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摇铜钱扇的少年
生死付胡卢2018-07-29 02:151,826

  张氏问道:“为什么再没人建圩田了。建成圩田全是能种的好地。白白被海水泡坏了,上面都起一层白盐,成了荒涂。”

  老者道:“原本这里有很多私人合资建造的圩田,但是四娘遗耻后,便没有人再建圩田了。县官和上游员外的阴谋制造了这场灾难,大伙都迷信圩田害人的说法,也就不再建造圩田。原本滨海的村民,除了我们这些老弱病残的,都搬到上游去了。这村子原来叫四娘圩,人丁兴旺,现在虽然还叫四娘圩,但是四娘死后人都搬空了,倒让人觉得……唉……”

  “可是为什么那些官员和员外那么坏呢?要故意让钱四娘的圩田失败?”张氏愤愤地道。

  老者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谁知道他们做这损阴鸷的事要干什么。”

  “飞哥哥,你知道吗?”

  岳飞摇头,也不明白。

  正说着船已抵岸吃饱口,只见岸上一位十一二少年,头戴软脚幞头,后面垂着两个脚巾,随风飘动。身穿圆领青色袍衫,脚着抹绿白底小靴,腰系遍地纹锦带,手持一把铜钱绣绿孔雀羽扇。

  此扇最为珍贵,名叫铜钱孔雀扇。要制此扇,绿孔雀本已稀有,又要用长着斑纹好似方孔铜钱那般的绿孔雀。都说这样做成的扇子能带来财运,大老板争相购买,可是这扇子整个杭州城一年也出不了几把,所以就怕有钱无处使。能买到的都是极有本事的富商。

  少年路过溪边,听见船上人说话,随口一说:“官要打抽丰,此地员外要地租、地价涨银钱,不把村民吓跑,转投这里,怎么得逞呢。”

  说完似乎有事,匆匆走过。

  一群亲随跟在后面:“老板,您慢点走。”

  船上的老者闻言,恍然大悟:”这个少年解得切。官员与此地员外弄了这一场阴谋,就是为了把我们下游四娘圩的村民都吓到上游来。上下游的百姓都聚在一疙瘩,僧多粥少,地价地租便要飞涨。此地员外便要暴富,县里官员便要打抽丰。原因全在这里了。”

  岳飞道:“战国有十二岁拜相的甘罗,我看那个小哥的神彩不比书上的甘罗差。又兼那些小厮称他老板,必然大有来头。”岳飞是个豪性的人,看到人杰便想结交,便向船家打听少年的底细。

  老者摇头道:“虽然我摇船常在这里走动,但是那个少年倒面生。大概刚搬过来。我看他拿一把羽扇,我虽然眼拙,倒还认得是铜钱扇,杭州一年就产几把。不是杭州城里极富的人家根本买不到。想必那少年是从杭州城里来的,只是不明白放弃好好的城郭不住,倒来住这荒效野村。”

  岳飞付了老者船钱,牵马上岸,张氏却不愿意走,缠在船上。

  岳飞笑道:”这丫头舍不得你老人家了。”

  老者笑道:“并非舍不得我老人家,是舍不得钱四娘。”问张氏:“你真想成为钱四娘,要学我的本事吗?”

  张氏立马跪头:”请老爷收我为徒。我生平最怕饿死,要学老爷的本事。”

  老者笑道:“我已经行将就木,钱四娘是我的关门徒弟,再无精力收徒教诲。”说着取出一本青书,封皮上写着《圩田梦国》几个字,交给张氏,”此书是老夫一生心血,引经据典,《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奇书之精要,全在书中。集天下农事之大成,耕作、水利、农械等,书中尽详。最后有一篇《圩田梦国》是老夫拙作,单论圩田梦国,风土人情如同《桃花源记》之桃花源。“

  ”呜呼,此不过一梦耳,见笑于大方之家罢了。”

  老者摇船笑去,呓语说梦:“或许此书传至你手,这梦国也有成真的时候……”

  ……

  “老头,你到这里放羊倒白日里睡觉,叫你家这些畜生吃了我的青苗!”

  吃饱口一位老头手握赶羊鞭子,正倚在一棵大树底下睡觉,睁眼一看,却是村里极厉害的甄氏。

  这个甄氏极会算计,为人悭吝,与前夫成婚不久,因为怕前夫多吃一口米饭把家业败光了,明明一顿饭的米饭竟然分成三顿,让丈夫米饭泡水吃。丈夫受不了甄氏的折磨,离家出逃,再没回来。娘家人都过来劝她改改,不然一辈要守活寡。张氏本性难改,没人敢娶,只因遇着一个难逃到这里的辽国张姓男子,长得甚是雄壮,哭诉一家人逃到这里,只剩他孤身一身。村里当时有劝他快走的,这个辽人不听,心想一个妇道人家能有多厉害,况且自己雄壮无比,以后要慢慢掌管这个家的打算都想好了,要成为男主人的,怕她做什么。

  谁知张氏守寡久了,得了这个大汉,真似渴龙得水,一夜之间,便让雄汉成了耷耳狗,现在更是被甄氏圈养在家里,平日里当着她的面,连屁都不敢放。

  甄氏在村里欺软怕硬,在门口用锄头刨几个坑,撒些羊牛爱吃的草种,专门讹诈谁家牛羊吃了她家青草的倒霉蛋。

  老头知道摊上事了,见甄氏要讹她,也不敢理论,毕竟人家有理。

  “我看看吃了多少,几文钱赔你就是。”

继续阅读:第12章 野猪祸田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女奉常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