损毁。

  当牙齿尽数毁坏的时候,又没有焖煮器皿可以制作软食,难以进食的人类哪怕还未到老年,也将迅速衰弱,最终面临死亡。

  这两项,都是托克曾经做过的,只不过托克先生将指令传达之后,就悠哉悠哉转入观察模式,具体如何做,他都是毫不插手的。

  常国宝经过了之前的挫折,到现在聚落成员依旧拒绝下地生活,唯一的神职人员根本算不上什么宗教的种子,他所期待的一切都没有发生。

  此时此刻,他开始模仿托克的一切做法。

  告诉“子民们”努力生孩子,然后他就将目光转向远方,之前托克就是从发现适于驯化的牛马等牲畜开始的。

  但接下来的一番寻找,令常国宝的心情不断低落。

  大中型食草动物不算少,它们类似羊、鹿,或许正是这些动物的祖先,此外野猪和虎、狼也不少。

  可惜牛和马始终不见踪影。

  更加令人感到不安的,则是缺乏石头!

  并不是每一种石头都适合制作石器,适合制作石器的石头也并非能够制作所有类型的石器。

  大河下游的砾石不算缺乏,这些石材可以用来制造击打器,用来敲击坚果、骨头,非常合适。

  但想要获得具有锋刃的切削器,砾石就不那么合适了,小型切削器的最佳材料是燧石,常国宝没能在附近发现。

  好在小型切削器也可以用骨器来替代,动物骨骼被加工使用的难度,相对低一些,虽然使用寿命也更短,但有总比没有强。

  而类似于上个聚落那种可以作为武器的大块石材,更是不见踪影,那些能被制成类似斧面一样的石头,必须同时具备韧性和硬度,不能太脆又不能太过坚硬,否则难以加工。

  如此苛刻的要求,并不是地表常见的沉积岩能够满足的。

  要对抗大型野兽,或许必须考虑发展石索、弓箭这样的投掷武器了。

  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就让自己的聚落原地发展,把陶器和投掷武器搞出来?

  常国宝别无选择,自然环境限制了发展路线,虽然足以迅速发展种植业的冲积平原就在不远处,但开发利用的步伐必须暂缓。

  至于什么宗教、文化、文字之类的东西,还是等到填饱了肚子再说吧,现如今的聚落成员明确表示对那些不感兴趣。

  指令下达,常国宝转入观察状态,时间飞速流逝,陶器始终没有制作成功,常国宝怀疑这是附近缺乏合适的黏土。

  投掷武器方面,投石索被聚落成员玩出了新花样,动物的筋腱被用来做索带,以替换弹性较差的植物纤维,在头上旋转加速后的准确度太低,他们利用短树枝做辅助瞄准器……

  常国宝从没想过原来那种叫做“弹弓”的小孩儿玩具竟然如此厉害,打击百米外的目标无论准确度还是威力,都很可观。

  狩猎范围随着武器的增强而开始大幅增加,负责采集的妇女儿童也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安全地带。

  聚落附近的猛兽们不得不放弃栖息地,那些反应相对迟钝的食草动物则偶尔被生擒活捉。

  常国宝连忙离开观察状态,发布新的“神谕”。

  驯养动物!

  食草动物不必与人争夺食物,虽然没有谷物精饲料的喂养,牲畜的成长缓慢,出肉率也低,但无论如何这是一次跨越,拥有了剩余食物,才有可能出现社会分工,才有可能出现专业人员,才有可能促成技术大发展。

  再次回到观察状态,常国宝很满意,这几次,自己的指令没有再被抵制,他隐约领悟到了一些什么。

  然而还不等他想清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席卷整个天地,云层之上,但凡目光所及之处,尽是雨区。

  小心翼翼保存的火种,熄灭了。

继续阅读:第六十一节 战争还是和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临终事务所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