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唉,别跑题!”弓瑾爸爸撩拨完了立马撤退:“说闺女的事情呢!”
先有了未来亲家母的台阶,弓超也转了话锋,吴茜不好意思揪着不放,只得端起杯子抿一口,算是遮掩过去。
“现在的孩子们,脑子里想什么,还真是不好把准。”常坦荡颇有些感叹:“我俩观察了这么些日子,我家那个,心思应该是还在你们姑娘身上,他俩闹了别扭之后,就不见他总拿手机比划了。”
“嗯,如今看来,不是啥大事儿,估计她俩过段时间,自己就好了。”弓超立刻表示赞同。
双方坐着交换情报好一会儿了。
之前常坦荡和刘漪玲发现了常国宝的异常,瞅机会偷看过他和弓瑾之间的短信息和电话记录,暗自着急也没好办法。
思来想去,还是由常坦荡去跟徐莲芳透消息。
其实那时候弓瑾的三位长辈也早就发现了不对劲了,只不过作为女方家长,更不好表现得急躁,这一接到常坦荡两口子的邀请,立刻就答应下来。
这才真是皇帝急了太监也急!
双方长辈一碰面,发现情况不大,顿时心里都踏实不少。
虽然嘴上说着孩子找对象的事,都由孩子做主,但为人父母的,怎么可能不上心呢?
再加上如今独身成风,甚至于一些年轻人孩子都有了却不同意结婚,有的说分开就分开,一点征兆都没有。
做家长的再没哪个不是提心吊胆的。
能够遇到知根知底的媳妇、女婿,那可真是求之不得。
别说常国宝,就连弓瑾这样的家庭环境,都被称为传统家庭,可知那些成为风尚的现代家庭该是什么样子。
社会自然生育率逐年下降,人口危机可以说是各国政府的心头大患。
虽然人类学、生物学高度发达,癌症类的基因突变型疾病,都可以通过病变细胞信息矫正技术,直接将类癌细胞极大概率重新矫正为正常细胞,但就是这个极大概率,依旧死死阻碍着人类利用基因库直接“制造”同类。
表现在外,就是数百例病人中,总有几例患者的病变细胞接受信息矫正之后,虽然脱离病变范畴,但也没有重归正常,有些失去原本功能、有些直接死亡、还有些出现本不具备的功能……
究其根本,是人类的基因掌握还没有尽善尽美,仍有一些粒子级别乃至更细微的信息,没有认识清楚。
在模拟正常细胞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在掌握内的变化。
这些变化,仅仅在处理“器官”级别的细胞时,出现的几率还能令人接受,至少可以用于医疗。
但用于人工培育生命个体上,就是难以承受之重了。
所以,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人类的两性繁殖行为,依旧是种族延续的唯一可靠保障。
可惜,繁殖行为所附带的家庭、道德、伦理等等思想和社会关系,使得追求表现自我和独立自由的年轻人非常抵触,独自一人就能解决绝大部分生存生产问题的当下,家庭解体越来越迅速,重组却越来越艰难。
整个社会就像得了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人,家庭好似越来越少的红细胞,而社会这个躯体还没有找到新的,更合适的组织关系。
常国宝和弓瑾各自在家忙自己的学习,并不知道家长们的焦虑。
弓瑾找了好几本艺术鉴赏类的理论书籍,这里面不再包括她曾经最喜欢的散文式的抒情文人文集,既然最终不想放弃那个令她有些好感、有些感动,又有些恼人的家伙,那就只好努力跟随他的脚步了。
然而令人忧虑的则是时间不够用。
作为女孩子,体力方面先天处于劣势,将来求职时,可以选择的路子不可避免的会窄一些。
金融方面一来不要求太高的体力,算是扬长避短,另一方面收入可观,对于一心想要实现经济独立的弓瑾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所以专业不能放弃,而且一定要专、要精、要透!
任何一个专业,没有不受到人工智能冲击的。
金融与数学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比起物理化学和数学的关系,更加亲近!
别看金融除了计算,还要考虑国情、政治、地缘等等复杂条件,但说白了,那些因素就和分析火箭送卫星进入地球同步轨道的条件没什么区别,都要做复杂的受力分析,只不过名字不一样罢了。
到最后,最精通的人可以把一切变成算式,结果在他们的眼中是板上钉钉不会变的。
而水平稍差的,就只能挣扎在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之中了。
原因就在于智能设备的数据库有限,很多东西不能被加入进去,比如各国每年烂在仓库里的物资到底是多少?
这些都录入明白了,再加上每年必须消耗掉的、总的生产的、依旧存在库里的,只要其它国家的经济学家里出来一两个精通数学的,你这个国家在别人眼里就没秘密了。
一年需要多少货币用于流通,一年需要多少粮食可以保证安全,一年需要生产多少能源就能保障运输……
全部都是透明的。
所以各个国家都不能把自己真正的数据过多录入智能设备,没有这些东西的支持,智能设备也就不是万能的了。
股票、期货、基金,智能设备给出的参考意见时准时不准,经常要升级,这算是给了金融从业者一个口子,他们以自己的专业知识,配合智能设备的运算数据,能够更准确地预估行情走势。
和文学类专业类似,金融类专业的毕业难度稍低,就业前景相对较好,所以一直以来都是大热门,竞争相当激烈。
可以预见,弓瑾想要在专业上取得成绩的话,未来就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去读什么艺术鉴赏的专业知识。
她和常国宝在个人爱好上的距离,只会越来越远。
弓瑾对此有了模模糊糊的预感,可她确实没办法心甘情愿的、轻轻松松的,就这么放下与常国宝之间的纠葛,或许仅仅害怕受伤并不够,两颗相互吸引的心,真的是愿意排除万难的。
对此,常国宝根本没有想那么多,他在思索自己的前路。
未来做什么?
前几天,他已经模模糊糊有了一个“继承”临终事务所的愿景,虽然成长于“传统家庭”的他,并没有真正体会到“老来孤独”的滋味,但在一个多月的“工作”中所遇到的那么多事情,也给了他相当的震撼。
在同先生和托克老爷子的手里,事务所的客人可以算得上是一定意义的精挑细选,没有一定成就的人,很难有幸遇到事务所。
而那些能够入得同先生法眼的,无一不是某一方面的大才!
这样的人,无论做人做事、经历故事,都是相当出彩的,哪怕晚景孤独,也绝少出现需要用上类似“凄凉”这种词来形容的。
既便如此,常国宝也已经领会到了独身一人的难处。
老人,从体力到脑力,可以说全方位地处于了劣势,他们再也不复年轻时的矫健和急智,生活中充满困难。
这些不但令常国宝坚定了组成家庭,与自己心爱的人度过一生的决心,也激发了他的爱心。
想要为陷入了困境的老人做些事情的情绪,越来越高涨。
吃过老常同志和刘主管带回来的晚饭,常国宝夜里睡着之前都在思索,自己的专业,到底能不能为自己所想要从事的职业,带来什么益处。
汉语言文学,除了舞文弄墨,抒发心情,似乎用处真的不大!
要做科普、要发展语言,有段秋阳段学姐那样的天才,人家文理兼通,远远超过自己。
要获得艺术成就,成为一代文豪,有郭欣阳那样的坚守者,人家意志坚定,为了实现理想复读几次,韧性根本不是自己可以比拟的。
除此以外,这个专业还可以拿来做什么?
常国宝翻来覆去睡不着,连日军训,小腿酸沉,虽然听了老妈的安排,睡前热水泡脚,但那股子麻痒带些酸痛的感觉,在静夜里愈发折磨。
今天白天,在学生管理处,两位老师的话,在常国宝脑子里不断翻腾。
学校将学生的寝室岔开专业安排,就是为了给学生们了解其它专业的机会,一来开阔眼界、二来可以考虑调整专业。
那么对于自己来说,调还是不调?
所谓文学,说白了只是个爱好,常国宝觉得学不学还真的不是很关紧,学了也不指望必定在这条路上获得什么成就,不学也不意味着将来不能保持爱好。
所以当下这个专业,真的不是必须的。
可是又有什么专业是可以为自己将来的打算提供助力的呢?
如果在自己死前,同先生他们都没能完成目的、没有离开,那样还有事务所撑腰,什么意外都不怕。
就算是有之前李辉老先生那三个儿女一样的奇葩找麻烦,都不是问题。
但若事务所离开了呢?
那什么营业执照、什么卫生、安全、消防等等一大堆,要是做生前护理的时候遇到老人过世,再被讹上……
这些事情,不得不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